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粤港澳大湾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竞争力协调发展,加强粤港澳的联系,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学习。在加强粤港澳三地交流与联系过程中融入国家战略,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对外和区内交流与合作水平,增强文化认同感,提高教育水平,培养一大批具备国际水平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高职教育;区域竞争力;协调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项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目的是建成世界级城市群,打造世界科技创新中心。这一战略的实施,离不开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支撑。
一、粤港澳大湾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竞争力发展现状
一是粤港澳大湾区高职教育现状分析。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职教育得到极大的提升,且越来越看重高职教育在社会产业结构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在这种良好趋势下,高职教育将会得到更大幅度的完善,与教育体系建设产生良性互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第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相对于湾区发展还有不太合理之处。粤港澳大湾区共100多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相似度高,除了学校早期建立的特色专业外,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后期逐渐形成类似的专业系统。有很大一部分院校都设置了与金融、医药健康、制造和电子信息等行业有关的专业,并将其作为主干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这种现象导致特色优势专业变得不再具有优势。大多数的高校都呈现出跟风的趋势,当社会上某一行业比较火热的时候,基本上所有的高校都会跟着设置相应专业,不管自己在这方面师资力量够不够强大,有没有开展此专业的硬件条件。仅有少部分院校专业设置情况比较单一,自建校以来始终坚持自己的特色专业,专业设置单一,特色性强。第二,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在学历构成方面存在明显不合理现象。在高职院校里,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专任教师的仅占1.37%,数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高职教育一般与当地生产结构相适应,其特点之一是区域性,致使各地区的高职教育融入了地方特色,为了发展区域经济,推进区域高职教育建设,需要加强对院校的系统性管理,为了解决当前权利分散的局面,设置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是很有必要的。
二是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竞争力现状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相应的人才需求也发生变化,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粤港澳大湾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竞争力之间资源分配/产业布局/均衡发展/规模效益等方面存在不相匹配等问题。截至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共有70多所高职院校,粤港澳大湾区对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整体综合实力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但依旧存在各地级市在多方面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三是粤港澳大湾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竞争力发展现状。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资源分配与经济资源分配是不均衡性,区域教育资源分配与各区域经济资源分配相适应,在相对发达的地级市高职院校的数量相对较多。缩小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差距,需要提高教育与经济的适应程度,引导两者的正向促进作用。基于DEA分析法分析决定影响高职院校的投入与产出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进行DEA分析,其得到的结果反映了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粤港澳大湾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竞争力相关性分析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高职教育作为一种应用型高职教育,为区域竞争力的提高培养了大批人才,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竞争力的对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教育与区域竞争力的互动机制。区域竞争力服务推动高职教育人才经济高职教育与区域竞争力互动机制
一是高职教育服务于区域竞争力。高职教育在促进区域竞争力的提高,提升劳动者素质和质量,促进就业与再就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高职教育的特质,使得它可依据产业结构的需要而开设相应的专业及课程,设计教学结构,针对社会需要培养适用型人才,以便及時解决生产力迅猛发展而专业人才却供给不足或者专业技能不匹配的矛盾,从而使高职教育从整体层次上推动区域进步。
二是区域竞争力推动高职教育发展。区域竞争力在物质方面给予高职教育坚实的支持,且区域竞争力的发展需求刺激并推动高职教育的进步。产业结构和经济模式的巨大变革所引起的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为高职教育的变革提供了机遇,同样也引领高职教育的前进。在社会生产中,高职教育应发挥与区域竞争力直接对接的功能,相应的,区域竞争力中的产业结构变化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主要依据。
三是构建高职教育与区域竞争力的互动机制图谱。再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了高职教育的教育经费投入与粤港澳大湾区GDP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又使用SPSS软件对代表高职教育与区域竞争力的几个因素之间进行相关性检验,经分析得出这几个代表性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从多个角度验证粤港澳大湾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竞争力之间是正相关的,高职教育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促进作用。
三、高职教育与粤港澳区域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一是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影响。高职教育充分发挥着其教学育人功能,通过培养大量的社会适岗专业人才来提升区域的整体素质。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科学研究人才、管理人才,甚至于培养出高职教育所需的各级各类专业教师,充实区域各行各业所需人才,提升区域劳动者素质的同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高教园区的高职教育资源和人才也为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和更的技术创新成果,有利于进一步加快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高职教育的科研贡献力来看,高职教育的科学研究基地为区域科学技术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高校里从事科研教学和科研工作者是高校主要科研创新者,高校里的学生也成为巨大的科研潜力。