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芳
摘 要:结合实际,对公路工程合同管理中的计量支付要点进行探讨。首先阐述了公路工程合同管理中计量支付产生的影响,其次在论述计量支付在合同内容体现内容的同时深入的分析了公路工程计量支付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问题现状对改进计量支付工作的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公路工程;合同管理;计量支付
中图分类号:U415.3 文献标识码:A
1 计量支付管理的原则
由于工程项目的计量支付工作具备贯穿工程项目施工的全阶段能力,因而多数施工方在面对计量支付管理工作时,均会要求相关人员以原则性为准。具体而言,计量支付管理的原则通常首先以標准化为基础,即要求相关人员一切以实际签订文件所记录的信息为准,从而完成费用支付;其次,则是计量作业的归属性问题,即要求其所支付的费用必须以施工阶段为原则,确保该项费用处于施工结束阶段或正在施工阶段,同时,该施工作业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再次,则是计量项目所采取的工艺、技术、人员管理能力等,必须符合施工要求,且计量项目的技术、材料、效果等,符合相关要求;最后,则是涉及到具体金额支付的问题,即如预付款与保留金的支付、退还等,以及计量支付规则的确认等,在具体金额支付的问题方面,要求必须以合理性、科学性等为主,从而避免因费用支付而产生其他工程性问题。一般情况下,多数施工方在计量支付规则的考虑多由整体到部分为主,即如施工费用的内容、主要位置、所使用的工艺、合同文件等等。
2 公路工程合同管理中计量支付的影响
2.1 有利于控制投资金额
对工程投资方来说,顶层设计阶段的最终投资决策是否准确,最终能否对整个工程起到实质作用,都与计量工作水平发挥息息相关。投资方最终投资成本能否获得回报收益投资收益率是否将过低以及工程投资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等,都与计量的工作水平有牢不可破的关系,因此实施计量工作安排,对于控制工程投资成本有重要作用。
2.2 有利于完整测量工程量
在项目建设实施之前,由于工程量确定是一个繁琐复杂的工程,而且整个确定过程时间跨度和精力成本都耗费较高,因此计量工作应运而生。有一些技术人员认为,利用工程量清单就可以将工程量最终确定,但事实上,实际工程量需要相关监理人员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进行规划,并且在各阶段任务完成后,立刻执行实地测量和检验,从而使已完成的工程量得到精确把控[1]。
2.3 有利于进一步把关质量
对于公路施工进度的管理和施工质量的把控,都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计量支付的前提条件是质量检测必须过关,对于质量不合规格的工程是无法采用计量方法测算的。因此,通过计量可以有效发现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措施。除此之外,通过工程计量还能使已完成的工作量得到精确合理计算,并对人员组织、材料进场、设备检修和技术指导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合理安排,以确保施工进度始终在合理范围内。
3 计量支付在合同内的实际体现
3.1 工程开工建设预付款支付
在施工单位开工之前,业主需要准备相关费用,这些费用被称作是工程开工预付款,这种费用通常采用无息贷款形式,费用大约占据合同价格的1/10。当预付款交定后,工程监督方需要根据合同价格交与施工单位70%的费用;工程进行到一段时间,当业主和工程所要求的各项机械以及设备都已经正式投入施工使用,再将剩余30%的费用进行支付结清。
3.2 材料、机械设备预付款工作
在预付款交付时,材料和设备的预付款也需要进行提前支付,但这不同于其他预付款项目,对材料和设备预付款支付需要遵循下列相关要求:(1)预付款需要确保材料质量和设备性能都符合行业标准和施工要求才可进行支付,否则可以不进行预付款支付;(2)在预付款前需要将相关证明进行出示;(3)当完成预付款支付后,需要按照既定要求对相关材料和设备等进行处有效储存,以确保材料和设备的性能和质量不受损害,保障施工顺利进行[2]。
3.3 使计量支付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
在一般情况下进行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管理质量,需要对管理方法进行严格把关,并进行施工过程全过程的动态控制,由于某些原因而导致工程工期变更,则需要施工单位和相关设计单位签署同意书之后才能实施变更工作,在进行工程变更计量支付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对加入的清单内容进行核查。如果发现问题,则需要提前解决,确保没有任何问题后才可以继续投入使用,从而有效控制生产成本。
3.4 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
在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承接业务的相关建筑企业,需要根据行业相关规定和劳动法的规定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如果三年内没有发生欠薪等情况,则需要及时向企业退还保证金,如果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企业则需要加倍收缴保证金。保证金实施原则为,一地缴存,全市通用,如果出现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则企业需要被纳入失信企业范围,并被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中,如果情节恶劣,还可能存在的信用等级降低等风险。
4 公路工程计量支付问题探究
