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析孺 于丽彦 赵乐瑶
摘要:股权质押融资所具备的方便、灵活等优势使得其成为了当下最热门的融资行为,企业通过开展股权质押,能有效突破融资困境。但同时,股权质押作为一种全新的融资渠道,实际行为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风险。例如企业大股东在采取股权质押融资行为后,若公司股票出现大幅度下跌,那么参与股权质押融资的大股东就会被质押股票价格逼近预警线,当质押股票被平仓时,就会大大降低出质股权股东控股权,导致旁落风险发生。
关键词:股权质押风险;公司股东;风险防范
前言
2013年,我国召开的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将参与股票质押业务的少数券商引到了前台,避免了这些少数券商再绕道信托和银行,目的是为了盘活账面资金。自此,股权质押业务成为了标准化金融工具,其有着融资速度快、操作简单以及融资成本低的优势,受到了广大融资者的喜爱,发展规模在近几年也得到了大大拓展。而在A股市場不断回调的背景下,很多上市企业采取的股权质押融资方式开始暴露出了一系列风险。例如2018年就有部分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遭到了平仓、爆仓等问题,严重的使上市公司控股权发生改变。虽然目前我国相关领域的学者针对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做了深入研究,部分学者提出股权质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公司治理问题,但更多的学者则认为股权质押引发的代理问题相对严峻,在各类学术性实证研究下,得出了股权质押对公司价值有着消极影响的结论。本文希望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乐视网的股权质押情况,通过具体的数据讨论公司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基础上,分析股权质押会给中小股东、质权人以及出质人带来的风险情况,进而促进其他企业和相关学者加强对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的重视与研究。
一、股权质押融资的风险
(一)估值风险
股权也是一种质押物,较大的股票价值波动特点使得其呈现出了一定的估值风险。股权价值变动又与公司经营情况和整个经济市场变化息息相关。因此,股权质押融资最大的风险就是市场风险。虽然证券交易市场已经公开了股票市价,股票交易价格与市场价格不同,市价需要根据股票质押前七个交易日平均股权进行估算,因此股票市值是衡量股票交易价格的重要指标,股价下跌影响着股票交易价格[1]。
(二)控制权转移风险
质押人对质押股权股东自身的偿还能力相对关注,当股价爆仓或触及警戒线时,若大股东无法及时偿还质押贷款,相关金融机构质权人就会按照协议出售或自留股票,这种情况下大股东的股票控制权就会发生一定转移,从而出现控制权转移风险。当质押股价下降到平仓线时,质押股票被平仓,则出质股票的大股东也会丧失被质押股票控制权,从而改变自身持股情况[2]。
二、乐视网公司股权质押情况分析
2011年,乐视网开始涉及股权职业业务,根据2018年企业发布公告可知:贾跃亭共持有企业股份达到10.0224亿股,占总股数的25.12%,其中进行质押的有8.7385亿股股份,占比为21.90%。乐视网自上市到今,大股东开展的股权质押数不少于34次,30多笔都是贾跃亭操作的。从股权类型上看,在30多笔股权质押业务中,16笔被质押股权是高管锁定股,12笔是限售流通股,3笔为无限售流通股。从融资目的上看,有20笔为个人融资,7笔无说明融资目的,3笔用于乐视控股和乐视生态融资,0笔可乐视网融资。笔者在查阅和分析乐视网公司34次的股权质押时,发现有很多比股权质押都没有质押公告,仅有解质公告。另外,在综合质押与解质时间链中,有无数次出现贾跃亭累计质押股数断层情况,由此可见乐视网股权质押信息披露问题严重。
三、乐视网股权质押主要风险问题
(一)出质人面临的风险
结合乐视网股权质押情况可知,贾跃亭贾跃芳姐弟两个均融资了自己所持有的高比例融资,质押比例达到了8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若资本市场发生较大变化,乐视网在受到严重冲击下股价就会大幅度下跌。一旦股价大大下跌,贾跃亭贾跃芳姐弟若无法及时补仓,则质权人就会选择抛售质押股票,使得市场投资者恐慌度上升,导致乐视网股价极速下跌。在80%以上的股权质押比例下,贾跃亭大股东控股地位将受到严重威胁,从而发生控制权转移风险。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股权质押融资,从质押中获取了相应的资金,用来开拓业务、提升企业价值。而可是忘累计股权质押比例均在50%以上,较高的质押比例就会引起投资者注意,再加上一些信息不对称问题,中小股东和投资者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对乐视网持消极态度,乐视网股价收到冲击,影响其健康发展。
(二)中小股东面临的风险市场风险
2013-2015年期间,贾跃亭贾跃芳频繁开展股权质押进行融资,两人资金需求量较大。这种行为就会给乐视网股价带来负面影响,市场投资者会出现担忧情况,严重的还会大量抛售该公司股票,从而导致股价异常波动,这给中小股东和公司价值带来了较大损失[3]。 另外,由于市场投资者无法获取乐视网内部资源,更不知道贾跃亭股权质押真正目的,再加上乐视网对贾跃亭股权质押公告信息不全面,信息不对策问题均加大了中小股东自身的风险。
四、股权质押风险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
