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亚亭
摘要:本文通过对糖尿病足特点及高危因素的描述,从护理措施方面指导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把糖尿病防治的主动权交给患者自己。早期采取预防及护理措施,可有效地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尽早消除足部隐患,预防糖尿病足的复发,降低截肢致残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足;预防;护理
前言
糖尿病足的基本定义是糖尿病患者踝关节以远的皮肤及其深层组织破坏,常合并感染和(或)下肢不同程度的动脉闭塞症,严重者累及肌肉和骨组织[1]。糖尿病足潰疡患者年死亡率高达11%,截肢患者更是高达22%。糖足尿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社会沉重负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且费用巨大。据估计,全球每20秒钟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截肢。因此,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IDF糖尿病地图(第9版)报告指出,目前全球范围内约有糖尿病病人4.63亿(年龄在20-79岁之间),预测2030年与2045年将分别达到5.78亿与7亿。临床资料报道,我国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与糖尿病病程密切相关。
1 临床资料
本组收治糖尿病足10例,其中男9例,女1例,年龄在60岁~80岁之间。其中水泡3例,溃疡6例,创面15 cm×10 cm~1.5 cm×1 cm不等,坏疽1例。我们对1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了精心护理、治疗和健康教育,除1例患者截肢外,其他9例均得到了治愈。现将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2 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
大约5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足部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足溃疡和坏疽的高危因素有:①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②周围血管病变;③以往有足溃疡史;④足畸形,如鹰爪足、Charcot足;⑤有脚垫(胼胝);⑥失明或视力严重减退;⑦合并肾脏病变,特别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者;⑧老年人,尤其是独居生活者;⑨不能观察自己足的患者;⑩糖尿病知识缺乏;感觉缺失(用特殊的尼龙丝检查触觉),根据Wagner分级法定为0级的患者。对上述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足部知识教育和保护,使其防患于未然。
3 护理措施
3.1 控制血糖及其他合并症
稳定血糖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基础。方巍[2]认为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应该积极控制血糖,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 mmol/L以下,餐后2 h血糖控制在10 mmol/L以下。IDF(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必须坚持糖尿病综合治疗方案。由于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动脉硬化,这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肢体缺血的基础,所以,一方面要严格戒烟,另一方面严格控制血压,低盐饮食,每日食盐量低于6 g,同时积极控制其他代谢性疾病和其他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改善营养不良状态和纠正水肿等。
3.2 加强足部护理
由于糖尿病足常导致患肢疼痛、换药时出血等。糖尿病足的预防开始于糖尿病确诊时,每年1次全面的足部检查,了解有无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等,注意询问患者有无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糖控制情况及之前有无足部疾患、胼胝或溃疡形成等。如有危险因素存在,至少每半年检查1次,如有并发症,则应每季度检查1次,并积极治疗并发症。
3.3 皮肤护理
①每晚用温水或中性皂洗脚,水温不超过40℃,如泡脚不宜超过20 min,而后用吸水性强的柔软浅色毛巾擦干。②学会正确修剪趾甲,可以顺横向修剪,再用锉刀磨平边缘,避免剪得过短。③皮肤干燥时,涂抹护肤油,并充分按摩至吸收。④ 按摩足部时要从足尖开始,逐步向上,这样有利于血液循环。⑤如果发现脚垫(厚皮),可以用木砂纸轻轻磨去表皮,不能用刀削,如有鸡眼,不可自行切割,使用化学性药物需遵医嘱。⑥寒冷季节,注意防冻伤及烫伤。
3.4 选择合适的鞋袜
很多糖尿病患者足部受伤的原因都是由于鞋子的不适造成的,过小、过硬、过窄的鞋子都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在选择鞋袜时应注意鞋子材质,鞋内要有足够的足趾空间,保证最佳的舒适性,鞋底和鞋垫要有一定的弹性以达到减震效果,鞋内部光滑,没有任何粗糙接缝,袜子采用无缝设计,透气、吸汗、舒适和防菌等特点。应穿着合适的鞋袜,每天检查是否平整、有无破洞。穿鞋之前应检查鞋子的内部是否有异物。
3.5 饮食护理
严格遵循糖尿病饮食,向患者介绍饮食中主要的营养物质成分、类别,根据身高计算标准体重进而计算每日总热量的方法、根据年龄、体重和劳动强度为病人计算出每日所需的热量[成人休息状态下正常需热量(83.7~125.5)kcal/kg,轻度体力劳动者为(125.5~146.4)kcal/kg,中度为(146.4~167.4)kcal/kg,重度为167.4 kcal/kg以上]及营养成分,以适应生理需要。向患者介绍胰岛素作用的时间特性,使患者能按时注射胰岛素并按时进餐。只有控制饮食才能严格强化控制血糖达标,只有严格控制血糖达标才更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3.6 心理护理
护士应向患者讲解治疗的方法、治疗的重要性和目的,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大多患者糖尿病史较长且经济负担较重,常常伴有不同类型的心理障碍,针对患者年龄、性别、生活习惯、文化水平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加深对糖尿病足的理解,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从而将足部防护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其生活质量。在家庭护理干预中,要求家属或照顾者参与,指导他们做好足部的预防保健。
4 糖尿病知识宣教
对患者的教育,关键是预防皮肤损伤和感染,其措施包括每日进行足部皮肤的清洗、按摩。修剪趾甲略呈弧形,与脚趾等缘。鞋袜平整、宽松。动态观察足部皮肤颜色、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检查有无水肿、皮损、脚病以及足背血管搏动、足部皮肤感觉等情况。也可以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如播放录像、发放手册、开展健康讲座、家庭访视、电话咨询及病友联谊会等,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糖尿病足的相关知识,并评价教育效果。
5 小结
糖尿病足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肢端缺血、神经病变、感染、代谢紊乱及多种诱发因素所致。避免摩擦、负重、控制饮食以及糖尿病知识宣教对于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足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因此经常对高危人群进行教育,定期进行足部检查,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是降低截肢率的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I)[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9.11(2):92-108.
[2]方巍.不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9):89,94.
(富平县医院 陕西渭南 71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