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花腔女高音演唱时在超高音内进行,快速的走句、大段的花腔乐段,极需演唱者有明亮的音色、强大的气息及共鸣来支撑。在如今的声乐学者中,极不缺乏音色明亮、条件优越的好嗓子,但大多听起来都过于单薄,其原因各异。因笔者对花腔作品十分感兴趣,也进行过较为系统的花腔演唱学习,因此,本人将结合自身实践,研究当今花腔学者在演唱时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在声乐教学中花腔学者演唱技巧的训练与提升的些许拙见。
一、花腔女高音在声乐演唱中存在的问题
1.花腔女高音的科学呼吸问题
呼吸是歌唱的首要前提,也是歌唱的必要准备。它在美声唱法中或不可缺,对于花腔女高音来说,呼吸也是至关重要的。人在歌唱状态下的呼吸与生活中的呼吸是截然不同的。花腔女高音在演唱时所需的呼吸方法为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这种呼吸方法要求在吸气时,不仅胸部得到扩张,气也要顺着胸部向下,充满腰部,这样我们在歌唱花腔作品中的华彩乐段时才有足够的气息来支撑。
花腔作品大多音域较高,常有大段的华彩乐段伴随,这对于歌者的要求往往较大,演唱时需要足够的气息来支撑,强大的气息则需要良好、科学的呼吸来提供。然而面对大段的华彩,花腔学者往往都会因为没有做好充足的吸气准备,气吸得太浅,没有做到上述所说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所要求的将气息灌满整个胸腔和腹部的状态,导致歌唱过程中出现漏气,或气不够的现象,甚至面对打断的华彩跳音就泄了气,通常乐句唱到三分之二气就没了,因此,乐句听起来零零散散,给听者一种不完整的感觉。
2.花腔女高音的共鸣问题
歌者在演唱时所应用到的共鸣腔体有:头腔、口咽腔和胸腔。因花腔女高音演唱时常在超高音内进行,并伴随快速的走句,大量的华彩乐段。因此,花腔学者在演唱时所用的头腔共鸣较多,口咽腔、胸腔所占的比例较少。
声乐是一个极其抽象的专业,任何一個共鸣位置及状态都需要歌者自己摸索、探寻。花腔女高音所必须的头腔共鸣正是大多歌者所困扰的。高声区的音通过声带的振动而发生,音越高,振动的频率越大,超高音只有通过声带的边缘震动,歌者寻找头部较小的空间来产生头腔共鸣,才能使唱出的音更加的明亮、动听。
而花腔学者往往因为找不到头腔共鸣的点、或是口咽腔、胸腔共鸣多了,导致头腔共鸣不够、不集中,因此出现超高音上不去或是音色不明亮等状况。这也就是声乐教师常说的“点小”,只有将“点”开的小了,高音才能明亮、通透,而现如今的花腔初学者正是缺少这一点的训练,在歌唱时,往往“点”开大了,高音也就因此不通透了。
二、声乐教学中技能技巧的训练与提升
1.花腔女高音的科学呼吸方法及纠正
花腔学者在演唱时应选择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来进行呼吸,这样的呼吸能够使气灌满整个胸腔,并下沉到丹田,使人体内的各个有助于歌唱的器官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演唱才能更加游刃有余。
在声乐教学中,通常声乐教师对学生的第一要求就是:放下呼吸。对于初学者来说,看似很难理解,但其实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便能做到。由于花腔作品存在大量的超高音以及大段的华彩乐段,这对于歌者来说有着很大的气息要求。歌者必须在放下呼吸的基础上才能拥有有良好的气息。
