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不同类型的电视综艺节目层出不穷。2017年是我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发展元年,各种文化类综艺节目越来越多。2018年,在春节期间央视综合频道推出了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开播次日就得到了豆瓣 9.4 的高分,将经典诗词与流行音乐相结合,为经典赋予了新的时代属性。本文浅析文化类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的特点、成功之处,探究节目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经典咏流传》;传承;创新;音乐;传统文化;诗词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4-0093-02
继《见字如面》《国家宝藏》《朗读者》等节目引发热潮后,《经典咏流传》的出现再度为我国的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增光添彩,节目本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宗旨,“和诗以词”,创造性地继承了我国古诗词,形式新颖、立意明确。
一、节目的特点
(一)专业性
《经典咏流传》由主持人、鉴赏团、经典传唱人和现场观众构成,节目策划和模式十分具有专业性。节目开篇灯光舞美的设计就十分耀眼夺目,节目开始,音乐响起,舞台中央的条状显示屏幕慢慢下降,就像古代的竹简慢慢展开,主持人撒贝宁出场,介绍完节目和开篇词之后,朗诵本期古诗词,并由经典传唱人来演唱经典诗词,传唱人和嘉宾讲述歌曲创作背景、时代意义,进入鉴赏嘉宾团的鉴赏时刻,每期节目有5到6个诗词改编的歌曲展现。节目的鉴赏嘉宾团的成员是在各自专业领域上的权威人物,包括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著名主持人曾宝仪和著名音乐人庾澄庆,4人各有所长,从不同角度共同为观众解读经典背后的文化内涵。[1]
(二)人文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根与魂,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始终是我们中华儿女的使命。《经典咏流传》以“文化+音乐”的方式将古诗词搬到央视的舞台上,赋予古典诗词流行元素,广为传唱。
在节目中,传唱人以传播经典诗词为中心,不仅对经典诗词的内蕴进行艺术加工和创作,还将诗词与传唱人自身联系起来,说出自己的故事,用一首歌演绎一段人生,始终发扬了“古今相融”和“古为今用”理念。在2018年4月6日播出的节目中,河北师范大学教师仇海平带领他的外国学生使用印尼歌曲《哎呦,妈妈》改编的诗经《关雎》就做到了这一点,节目中仇海平解释:印尼歌曲《哎呦,妈妈》的词义与《关雎》的词义很相似,而且歌曲的曲调轻快,很符合《关雎》的情感表达,把诗经改变成歌曲不仅好听悦耳,而且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外国学生学习。以诗赋歌,以歌传情,《经典咏流传》的节目设置为诗词赋予了人文性,使受众在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更好地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层意义,升华了诗词的含义,使国内外的人都能够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原创性
从2016年开始,节目组就一直想要找到一个将诗词和音乐相结合的方式来创办一个全新的文化类电视节目,方案改了无数遍,但始终不变的就是节目组的初衷主旨“诗词+音乐”,在节目模式上《经典咏流传》开辟了电视综艺节目的新路,它虽然是音乐类节目,但是没有过重的竞技痕迹,虽然是文化类节目,但是没有紧张的答题环节,它本着“轻赛制、重传播”的宗旨,以歌传情,挖掘诗词背后的真人真事,使大众乐于传播,使整个作品立体化,营造了良好、轻松的传播氛围,被大众接受。
二、成功之处
(一)继承与创新
《经典咏流传》的成功之处之一,无疑是节目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它不仅继承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还以一种全新的节目模式诠释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新意义,它把我国的古诗词编入新时代流行音乐的谱子里,将古典文化与新时代文化相结合,使古诗词大放光彩,受众广泛传唱,乐于接受。[2]
《经典咏流传》在教育上也开辟了一条新路,这种方法是对文化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共同继承与创新。乡村教师梁俊就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这种教育方式,他将古诗词《苔》用单纯动听的音律改变成歌谣,用吉他伴奏的方式教给他的学生,“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诗词简单却富有寓意,梁俊以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使成长在贵州山区的孩子感受到了平凡却卓越的力量。
(二)主持人的选择
主持人的选择是一个电视节目成功的关键一环。《经典咏流传》的主持人撒贝宁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饱读诗书,文学素养基础优秀,对诗词的理解非常到位,因此撒贝宁在节目主持以及朗读诗词的环节表现都十分妥当。他善于把握全局,能够妥当地掌控节目的整体走向,应变能力极强。例如在与第一集经典传唱人王俊凯交流时,撒贝宁说:“在上次我见到俊凯时他才到我的肩膀,今天再见到他的时候,他的身高已经远超于我,真的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这句话既迎合了传唱的经典诗词的主题,又博得大众一笑,使场面轻松愉快。[3]
(三)大小屏互动
《经典咏流传》采用了“1+5”的融媒体传播策略,也就是电视荧屏与H5互动、微信公众号文章、节目短视频、音频、海报5种新媒体相结合的传播手段。荧屏内,鉴赏团和现场观众以点亮红心的方式支持自己喜欢的歌曲,参与互动;荧屏外,观众通过微信“摇一摇”,可以第一时间实时分享自己喜欢的歌曲。为每首诗歌量身定制的新媒体产品H5互动、微信公众号文章、节目短视频、音频同时分发,使得节目中所有的歌曲都可以得到上千万次的分享,经过多种媒体共同传播,引爆话题。
三、节目的不足之处
(一)缺乏真实性
笔者认为《经典咏流传》在节目设置上欠缺真实性,首先鉴赏团成员对每一个作品的评价都过于正面,虽然我国的传统文化毋庸置疑应该得到赞扬,但是在诗词改编为歌曲的方面,鉴赏团可以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使古诗词和音乐相结合的模式变得更好,使节目变得更加完美。在观看完所有节目之后,笔者发现鉴赏团的4名成员对所有的歌曲都点亮了红心,台下的观众有些表情是重复的,因此节目组在制作中应注意节目的真实性,使节目绽放更亮丽的光彩。
(二)屏内互动性较弱
虽然节目使用了各种大小屏相结合的新科技方式增强互动,但节目的屏内互动还是明显较少。虽然主持人撒贝宁在主持时极力想要創造一个互动性极强的环境,但是节目互动性还是差强人意。而且《经典咏流传》的鉴赏团成员之间的沟通较少,使节目呈现出一种互动性较弱的效果,和其他综艺节目比起来,与受众的贴近性也稍有欠缺。[4]
(三)部分环节形式化
在节目部分编排上,《经典咏流传》的节目设计较为形式化,例如鉴赏团点亮红心的环节和现场观众点亮红心的环节,对每首歌曲,鉴赏团的每个老师都会点亮红心,只是时间有差别,在后方的显示屏上,现场观众点亮红心的状态也是不停动态播放,这些画面重复出现,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如何使这些形式化的环节变得更具意义、不再单一,是节目应该注意的问题。
四、结语
《经典咏流传》的出现响应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继承与创新发展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走向了一条注重经典文化时代化、时尚化、国际化表达的道路,是我国主流电视媒体发展的榜样和标杆。如今,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正在前所未有地散发着它的魅力,也为我们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不断提供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雪娇.《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叩响心扉[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04-04(005).
[2] 任晶晶.《经典咏流传》让经典流行起来[N].文艺报,2018-02-28(004).
[3] 高婧璇.文化节目2.0时代趋势下央视对经典文化的艺术传承与创新——以《经典咏流传》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9(02):233+241.
[4] 刘颖余.从《经典咏流传》热播看传统文化的魅力[N].工人日报,2018-03-19(003).
作者简介:孙夕梦(1995—),女,河北石家庄人,艺术硕士研究生(广播电视领域)在读,研究方向:播音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