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联 陈秀文
摘要: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应该根据国情、校情、生情有计划、有目标系统地进行,不好大喜功、不急功近利,以人为本遵循足球运动规律、孩子成长规律,将育人与足球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各种关系、规范管理,扎实稳妥推进。
关键词:策略;关系;融合;统一;规律
中国足球改革已经多年,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但这难啃的骨头却是最主要的,最关键的,影响着中国足球水平的提升。从我国多年的足球成绩来看,改革明显不到位、不到点,也存在着功利、浮躁、短视、盲目等现象,导致足球运动成为全国人民心里的疙瘩。多任国家领导人讲过足球需要从娃娃抓起,从小打好基础,于是近几年大力推行校园足球运动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热闹的表面背后却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一是制度不完善,各地轰轰烈烈地组织各种足球联赛,可是很多学校却没有开展足球运动的相关机制和章程;二是急功近利,只是为了在比赛中获得成绩,全校挑十来二十人组队训练,其他学生根本没有机会接触足球;三是发展不均衡,一些规模大的、经费充足的、人力资源丰富的学校就有开展,其它学校就完全开展不起来;四是“浮夸风”冒头,个别学校完全没开展足球运动,或者开展的力度不足,但通过做出漂亮的资料档案、通过关系而获得省市级校园足球推广学校(基地)的称号。种种情况最终都极大阻碍了我国足球运动的普及与水平的提升。针对存在的问题可以尝试通过以下策略来解决。
1 处理好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数量是基础,质量是关键。推动足球运动的发展是一场接力跑,需要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接班人。从薪火相传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着眼,必须根据近期需求和长远战略需要,培养选拔一定数量规模的足球苗子。
足球水平的提高不仅要参与足球运动的人员数量充足,还要质量优良,要在质的提升上下大功夫。作为足球运动最基础、最基层的校园足球需要从三个层面考虑数量与质量的问题:第一是数量方面。数量越多肯定是越好,成熟一间发展一间,各种软硬条件达到了就可以成为校园足球推广学校,条件越好成为校园足球推广学校的级别就越高。但要杜绝为了政绩、面子工程而出现的评比随意性,更要杜绝因为“有关系”而获得称号,否则长期以往这项工作就会烂在根子里。第二是教练团队方面。随着校园足球运动的不断推进,其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要注意培养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教练队伍。根据我国国情,可以实行三轨制,既加大对各学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又引进退役或以往受过专业训练的足球运动员到学校当体育老师、教练,还可以由政府购买服务让有资质的教练定期到学校进行授课。这样既弥补校园内足球专项体育教师不足的情况,也直接提升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水平。第三是学生方面。校园足球重在普及,应将最基本的足球运动规则、运动技巧教给所有学生,让全体学生从小就多一种技能、多一份乐趣。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兴趣、水平、潜质选拔一部分学生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及学校的足球运动水平。要避免本末倒置,只是针对校园足球队开展训练,而忽视足球教学进日常课堂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2 做好长远规划与规范管理的统一
建成足球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推行更大幅度的对外开放,需要具备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包容的心態、更加宽广的国际视野。在实施校园足球运动的过程中规划及实施方略都需要具备战略思维,要能够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有效应对重大挑战、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校园足球运动作为最基层项目需要由上而下的具体指导意见下发到各学校,不能任由各学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此外从校园足球到中国足球联赛直观上看就是一条楼梯的第一级与最高一级,中间还需要很多梯级去将首尾连接起来,所以要从宏观上进行布局,只有这样才能为更多有能力有水平有天赋的孩子提供发展的空间与可能。再者对于校园足球推广学校的管理要到位,转变以往固有的评价方式,少看资料档案,重点是到现场看,看什么?一看足球校园文化布置,足球队的队旗、专用场所、器材配备等等;二看普及情况,全校学生拉出来,进行各种足球技能动态展示;三看队伍建设、学校获得的成绩。每年都这样现场实际察看,比对着一大堆资料打分要有用与实际。
3 运动技能与品德的同步提升
足球运动远不止是单纯的“运动”,它还是人格的(塑造)教育。足球运动的要素是团队合作,是顽强拼搏,是坚持不懈,是崇尚荣誉。校园足球推广不能仅仅是围绕着让学生掌握踢球的运动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的运动品格,只有这样国民的素质才能整体提高,国家足球运动的水平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否则投入再多的财力、人力,就算侥幸取得一点成绩也只会昙花一现。
此外,既要完善机制注重“赛场选马”优胜劣汰,建立健全定期调整、有进有退的机制,保持一池活水。也要加强定向管理,校园足球运动不能采取“放养”方式,而是要将源头培养与跟踪培养结合起来,及时掌握动态,善则赏之,过则匡之,失则革之。更要建立正向激励体系。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在评选上体现普及性的鲜明导向。对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单位要及时“树起来”;对那些做样子、要牌子的单位,必需干脆干净地“降下去”。
促进足球运动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的教育与服务功能,让更多学生了解足球、热爱足球,享受足球运动公开工人乐趣。
参考文献:
[1] 潘国洪.我的校园足球梦[M].新世纪出版社,2016.
[2] 崔增录.校园足球风[J].儿童音乐,2016.
(作者单位:1.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河村小学;2.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富丽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