a花腔学者在面对大段的高音长句时,常会出现气息支撑不够整个句子的情况。此时,可以采用闻花香的方式来训练“缓吸缓呼”的状态。人体在闻花香时,需要静下心来,慢慢靠近花朵,缓缓地、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地将气呼出来。花腔学者可以私下在练习的时候采用这种“闻花香”的方法,将心平静下来,两臂自然下垂,用口、鼻吸气,使气慢慢从咽部进入肺部,同时两肋张开,横膈膜向外扩张,到达腹部,使气息充斥整个身体。在吐气时,也要注意不应一下吐完,要匀速、均匀的向外吐出。做到“忙中取气急不乱,停止待拍慢不断,好处大取气流流,拙则少入气换换”。切记训练时不可耸肩、提气,必须在身体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完成。
b花腔作品中大多伴随大段的跳音长难句的出现,花腔学者常常感觉“跳不起来”,或是跳音不明亮、不积极。此时,我们可以采用狗喘气的方法来训练呼吸,使气息更有弹性。狗喘气,顾名思义就是急促的呼吸。首先应当打开口腔,两肋迅速张开,完全利用口吸入气体,当人体吸入气后,利用横膈膜的张力,使之形成有节奏的弹动。练习强度可以从慢速开始,逐渐加快。
2.花腔女高音共鸣腔体的图例展示及分析
共鸣是指:“歌唱时气息振动声带发出声音,并突出一定泛音的共振现象。”每一件乐器都有它的共鸣音箱,因为有了共鸣音箱的支撑,才使得乐器发出的音更加浑厚、动听。而我们人体也有自己的共鸣腔体,在歌唱时,我们通过声带的震动发出声音,同时保持共鸣腔体的打开,在兴奋状态下,让声音产生共鸣,使声音听起来更加的圆润、浑厚。
正如图中所见,我们在歌唱时有高、中、低音区之分。低声区在花腔作品中存在较少,主要是依靠胸腔产生共鸣,在叹着气演唱的同时两肋向外扩张,使声音听起来更加浑厚、结实;中声区是歌唱共鸣的基础声区,主要依靠咽喉共鸣、口腔共鸣为主,演唱时须将舌根放平,找到呕吐的感觉产生共鸣;在花腔女高音作品中,高声区的旋律最为常见,这时头腔共鸣的比例加强。因为花腔作品音域较高,音区高的音从咽部发出后,靠声带的边缘震动来发声,因此它只有在固有频率高的头部较小空间才能形成共鸣。
花腔学者在进行共鸣练习时,可以采用哼鸣练习的方法。打开口腔,使舌头贴紧上口盖,用鼻发声,结合韵母音阶进行演唱,使学者找到气息和声音在头腔的支点,通过自身控制和调节呼吸、声音位置及头部、咽部共鸣,使学者找到声音的高位置,体会声音与各共鸣腔体产生共鸣的感觉,从而收获较好的共鸣。
除了哼鸣练习法,花腔学者还可以尝试“打哈欠”、“吸着唱”的状态来进行练习。人体在打哈欠时,整个身体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喉头下降,鼻腔打开,这是很好的歌唱状态。这时人体的咽管拉长,能使声音较容易的获得共鸣。在打哈欠的基础上演唱时,想象发出的声音和呼出的气都从口中往回送,好像声音贴合在咽壁上,始终保持在一个点上,可以使演唱者的喉部放松、下沉,使喉腔得到最大的打开和放松。
结语:本文通过以上对花腔女高音技能技巧的训练与提升的浅谈,在查阅资料与研究音频对比的过程中,深知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某些观点、训练方法阐述的未必到位,其中必定存在不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还需努力探索,深度挖掘,通过阅读和实践来充实自己!
参考文献:
[1]刘颖.《试论气息在花腔女高音演唱中的运用——以咏叹调《啊,满园鲜花凋零》为例》[D].武汉音乐学院,2010.
[2]蒲佩芳.《论十九世纪上半叶意大利花腔女高音的演唱研究——以三首咏叹调为例》[D].南昌大学,2017.
[3]杨婷婷.《“咽壁技巧”在花腔女高音中的运用》[D].西安音乐学院,2016年.
作者简介:周晨楠(1997.8.12-),性别:女,籍贯:江苏省南通市,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声乐演唱。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长沙 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