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效课堂的教师教学行为研究

2020-09-10 22:53王生芳
高考·上 2020年4期
关键词:理念新课程课堂教学

王生芳

摘 要: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因为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 尤其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落实课程理念、实现课程改革的基础。

关键词:课堂教学行为 策略

当前新课程改革,使得有效教学成了教师们追求的目标,也成了教育界评价教师教学行为的依据。虽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行为表现千差万别,但都指向同一个目标——教学的有效性。然而,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才是有效的,衡量标准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却常常使教师们不知所措,有时只能应付衡量标准的变化。由于有效教学的标准不一,教师被迫不断地调整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表现,或者干脆以不变应万变,死守传统的行为和习惯。这就使得很多课堂教学中的不正常现象俯拾即是:表演似的“虚假教学”:课前反复演练,包括教学过程、问题的提出、哪个学生回答哪个问题、学生的答案,教师的评价等都作了精心的安排,提问对象分好、中、差的学生,显得更真实。课堂自主活动(如讨论、协作等)表面热闹却不切实际,追求形式的新奇和轰动效应。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一言堂式教学行为仍占主导地位,忽略学生的思维训练。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教师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低效教学局面。又该如何改善呢?

在这里,就如何打造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课堂”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研究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规范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离不开规范的课堂教学常规,只有规范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行为是由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部分构成,因此规范课堂教学,就是在从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上下功夫。如何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呢?首先,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的课前准备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目标要有预设性”。低效或无效的课,一般不是准备充分的课。上课就好比打仗,备课就好比战前的备战。正如《孙子兵法》所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备课之关键有三:备知识、备方法、备学生,缺一不可。其次,教师的讲解要有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教师要把握好“该不该讲”、“讲什么”和“怎么讲”这三个问题。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认知‘讲’和‘怎样讲’……。”根据考纲,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历史学科教师要多学习、多读书,特别是关于史学家的一些专著。如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代表性专著,与教材相结合,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加深对历史事实的理解,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历史的真理。第三,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引发人的一切行为。因此,怎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成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平衡”,把学生引到与所学知识内容有关的情境中去,从而使学生有弄清未知的迫切需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引导的恰当,便可以激发学生学知识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关注和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从一个单纯的“听者“”答者”转变为课堂教学中的“思者“”问者”和“论者”。“小組合作学习”是最近让学生主动参与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其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由此能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自信心和同伴关系等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只有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达到合作教学应有的效果。教师要精心设计题目,看这个问题有没有讨论的价值,不要流于形式,摆花架子。

二、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一)转变教育理念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最早提出“理念”这个概念的思想家。在他的著作里,理念是一个哲学术语,是产生万物的本原。而教育借用“理念”这个概念,则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是指人的一种意识、观念,含义已有所不同了。《课堂教学理念的发展及实践特征》一文中认为:“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之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要从根本上彻底改变那些与新课程理念不相协调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教师的观念必须要改变。但是,人们所拥有的理论有时并不一定会支配其行为,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想使新课程的改革真正展开,真正地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就必须使新课程所倡导的理论真正成为教师“所应用的理论”,从而支配其教学行为。就要努力做到:首先,教育部门要按照新课程要求对教师进行培训。

课改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其进行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对原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目的等进行改进、扩展和提高。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大体上可分为两方面:一是教学理念,二是教学手段。

对于教学手段比如运用多媒体教学、新的教学策略——合作探究式等,对大多数老师都能做到,能把课堂搞的热热闹闹。关键是怎么把课堂的“温度”向“深度”推进,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所以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关乎新课程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和机关紧密配合,舍得出钱出力,对广大一线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教师原有的理念是零散的、模糊的,或是对这些教学理念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了解的层面上,表现为一些孤立的名称或概念,甚是还是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指导教学行为,那么对教师实际的教学行为就不会产生太大的直接影响。

其次,教师自身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促进观念向行为的转化。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行为作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

反思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它具有研究性质。一节课结束后,教师可以写成功之处、学生创新、教学灵感、也可以写不足之处、教学中感到困惑的问题。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长期坚持写教学反思,半学期、一年、五年……长此以往不仅能提高教学理论水平,还能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可审视教学目标是否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评价自己的教学活动是否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化。

参考文献

[1]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

[2]王玮光.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www.doc88.com/p-163108252419.html.

猜你喜欢
理念新课程课堂教学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用心处事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