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融媒体的大环境下,新闻信息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一定的联系。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作为新闻现场的第一见证人,承担着新闻信息挖掘、现场访问以及总结报导等等关键的工作。所以,新闻记者在第一时间转变角色对于增强新闻报导可靠性甚至是影响力等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笔者将结合自己的经验,就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实现角色转变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角色转变
融媒体大环境下的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应该及时进入新闻现场和当事人一对一的进行对话。同时在新闻访问过程中要预先饰演好采访者的角色,特别是在融媒体社会,更加应该快速转变角色时刻注意采访对象,全程围绕某一个对象来进行,并呈现出个性思维以及价值理念的沟通环节。在新闻现场开展采访的时候,广播电视台记者一定要按照采访对象的实际需要,积极进入到角色状态,深入新闻现场准确收集有价值的讯息,确实为后续报道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
一、融媒体时代下在新闻现场采访中存在的问题
融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现场通常都会产生大量的不确定性,采访目标的个性特点以及价值观念又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都会对现场访问的实际效果造成一定影响。新闻现场访问目标往往都是陌生的人物,记者对于采访目标的生活背景甚至是生活习惯等等都没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这就导致他们只能依赖于自己的想法来判断出访问目标的心理想法及需求,这就因为语言交流并不顺畅而出现了部分无法预料的尴尬情况,所以就不能收集到可靠真实的新闻素材。再加之,在这个竞争十分激烈的融媒体社会,把新闻信息更加及时、更加完整的展示给所有受众,是每一位新闻记者都应该拥有的一种素养。新闻的基本特点就是时效性。要是无法把新闻信息在第一时间展示给受众,那么也必定会被市场所淘汰。除此之外,因为地区、等级等等方面的制约,大部分广播电视台都无法在第一时间呈现给受众们越来越多新闻事件的实际发展现状,这就导致产生了显著的时间延后情况,也让受众越加无法忍受。而由于所有媒体之间的利益竞争资源并不共享,更是致使受众们本身的理解也有着很大的差异。
二、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如何实现角色转变
(一)增强面对突发事件时的融入能力
在融媒体社会,新闻信息本身的传播速度也越加快,传播途径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近些年以来随着新闻产业的不断发展,社会上新闻现场的报导速度也更加的快,形式也更加的多。所以观众们就对新闻记者本身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若是想要保障新闻事件报导拥有较强的精准性以及可靠性,新闻记者就一定要具备优秀的现场协调和应变能力。记者是各个新闻现场的第一位经历人员与见证人员,所以就需要及时进入到新闻现场中,为广大观众报导最为准确的新闻信息,引导积极的社会舆论。正是如此,新闻记者在整个新闻事件报导的环节中体现着尤为关键的作用。对于舒缓现场民众紧张的情绪,保障救援物资正常运输等等方面都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突发新闻事件和其余普通类新闻事件相比对来说有着较强的不确定性,通常是突如其来的,所以对于新闻记者本身的应对能力就有十分高的要求。新闻记者若是想顺利正常的将新闻信息报导出去,就一定要切实增强自己面对突发事件时的融入能力。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在开展采访的时候,必须要找准角色定位,且一直注意采访目标的情绪变化,防止采访目标由于问题方面的原因而出现焦虑,从而产生不配合的情况。要是记者在整个采访现场无法有效的控制情绪,就极易发生泄漏他人隐私又或是舆论引导错误的问题。这就导致两者出现情感交流障碍,更是无法达到预期中的采访效果。在这个基础上,广播电视台的所有新闻记者都一定要对本身的技能进行锻炼,找准好自己的定位,增强和采访目标的现场交流技巧,提升融入能力。并在第一时间改变本身角色,借助现场控制或者是语言交流,来切实拉近和采访目标之间的距离,从而形成优质的采访效果。
(二)提升现场观察和语言传递能力
在意外事件突然来临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出现不知所措、情绪失控的情况,继而导致现场尤为混乱。若是想要保障新闻信息报导的可靠性以及精准性,新闻记者就应该及时进入到事件现场,占领着最好的观察角度或者是采访场地,在第一时间进行调查访问工作。特别是在新闻现场十分混乱乃至于严重失控的前提下,更加要求新闻记者拥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切实借助多种感官及时进入角色,全方位掌控新闻现场的各种细节,且开展有效的控制,防止事态朝着不良的方面开始发展。这就要求所有新闻记者拥有较高的观察能力以及判断能力,在第一时间解决好民众对整个现场所造成的干扰。要是现场形势无法做好良好的控制,就必定会对最终的采访效果和报道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新闻记者只有及时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才可以创造出拥有可靠性、精准性甚至是新颖性的新闻材料。除此之外,新闻记者通常会碰见在新闻事件的访问中,设备准备不足的情况。此时,就要求记者利用语言来开展现场的对话与沟通,并且也对记者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形象性、自然性等等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突发事件的新闻现场,新闻记者不仅要借助语言完整具体的描述出整个新闻事件,还需要使用多种有效的方式来缓解现场的焦虑气氛,让新闻现场不止拥有较强的紧张感,还能够切实防止产生民众混乱的情况。所以,新闻记者应该具备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并拥有较强的文化素养,这对于广播电视台的新闻报道来说拥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做好新闻采访前的心理准备工作
在开展新闻采访的环节中必定会碰见无法预料的事情,若是想收集到拥有一定价值的新闻信息,就应该和采访对象进行艺术性的交流,从不一样途径来收集到观众感兴趣的讯息,所以记者在进行采访以前就需要针对受访者的背景做好调查。对涉及到的知识开展预先了解,对极易产生的现场交流障碍完成好预判,并借助有效的方式增强新闻报导的品质,进而可以引发观众们的思考。真正让新闻记者可以在新闻现场及时观察到细微之处,并快速拉近和受访者的距离。只有如此,记者才可以牢牢把握采访环节的主动权,切实实现预期的采访效果。除此之外還需要设计好访问问题。访问交流应该围绕一连串的问题进行,才可以更有思路的知晓新闻事件,所以,访问问题一定要具体并且含有一定的针对性,新闻记者应该在访问以前,预先准备好新闻访问内容,确保收集到有价值的信息。除此之外,新闻记者还需要掌握怎样借助多种设备来对视频做好剪辑,在这个融媒体社会,新闻记者一定要充分意识到短视频、H5、AR、VR等等的重要性,借助这部分平台或者是技术来让观众越加具体直观的收看到新闻内容,由于每一位记者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和特点,所以只有新闻记者自己制作出来的视频或者是写出的稿件,才可以尤为真实的还原现场,为观众带来更好的感受。
结束语:总而言之,融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的工作具有着较大的特殊性,所以就会产生大量无法预料的情况。新闻记者只有在进行工作的时候,有效转变角色,不停锻炼自己的业务能力,增强与人沟通的水平,才可以更加迅速的提升新闻报导效果,切实达成完美的采访任务。
参考文献:
[1]窦斌.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实现角色转变[J].西部广播电视,2020(07):129-130.
[2]于莹.浅析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实现角色转变[J].科技传播,2020,12(04):23-24.
[3]曹松林.试析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实现角色转变[J].传播力研究,2020,4(02):78-79.
作者简介:
曹玥,若羌县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