王忠国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无法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对此,笔者建议教师采用情景教学法,将抽象难懂的内容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创设情境。
一、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创设情境
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各种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可以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创设情境。例如。在讲解《短歌行》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说到三国英雄,大家一定会想到孙权、诸葛亮、刘备等英雄人物,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来赞美诸葛亮的功绩,不可否认,这些人物确实都是英雄。但是,我们还忽略了一位人物,他就是曹操。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短歌行》,了解曹操其人吧!接着,我播放准备好的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段。视频中,曹操正在吟诵《短歌行》。这样,就能让学生进入相应的情境之中,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又如,在讲解《归园田居》时,我们可以先借助多媒体播放名家的朗读音频,并展示相应的课件。课件上有方宅、草屋、榆柳、桃李、鸡、狗等图片,能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出学习的兴趣。学生仔细听朗诵音频,欣赏课件上的图片,会逐渐走进相应的情境中。这时,我们再介绍相应的背景资料:在封建社会,人们想要建功立业,就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统治阶级热衷于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政治形势下,诗人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而他又不愿意与当权派同流合污,只好选择离开,归隐……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能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在引导学生想象的过程中创设情境
古诗词的内涵往往是非常丰富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想象,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想象的过程中创设情境。例如,在讲解《望海潮·东南形胜》时,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有关江南美景的图片,如下圖:
接着,我开始讲述:江南美景自古让人魂牵梦绕,八月的西湖景色如梦如幻,远远望去,柳树像重重轻纱,掩映着一座座造型精美的桥梁。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如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这样的场景。他们很快就被这样的美景吸引了,开始有感情地朗读作品,想要进一步感受作品的美。有学生不禁赞叹道:“远远望去,柳树像重重轻纱,掩映着一座座造型精美的桥梁。微风过处,翠绿色的帘幕在轻轻摆动。这样的景象真的太美了!作者紧扣‘东南形胜’来写,精心选用了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等意象,使之点缀在万千人家之中,风光旖旎,风情万种。作者又写了‘江堤曲折’‘浊浪排空’,动静结合,生动形象。”
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围绕教材内容选择材料,让学生真正走进情境,感受古诗词的美。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