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善假于物”

2020-09-10 22:27李陈
高考·上 2020年4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李陈

摘 要:荀子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善假于物”展现的是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学习形式,它让“寓教于乐”呈现于课堂中,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创新活动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指导着语文课堂朝着多元化发展方向迈进。高中语文教师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推动“善假于物”的落实,是当下教学开展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高中语文;善假于物;教学策略

新课标理念指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系着他们学科素养的提升。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重视运用“善假于物”教育理念来优化教学策略,依托于原有的教学条件,巧妙借助外物的支撑来丰富教学内容,以充满弹性活力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欲望,让他们得以深度品味文字魅力,感知情感内涵,体会文化底蕴,领悟语言规律,不断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学习实践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真正做到陶醉于课堂,沉浸于文学。

一、巧借导学方案,促进自主探究

导学案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推行的产物,它体现的是与传统教学方法大相径庭的新型手段,提倡着教师以“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导学案的辅助下,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学习要点,明确学习方法,针对导学案所设计的学习目标,主动思考,加以探究,逐步把握文本的中心思想和情感内涵,将自身对知识的渴求化作自主探究的动力,逐步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文言文《劝学》中,笔者首先会通过反复诵读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勾勒出关键词句,抓住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畅谈自己在诵读过程中的感悟。这时候,笔者会根据学生对文章大致的诵读感悟,发现他们不能理解部分关键词句,导致他们无法紧扣中心思想来论述学习的意义。为此,笔者会借助导学案来展开文言基础知识的讲解,自主找出文中的实词、虚词,以及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的文言句式,并对导学案中相对应的内容进行填充。同时,笔者还会在导学案上要求学生理清文章所表达的“积累”“坚持”“专一”三个板块,巧设导学问题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设计如下:《劝学》的主旨是什么?作者从哪几个角度论述的?用了什么论述方法来表达中心思想?如此,学生便会运用辩证的思想,从三个角度切入探究,学习到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逐渐提高围绕中心论点来合理论证的阅读能力。由此可见,在“善假于物”的要求下,将导学案作为教学开展的辅助工具,往往能够强化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密切学生阅读思维和阅读文本之间的联系,逐渐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巧借信息资源,构建生动课堂

在大数据时代的支撑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更多创新机遇,无论是现代化教学技术,还是多样化信息资源,这些先进的教学辅助工具都让“善假于物”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彰显出生机勃勃的风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运用辩证的眼光去探索信息宝库中的丰厚资源,搜集更多生动有趣的教学材料,让语文知识以形象立体的面貌呈现在学生眼前。

例如,在《江南的冬景》中,笔者会在网络上搜集与文中景物相关的图片,如白色的芦花、杂色的野草,以及小桥流水人家、孤村细雨烟树等等,寻找相应的冬景音频,如围炉对酒、柴门犬吠,并运用这些生动直观的景物来构建起“江南冬景”的意境,勾起学生对文章的审美品位,让学生了解文中写了哪些景物,景物有何特点,并根据自己对情境的所感所悟来分析作者的感受,丰富学生对文章的情感认知。接着,学生可以从自主阅读中,图文并茂的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学会从五个不同的角度去感知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和不同天气下的江南冬景。如此,学生便会对文章内容形成整体的把握,在他们对文章各部分内容进行总结概述后,笔者再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分析郁达夫避实就虚的对比写作手法,增强学生对多样写作手法的把握,领悟散文的写作方法。这样,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必然能够在信息资源的“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教师也能构建起生動形象的语文课堂,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探究氛围。

三、巧借学习活动,增进学习体验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展现都离不开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在“善假于物”的指导下,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能够为学生带来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使他们时刻保持着学习激情和探究欲望,积极投身于实践创造的过程中。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将学习活动作为学生个性释放的舞台,给予学生更多独特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雷雨》中,首先,从作品的体裁出发,戏剧这一文学艺术让学生兴趣盎然,从作品的内容来看,极富有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和激烈的戏剧冲突都在极大程度上唤起着学生的情感共鸣。笔者在利用信息技术来引导学生了解戏剧的常识、作者的概况以及《雷雨》的剧情后,便会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挖掘文中的矛盾冲突,品析人物语言和行动,理清人物关系,深度解读人性内涵,把握好每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学生经过自主品读,将课文划分为两场戏:(1)三十多年后周朴园和鲁侍萍再次相见(2)周朴园与鲁大海、鲁侍萍和周萍相见,并把握周朴园所代表的资本家和鲁大海代表的工人阶层之间的尖锐阶级矛盾。在学生整体把握作品后,笔者再组织课本剧活动,要求学生分组表演不同角色,以生动的演绎来呈现戏剧冲突和人物特点,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中加深对人物的主观了解,降低学生理解和感悟戏剧文学的难度。由此一来,学生能够与文本和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并在语文活动所创设的具体情境中,感知作品的艺术气息,体验文学魅力,逐渐增进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结语:综上所述,“善假于物”在极大程度上补充和完善了传统教学模式弥留的缺陷,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形式,填充和丰富教学内容,让高中语文课堂迸射出别致的火花。

参考文献

[1]夏华艳.教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善假于物”[J].青年生活.2019.

[2]刘燕.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善假于物”[J].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9.

[3]何娟.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如何“善假于物也”[J].速读·下旬.2018.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