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绘画中的色彩越来越多的被人们关注到,其在绘画中的地位也越发突出,本文就旨在探讨灰色调对于画面意境的影响。本文以灰色调为研究对象,梳理灰色调与意境的关系,以吴冠中为例探究其色彩构成,说明灰色调对于画面意境营造的重要性,以期能够更好地推进中国油画的发展。
关键词:油画;灰色调;意境;吴冠中
色彩在19世纪的印象派开始才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此之后,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时才开始脱离物体固有色的禁锢,将色彩作为独立的绘画形式。艺术家如何“安排”色彩,决定了艺术家是否能够营造出好的画面效果。红橙黄绿青蓝紫都各自给人不同的直观感受,各种纯度明度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给人的感受也会有变化。根据色彩调和的不同色调,营造出不同的氛围,使人产生不同的情感联想。所以,色调是画面表达情感的关键,对于画面节奏和意境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灰色是朦胧的,更具有包容性,也更有弹性,它比绝对的白色和黑色更有变化更富有潜在的力量。在张玉祥教授的《色彩构成:造型设计基础》一书中有对于灰色更为专业的解释:其一,灰色是色系中的黑色和白色均匀调和出的色彩——以数值5作为色彩标准值;二是,有彩色系中亮度适中,纯度居中,掺入较少灰颜色的色彩,即人们通常讲的含有灰色。两种“灰色”明显不同,前者是没有色彩倾向的,严格意义上说是“无色”的,这样的灰色在油画中是不被提倡的。而本文要说的“灰色”属于其二,是指具有灰度的彩色调子,灰色与彩色相融合,形成具有低色彩倾向的颜色,例如我们绘画中经常讲的蓝灰、黄灰等。色调是指色彩的总体倾向,是能引起感觉与情感形象的色彩组合。它包括明度,色相、纯度等综合因素。灰色调是指整幅画面的色彩明度和纯度降低,并保持统一明显色彩倾向的色调,使整幅画面统一在带有明显色彩倾向的色彩中,相比于其他色调灰色调有种“化繁为简”的意味。里的感觉。
在绘画中,凡设色中国画,即使大青绿,色彩都以火、热、燥、烈为大忌,而以和谐纯净为上品。中国传统哲学中就带有灰色调基因。儒家思想中“中庸之道”、道家“自然无为”、禅宗“等哲学思想对我国古代绘画从重色彩到重水墨的转变起到了关键作用,发展到“用水墨如兼五色”、“画以墨为主,以色为辅”。有王维“渲淡”技法创立的泼墨山水画、五代徐熙先用墨写然后施以淡彩,创立的徐体“落墨”法等等,显然这样浅淡的色调更加能突出他们的心境,在油画上亦是如此。
莫兰迪画中的东方意境就令人称道。“极简”是莫兰迪对意境的理解,他所创作的绘画一般都在表现出简易化特征,无论是颜色、对象还是构图。这种“极简”在其色彩运用的成熟时期,更是和我国国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画面的色彩十分“单调”,大体上就是在灰色和白色之间转化,并且不同于传统油画厚重、沉着的色彩,莫兰迪的色彩都以各种浅灰为主,营造出淡泊悠远的感觉。
吴冠中是中国油画创新的领导人物之一,一生都在致力于油画的“中国化”,他将油画与中国的水墨画相结合,素白色的色调模仿传统中国画中的黑白灰,体现了中国式的笔墨韵味和意境之美。诚然吴冠中的画境不全归因于“灰色调”,虽然他很多色彩丰富鲜艳的油画作品同样富有中国传统意境,但是其油画的主色调还是银灰、素白和艳黑。为突出画面意境,吴冠中继承了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在绘画中善于用银灰、素白、艳黑等来诠释其不舍得传统情节。他认为“银灰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倾向平衡和谐,排斥过犹不及,有一定的古典保守性;一方面它丰富复杂微妙,提倡执中权变,有一定的现代包容性。”吴冠中将自己同时进行油画和水墨画称为“水陆兼程”,并且他可以在油画和水墨画之间灵活切换,例如,他将同一绘画题材从油画到水墨进行“直译”,即一幅画有油画、水墨画两种版本,两个版本除材料不同外其他几乎一模一样。典型的“直译”有《周庄》、《双燕》系列。油画的《周庄》运用黑白灰三色来描绘,画面彩度的降低不仅是为了跳脱西方传统的油画制式,更注入了水墨创作所讲究的简淡意远,透过水墨的各种渲染化散的效果,以油彩来表现极简色彩的纯粹美感,增加了画面的东方意境。
结语
当前我国油画发展迅猛,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片面的追求畫面效果,画面越来越多用绚烂夺目的色彩来吸人眼球,致使画面色彩越来越丰富、色彩对比越来越强烈,忽视了画面色彩和谐对于意境营造的重要性。诚然,色彩的刺激确实会使观众驻足,但是缺乏能引起观者共鸣的效果,这样做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对于灰色调的重要性还需要我们去努力探究。希望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下,将灰色调学以致用,创新求变,继续探究油画的民族化道路。
参考文献:
[1]范小鹏.莫兰迪绘画中的东方意境[J].美术教育研究,2011.
[2]张艳霞、李犁.从莫兰迪到吴冠中——解析二者油画作品的“灰色美”[J].理论界,2010(02).
[3]徐静.绝妙的灰色[J].西安美术学院,2009.
作者简介:南贝贝(1996.10—),女,汉族,籍贯:山西运城人,郑州大学美术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油画艺术研究。
(郑州大学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