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2020-09-10 15:54:32陈晓梅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7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陈晓梅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执行“教学”和“解谜”任务的关键场所,也是学生发展智力、丰富情感并形成高尚审美情调的主要场所。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Comenius)指出:“教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因此可以多学。”这是过去几代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育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少教多学”教学效果。进而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们,让学生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就成为现阶段教学中需要研究的内容之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尽管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在稳步提高,但教育理论方面的许多教育学家和直接教育者正在不断地研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教师们虽然在努力学习和革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但是现阶段由很多教学模式还是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还有一部分教师存在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方法仍然落后、无法充分/合理地利用周围的教学资源的现象,而且教学模式化、形式化的的现象也比较严重。这就使得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当然依然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在课堂教学的各个层面进行研究,以期找到几种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当前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一)对于某些老师来说,尚不清楚什么是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新标准》清楚地表达了小学语文的主体目标和每个年级的目标,概括来讲小学汉语的总目标是:(1)语言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常使用过的工具。(2)语言承载文化,我们需要学习可以学习的文化。(3)学习语文时,必须培养爱国主义、爱心、力量、勇气、礼貌和守信等崇高思想。(4)通过学习汉语,在各个方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例如自学、交流和合作研究。在教学過程中,有些老师通常会优先考虑实现第一个目标的时间,而另一些则忽略或无视。

(二)一些老师在教学方法上落后

许多有成就的老师总结了各种出色的教学方法,但很难加以推广。教学是一门非常深刻的艺术,老师在听了一到两节好课后根本学不到其中的精髓。虽说“教无定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有很好的原则。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能够积极、愉快地参与其中,好的教学应该是学生们能够获得良好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但很多教师远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的脑海中没有教学方法,或者它们既简单又无趣。

(三)周围的培训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教学资源因地区而异,无论是教学设备还是自然和人类环境,这些方面通常都不能由我们的老师来更改。最重要的是,我的老师需要对周围的教学资源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周围的教学资源。但是现阶段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没有充分利用周围的教学资源。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自觉反思和提高教学监督行为的有效性

教学监督行为主要是关于将价值行为应用于教学课堂过程的结果。一方面,教学监督行为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整学习方向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也是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自觉意识的一种方式。教学监督行为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不仅仅是教学活动后的反思。教学监督行为主要集中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有效性以及对教师专业培训活动的监控。其中评估是监督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一项综合评估,包括激励措施和批评意见;这也是非常有针对性的评估,不仅应避免出现漏洞,还应经常进行常规评估;同时它也应该是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估,在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的情况下,在评估中发挥动力和指导作用。而对教师培训活动的监督,应该从三个方面对教师在课堂上的培训进行监控:自我评估,对问题的反思和恢复教学,应该建立有效的教师反思机制,以帮助教师评估自己的表现。养成反思教学的习惯;适时地根据培训情况调整课程设置;另一方面,加强反思方面的交流与讨论,以在启蒙升华方面取得进展。

(二)创建一个有趣且能够学习的课程

教学准备只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基础。最重要的是,教师可以控制教室,并将预设功能变成精彩的演示。(1)创造一种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校里,真正的创造性劳动――首先是活跃和炽热的思想,是研究精神。只有当教师具有活生生的个性时,只有当他把自己某种深思熟虑的东西注入普遍的东西时,最优秀和最精明的教育方法才能发挥作用。”语文课程富含人文内容,对人们的精神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会随时受到汉语语言的影响,并拥有独特的体验。人性与情感意味着我们的语文老师需要努力创造一个动人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氛围。在课堂上教学时,我会根据教材的内容组织一些活动,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例如,在学习《田径赛马》这篇课文时,我在课堂上组织了基于角色表演的课题活动,首先让学生们一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然后进行全班展示。每个孩子都可以通过阅读结果来理解课文的内容并理解课文的内容,而无需老师分析句子中课文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了解知识并对知识感兴趣,教学效果非常理想。(2)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是提供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室是学生的世界。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并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思考和探索。因此,阅读指导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只要教师能够正确识别学生的问题,并在他们思维受限的情况下提供正确的灵感,学生就可以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唤起良好的思想和情感,使其具备更敏锐的想象力,以及更强的记忆力,进而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质量,并且优势地位变得更加明显。

简而言之,教师在一个良好的语文课堂中所讲的语言必须新鲜且充满活力,同时为了上好每一节语文课,老师必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并在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引导下,不断革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以让学生们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参考文献

[1]尹超.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033):77.

[2]邹杰华.“读图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课外语文:上,2017,(004):11-11.

[3]咸金霞,黄丽萍.探析如何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592(10):95+132.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乌江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8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