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分析

2020-09-10 14:54:11侯爱花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7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研究

侯爱花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认识到进行物理教学实验的重要性,同时应侧重于加强新课程概念,积极重新设计实验教学方法,并强调学科的主体性。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差距,并着重从各种角度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

关键词:高中物理;研究;实验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发生了重要变化。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物理知识的本质,以学习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及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时,实验的作用就凸现出来了。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注意学生实验技能的发展,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明确的实验教学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实验,将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相结合,逐渐帮助学生获得较强的探究能力,促使高中物理教学质量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1.选择实验内容的原则

(1)适度

研究实验的选择应遵循适度原则,即时间不宜长,内容不宜简单,内容不宜过多。有必要弄清楚潜在的问题,避免太多会干扰学生研究的问题。适度原则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而定,并且随着上课时间的增加应增加实验的难度,以便从浅到深的开展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

(2)有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需要确保实验教室生动、活泼,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和好奇心,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例如,在准备关于胡克定律的实验时,老师首先问一个问题:弹簧力和弹簧长度之间是否存在关系?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实验过程如下:不断增加铁钩上的重量,读取拉伸的弹簧长度和总重量,在表格中记录相应的动态值,然后根据数据参考弹力图弹簧长度比。 F代表弹力,x代表长度。学生可以按照上面的实验步骤自己进行操作并画一条坐标线,很明显,测得的数据点几乎是笔直的,可以通过计算获得刚度系数。

(3)可管理性

可管理性是指根据设计阶段创建实验结果而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具体的实验原理如下:首先,物理变量以因果关系确定最终的实验结果。如果建立了连接,则此假设也适用;如果未建立连接,则该假设不正确。其次,有必要确保这种因果关系可以在研究实验中得到证明。如果影响因素太多,将影响学生的判断能力,不利于获得实验结果。第三,为了考虑到实验的目的,有必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验设备。

2.根据新课程标准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1)培养探索实验的能力

研究性实验不仅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而且还是学生实验能力的体现。在研究实验中,教师可以生动生动地形象化物理概念,首先让学生分享物理基础知识,从而发掘学生的研究实验潜力,激发学生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思想来发展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并发掘学生探索的潜能。例如,在学习能量守恒定律时,可以使用点计时器在球掉落之前到達球上,并记录点计时器的速度变化和球掉落的距离。老师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节能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变换各种实验值,让学生独立创建实验电路,以原始的实验步骤代替变化后的值,并自行进行实验。同时,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在教学中的基本实验技能。由于高中物理课程的内容越来越广泛,而且上课的时间有限,因此不可能用全部内容进行实验。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教科书的主要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基于此,可以将教科书中进行的实验转换为适当的条件,以实现不同的实验目标。您可以设计出一种探索性的思维方式。例如,在教授抛掷物体的规律时,老师应在学生的指导下亲自测量和计算抛物线轨迹,发展观察实验过程中实验现象的能力,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

(2)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学生是研究的主体,这意味着要培养学生对研究的理解。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实验是将物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过程,也是测试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方法。教师应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并指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除了基于教科书的假设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课外材料,提出问题并证明他们可以使用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来掌握物理实验过程中不断变化的规律。这种研究方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对物理学的影响,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合作实验,通过交流来分担责任,这不仅可以确保全体班级成员的参与,而且可以加强学生的合作力和凝聚力,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更紧密的互动。

(3)交流合作,完善研究议程

在整个研究活动中进行的沟通与协作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时,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还要重视学生的沟通与合作。关于“水平投掷运动规律的研究”,目的是告知学生水平投掷运动是水平方向上的线性运动和垂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学生观察水平投掷运动的轨迹,猜测其垂直方向的可变定律很可能与自由落体定律一致。但是,书中提出的实验无法准确解释两个球同时落在地上,这使学生可以交流,讨论和完善实验。因此,一些学生建议用耳朵听。他们放在钢板上磨碎,让他们都保持沉默。用耳朵找出球是否同时跳动。在考虑到教学内容的变化时,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提供愉悦而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认真参与课堂教学,动手实践,情境建模,协作学习,总结规则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论

简而言之,实验一直是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切实执行物理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这也是实施物理课程开发的重要条件。因此,应更加重视物理课程中的实验。在物理课程的实验教学中,“有效结合实验与研究”已成为新课程标准下的关键主题。教师应努力将传统的基于菜单的实验转变为研究性实验。他们应该在实验下选择适合研究的内容,并根据研究过程的计划进行选择,鼓励学生顺利进行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李晓燕.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J].高中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

[2]吴雷.探究式实验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8.

[3]耿红艳.高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研究[J].中华少年,2018.\

河北省邯郸市复兴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实验研究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做个怪怪长实验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