高职教育的多层次、多学科、多对象的培养方式,为区域各行各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 二是区域产业结构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构成了区域生产力的主要因子,密切影响着区域产业的形成、区域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分工的细化。产业形成、生产力提升、社会分工共同促进了区域的竞争力提升,由此来看,区域产业发展可直接促进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区域经竞争力的提升需要优化区域的产业结构”[1],同时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将深刻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与区域发展是互为影响的。区域发展水平同样影响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和杜大。区域可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所需要的环境、资金、人才、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便利,相反,如果区域没有高职教育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和人力资本,那么高职教育不可能在这个区域生存和发展下去。
三是高职教育与区域持续性发展的互动关系。高校的多学科性质可尝试与企业的科技创新对接起来,形成结合势力,将高校不同学科的人才组织起来共同研发,再结合企业中高效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培训和售后服务及信息反馈的一条龙机制。送样既实现了高校学生人才和教师人才的科研才能,形成高效的科学技术创新创造学术氛围,又实现了高校与产业部口的有效结合,加速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与应用,缩短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的进程,也可促进新科技和新思想的不断涌现,不断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是高职教育与区域发展互动效应分析。一是加速发展进程,实现双向共贏。高职教育与区域之间的互动效应显示,既要充分发挥区域对高职教育的基础支持作用,又要充分运用高职教育对区域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区域对高校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扶助,又可使高校可获得发展机会。另一方面,高校在为区域提供大量的人才支持、科研技术、科技成果中,充分发挥离等教育对区域的教育。二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増加人力资本储备。高职教育与区域发展的互动效应,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和区域发展。一方面,区域应加强对人才资源的重视,政府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支持高职教育的发展,提升高校辦学水平和发展规模,重视对高校人才的有效社会安排。另一方面,高职教育也可借助区域的力量,积极寻求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在培育社会人才的过程中利用多种方式。区域经济的发展和高职教育水平的提升都能増加人力资本的存量,区域的经济水平发展程度会吸引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本。
四、高职教育发展水平与区域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一要加大产业园区与高职院校合作力度,深化校企合作。企业还应发挥导向作用,促进企业与高职院校的有机结合。通过开展讲座论坛、开设创业大赛等模式吸引学生去企业观察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的形势,提前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不仅有助于学生尽快了解校园与社会的区别,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快速适应社会生活,还有助于企业自身借此机会吸引人才。加强校企合作能缩小校园与社会的差距,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无缝连接。
二要增加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投入,提高社会支持力度,增加多元化资金投入。政府增加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经费投入,使高职院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院校建设,引进更为先进的教研设备,增大图书藏量,扩建校舍面积。为在校生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其中加强图书馆建设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生活。建立在对离等教育与区域竞争力相互影响的基础之上,“高职教育在促进区域竞争力的过程中主要发挥的是其外溢性功能”[2],主要是在高职教育投入和发展规模的基础上増加高职教育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的产出来促进区域竞争力的提升。而高职教育自身的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及其投入机制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层面,是作用于区域发展的前提。高职教育还可为区域发展培养人才和提供科研技术。在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发展结构、投入机制方面分析基础上,更加侧重于对高职教育的外部关联性来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进行分析,离等教育的外部关联性主要通过高职教育的产出来产生影响,高职教育的产出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的产出和物力资本的产出方面,物为资本主要是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资本来实现。
三要创新粤港澳大湾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竞争力之间的持续适应性发展机制。结合区域发展特点,拓宽企业投入渠道。校企的互促联合是高校和企业互利共赢发展的模式,区域发展中加快建设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还应该完善技术市场和技术服务中介组织,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机制,加快区域高新科技的解化基地建设[3],充分释放高校和企业联合的科技生产力,实现产学研合作。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匹配度。粤港澳大湾区各地级市的发展状况是不一致的,各地级市的地理位置、矿产资源、经济发展水平都不相同,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实现各地级市的创新型发展。例如沿海区域的海洋资源丰富,所以沿海区域的高职院校中可以多设置关于海洋资源、航海等方面的专业,在校生可以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力度和深度,也可就近选择实习单位。粤港澳大湾区各地级市之间发展不平衡,要想实现创新型发展必须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策略,提升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的匹配度。
参考文献:
[1].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竞争力测度及空间布局研究,黄艳,中国高教研究,2020-03-20
[2].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策略探析,李保忠,高教探索,2020-03-15
[3].基于“互联网+教育”时代培养职院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杨旭,内蒙古教育
作者简介:汤玉华(1978.11-),湖北黄冈人,汉族,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高职教育与德育。
该文为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研究项目“粤港澳大湾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竞争力互动协调发展研究”(编号2020GXJK517)阶段成果。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