(一)出质人的风险防范
1.制定有效的内控机制
我国上市公司要积极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均衡公司内部现金流权与控制权,重视中小股东的利益。在制定公司章程时,可以限定大股东质押股数,原则上不应超过其持有量50%,同时规定大股东质押股权达到一定比例时,必须将其作为重大事项并经过股东大会批准,大股东应回避表决,在经过批准后才允许实施股权质押。此外,公司要加强市值管理,采取先进的手段提高市值管理水平,保持股价稳步上升,从而降低被要求补仓风险。上市公司只有通过一定的市值管理手段,帮助股东顺利完成股权质押,才能避免因控股股东侵害公司利益损害公司价值风险和利益转移风险的发生[4]。
2.引入外部监督机制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股东利益,上市公司可积极引入外部监督机制。同时,强化中小股东公司重大事项决策权力,加强对控股股东的监督与约束,防止大股东股权质押侵占公司利益。例如,聘请专业人士详细分析公司经营管理情况和股价波动情况,防止大股东开展关联交易掏空公司,也有效保障了中小股东与质权人利益,使上市公司得以稳定发展。公司还可以聘请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加强监督公司股价和治理情况,并不定期发布监督公告,完善信息披露内容,为市场投资者提供全面信息,提升其投資信息。
(二)提高中小股东参与度
为了防范大股东道德风险,保障其他权益者和中小股东利益,可以提高中小股东参与度和知情权,从而加强控制股权质押道德风险。首先,上市公司应多给予中小股东投票权,在公司章程中增设相关利益保护条文。其次,在日常生产经营中,中小股东可以团结起来,并成立小组积极参与到公司治理过程中,使得中小股东具备股权质押、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等话语权。最后,大股东在实施大规模质押股权后,中小股东应要求大股东详细披露资金流向,了解项目实施情况,从而合理预估大股东股权质押可能产生的风险及价值,防止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发生[5]。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理论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股权质押市场现状,并以乐视网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股权质押情况及风险特征,最后从出质人、质权人和中小股东以及上市公司角度出发,提出了应对股权质押风险的有效策略。在撰写论文时,由于笔者个人能力有限,因此搜集整理的资料可能存在不全,应用不合理的问题,这使得文章研究的问题与策略也会存在不足之处,导致研究结果存在局限性。因此,笔者希望在未来研究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时,能继续参考精湛研究水平学者的相关资料,从而进一步完善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防范对策提出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方净植.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进展与风险[J]. 金融市场研究,2018(02):122-135.
[2]孙倩. 乐视网大股东股权质押案例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8.
[3]肖雯瑞. 华盛控股股权质押风险研究[D].深圳大学,2018.
[4]宫俊鹏. 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的动因、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5]李正. A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公告效应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6]迟明娜.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问题研究——基于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分析[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11):191-192.
[7]程飞,张庆君.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股票增持与股价波动[J]. 南方金融,2018(11):49-58.
[8]范亚楠.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风险探析[J]. 时代金融,2018(32):317-318.
[9]祝惠春. 从股权和债权入手设立专项基金——多地筹资化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J]. 商讯,2018(16):44-45.
[10]何斌,刘雯.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股权质押与股价崩盘风险[J]. 南方金融,2019(01):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