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市场形成及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分析

2020-09-10 00:23王洪伟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4期
关键词:碳交易

王洪伟

摘要:随着碳资产和碳交易概念的相继产生,在科斯定理的理论基础上,碳交易市场也随之形成。这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促进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碳排放国,如何平衡好经济发展和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更是尤为重要,而规范和发展好碳交易市场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碳资产;碳交易;科斯定理;碳交易市场

1992年,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签署,世界各国首次就温室气体排放正在造成全球气候变化暖达成共识,各国一致认为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的治理会给不同的国家造成治理成本的不同。既然普通商品的交换可以看成一种权利的交换,那么温室气体的排放权也是可以交换的,随之碳资产和碳资产交易概念相继产生。

1.碳资产和碳交易

碳资产是指由企业的生产和运营产生的,并经国际或国家官方机构批准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具有流动性和交易价值属性的可用于温室气体的排放权或排放额度。

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国会议通过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 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适当的水平,从而防止剧烈的气候变化对人类造成伤害”。《京都议定书》引入了市场经济机制,将实际减少的碳排放量转变为围绕“碳排放权”的全球贸易。其中规定了三种交易机制:

排放贸易(ET):一个发达国家将自己超额完成的减排义务指标以贸易的方式转让给另一个未能完成减排义务指标的发达国家,出让方自然要从其排放额度中扣除卖出去的额度。

联合履行(JI):一个发达国家向另一个发达国家以技术和资金投入的方式实现减排的项目,由此实现的减排额度可以转让给投入技术和资金的缔约方。

清洁发展机制(CDM):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资金和技术投资实现减排目标的项目,由此产生的减排当量算作发达国家的减排额度。这一机制被看作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一种“合作共赢”机制,发展中国家获得了资金和技术支持,而发达国家则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法律和条约要求的减排额度。

国际条约将碳排放权分配给国家,并规定了国家之间碳排放权交易的规则。由于国家可以将这些碳排放权按地区或行业划分,并最终将其分配给每个企业,因此市场主体之间的商业交易应运而生,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全ac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碳排放權交易理论基于排放权。 当碳排放与金融和金融联系在一起时,这项权利可以被视为一种有价值的财产权,然后演变为一种特殊的资产形式,即碳资产。随着碳资产的出现,碳资产交易也应运而生,称为碳交易。

2.碳交易市场的形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科斯定理是形成碳交易市场的主要理论基础。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在经济学上被称为负外部性问题:尽管产生这些有害气体的主体已经对周围的人造成了伤害,但他们并未支付任何赔偿。由于这些有害气体的大多数主要生产者是生产公司,而公司的目标是使利润最大化,负外部性使他们的生产成本低于社会成本。这使得公司选择的产出不可避免地要大于社会的最优产出。产生的污染物气体的数量大于社会可以接受的最大数量,这就加速了温室效应的形成并严重破坏环境。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纠正负面的外部性,或者如何使公司为过去免费排放的有害气体付出应有的代价,增加他们的生产成本,以此减少他们有害气体的排放。

英国经济学家科斯使用可交易产权的概念提出了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新思路。科斯认为,如果将排污权视为具有明确归属的权利,则可以通过在自由市场上进行交易来使社会排污成本最小化。排污成本低于排污权市场价格的企业,将其权利卖给排污成本高于排污权价格的企业。

科斯的新理论是一个飞跃,它将市场机制的作用扩展到外部性领域。如果使用得当,它将成为纠正负面外部性的最佳方法,因为依靠市场来收集信息是最快,最准确和最经济的。此外,市场机制还可以鼓励企业开发最便宜,技术最先进的方法,以减少污染并实现资源配置的动态优化。

3.中国碳交易市场的规范和发展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碳交易拥有很大的市场范围。然而目前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仍不完善,为了规范和推动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深入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3.1加快碳市场管理体系建设

完善制度体系是碳市场建设和运行的基本保证,国家主管部门应当加快发布国家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研究制定重要的支持性管理措施,如企业排放报告管理措施,市场交易管理措施和核查机构管理措施体系。

3.2加快碳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安全、可靠、高效的数据报告系统,注册系统,交易系统和结算系统是碳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时期的重要任务。

3.3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或行业探索碳交易

政府应加快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可行性研究,支持条件成熟的地区或行业,明确碳排放权控制目标,科学合理地分配排放权,并运行交易机制。

3.4有序推进配额分配

政府尽快发布国家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的总量设定和分配计划,并根据各地区提交的基本数据,研究并发布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性高的行业的配额分配计划。

3.5建立信息公开机制

政府应主持建立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制度,改善我国企业碳排放信息的披露,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使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市场信息和市场交易规则用于碳交易。

4.结论

碳交易市场已经成为低碳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引领这一市场是各国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各国在新环境中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应加紧努力建立和发展碳交易市场。

参考文献:

[1]冯登艳.国内外碳排放市场建设经验及对河南省的启示[J].征信,2018,36(07):59-65.

[2]张霞.浅论碳交易市场形成和运行的经济理论基础[J].价值工程,2014,33(04):301-302.

[3]张彩平,吴延冰,宋开阳.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J].价值工程,2019,38(23):294-297.

猜你喜欢
碳交易
基于ISO14064标准下的碳交易审计初探
湖北省CCER的发展机制
浅议宁夏碳金融发展
电力行业碳交易和企业策略的实验研究
低碳经济下中国贸易发展战略调整的研究
基于碳交易市场连接的宏观调控机制研究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国际经验与路径选择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两阶段下会计核算比较研究
碳交易与碳税兼容性分析
江西碳排放交易初始配额分配及价格设定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