4.1 规则制定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当前,公路建设工程一般采用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在这一文件中对技术规范进行了清晰的探究,其中,在工程量清单的每一章节都列出了对应的计量条款。但是不可否认,计量规则仍然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例如承台竖向,钢筋桥梁灌注桩系梁两端混凝土是否纳入计量范围等都不甚明确,这些问题往往容易在实际施工中发生争端,甚至可能出现合同费用纠纷等。在工程实践中,还需要根据相关地方的地方性法规标准进行进一步处理[3]。
4.2 实际操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计量支付目标不甚清晰。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每个项目每个部门都需要按规定划分,划分过后进行施工建设。因此计量支付还需要考虑工程各实施阶段的资金回收目标,但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不重视计量支付目标的制定、没有对计量支付计划进行合理规划等情况,增加施工成本,甚至对后续施工建设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5 计量支付工作改进措施
在实践过程,为了切实的将计量支付的工作效率提升,需要按照计量支付的具体情况做好各方面的控制工作。
5.1 构建计量工作合理结构
为了进一步保证计量支付工作在合同管理中的顺利开展,在施工初期,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需要对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展开全面排查,从而制定科学的计量支付管理办法,并在这基础上,制定计量的支付报表、上报时间以及相关支付流程,并引导计量支付相关管理和工作人员对计量制度进行进一步学习了解,确定计量的具体程序,准备相关资料,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统一组织和调配,使计量支付工作朝着有序、有制度、有规范的方向进行。
5.2 强化计量过程管理
实现工作目标拆解和统一,根据路基路面桥梁等工程分项的不同进行工作目标,分阶段划分。并设定计量回收期望值,在计量支付开始之前制定计划,用相关计划指导工作顺利开展。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按照目标及时进行申报审核,以确保资金在工程内部的顺利流转。同时需要进一步提升相关人员专业素养。从施工单位角度来看,需要进一步强化专业化的计量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岗前培训和教育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在培养技术知识的同时,加强人员的合同管理意识;从业主角度看,还需要对计量人员进行进一步有效管理,强化业务知识能力,确定考核评价方式,并督促计量人员在施工之前对工程现场进行勘测;同时还需采取信息手段和相关技术,当前工程项目中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可以设置施工报验、原材料设备管理、计量支付等。因此,可以通过对相关系统的有效采用,实现对工程进度和计量支付的动态控制;同时,信息化的计量报表和台账,还可以使工程计量支付的精确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提升[3]。
5.3 加强支付计量审核工作
需要对计量口径进行规范,并进一步重视工程量的复核审查。当图纸设计完毕,就需要对计量口径进行统一。在施工方和监理单位进入施工现场后,则需要与他们进行设计图交底。进一步明确设计数量,并采取清单复核的方式,将工程量进行进一步检验查明,从而解决清单和实际工程量数量不相符合的问题。根据计量,提前确认隐蔽性工程,工程阶段任务完工后,需要对现场进行及时勘查,将工程量进行进一步统计。隐蔽工程施工之前,还需要提前进行施工、设计、建设单位等多方交流,将设计图和真实现场之间不相符合的内容进行再次确认,从而确保工程量上报数据始终真实有效。同时,计量支付工作审核的过程中,还需要按照相关原则要求,对数据的控制进行分析。
5.4 采用新技术
新技术的使用通常意味着效率的提升、效果的优化、经济的效益的提升等等。但是由于计量支付工作的流程性特征十分突出,因而其在新技术的使用上也无法避免流程性,具有层次递进、层层深入的效果。
(1)首先,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提升,计量支付软件系统已经可以实现多方联合专用,从而确保监理、承包人以及业主、总监等的信息化办公,大幅度降低传统审核所消耗的时间成本,提高支付效率。
(2)其次,由于计量支付信息在确认之前,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核对工作,而该环节所消耗的时间在计量支付工作的整体时间占比中,比重较大,因而需要以对应的信息反馈工作加强措施来提升该阶段的工作效率。通常,多数计量支付技术较为先进的施工方均会以设定的工作环节为区分,即分项工程的过程中,将计量资料通过软件进行信息传递,从而加快各方对于计量支付信息的收集速度,并以分级审核的形式,确保问题的筛出以及解决措施提出的时效性。
6 结语
需要根据相关合同法规的规定,对承包商已完成的工程数量进行核实并加以确认。计量付款能够对工程造价起到有效的积极控制作用。和承包商与业主之间有直接的经济挂钩,并且,计量支付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有效促进项目资金投入,为项目节省投资资本。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促使计量支付工作顺利开展,就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并对其中的不良情况进行及时优化改进。
参考文献:
[1]周刚.加强公路工程合同管理的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3(17):130.
[2]张婧.高速公路合同管理中计量与支付台账的建立和工程变更的管理分析[J].江西建材,2015,35(10):182-183.
[3]周建國,周剑.浅析在公路工程合同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37(07):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