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楠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随堂实验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们更好更快地理解相关的知识点、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素养等等。但是,在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随堂实验对于物理教学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不知道如何去开展随堂实验,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很少甚至几乎不开展随堂实验。鉴于此,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高中物理教学出发,就高中物理随堂实验的实践进行简要阐述,希望能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物理;随堂实验
在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结合近几年来我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我认为随堂实验可以分为生活化随堂实验、分组随堂实验、设计性随堂实验。以此出发,下面笔者将进行详细阐述。
一、开展生活化随堂实验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我认为生活化随堂实验是最容易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的。因为实验的用具基本上来自于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们在生活化随堂实验中可以快速认识和了解相关的知识点。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去开展生活化随堂实验呢?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选取一些学生们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为实验的用具,带领学生们一起做实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们快速理解教材中的某些知识点。
例如: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当教师讲到“质量分布不均衡的物体重心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开展一个生活化随堂实验,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们快速理解这一知识点。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拿出自己的写字的笔,然后用食指托起自己的笔。教师:同学们,大家托起笔后发现了什么现象?学生们很快发现食指托起的部位不在笔的中间,而是偏向有笔帽的一侧。随后教师讲解:这是因为笔的质量不均衡,所以我们食指托起的部位,也就是重心才会偏向质量更大的部分,也就是有笔帽的一侧。随后,教师再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详细地讲解。
二、开展分组随堂实验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分组实验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很多教师认为分组实验因为每个学生、每个小组的实验进度不同,会导致所花费的教学时间过多。因此,他们不喜欢开展分组实验。而我认为,既然分组实验会花费大量的教学时间,那么教师何不如开展分组随堂实验呢?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学生们分为多个小组,然后教师边教学,边带领学生实验。避免以往教学中教师先讲解,学生再实验,导致花费大量教学时间的问题。
例如:例如: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以往的分组实验改为分组随堂实验。在课堂中,教师首先可以将学生们分为多个小组。然后,教师为每个小组发放实验用具――电磁打点计时器。随后,教师为学生们讲解其用法。比如:取一条长度合适的纸带,一段要与小车相连,另一段要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并压在复写纸之下。教师边讲解,边向学生们演示,让学生们边观看边试着按照教师的步骤操作。随后,在学生们完成这一步骤之后,教师再次讲解:。将小车另一端通过细线、绕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并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并用手按住小车。然后,依然让学生们根据教师的步骤操作,学生们完成之后,教师再接着讲解余下步骤……开展分组随堂实验,可以在教师完成教学的同时,学生们就已经学会了相关试验器具的使用方法,避免了教师先教学,学生后试验,花费大量教学时间的问题。
三、开展设计性随堂实验
设计性随堂实验可以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们更好更快地理解和学习相关的知识点。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问题,让学生们通过互相讨论进行猜想和假设,设计出实验的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最后使学生们通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例如:在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开展设计性随堂实验。比如: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问题:不同质量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是相同的?它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运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让学生们互相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实验方案。学生们经过讨论,提出的猜想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可以利用打点计时器进行实验探究。此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们使用打点计时器进行实验,让学生们制作表格,将实验的数据填入表格,求出加速度。此时,学生们已经能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最后,教师再针对这一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讲解之后再开展一个随堂小实验,让学生们两两分组,一名学生用笔或者是直尺,另一名学生接住直線下落的笔或直尺,测定人的反应时间。通过开展设计性随堂实验,充分体现了物理实验的探究性,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和提升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促进了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四、对于高中物理随堂实验实践的思考
前面我列举了三种随堂实验,在这三种随堂实验的过程中,我个人有了一些思考。首先是,在随堂实验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学生们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或者是教师教学中常见的事物作为实验用具,并以此开展随堂实验。其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于高中物理教学的各个方面,比如: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相关知识点;练习题讲解中可以适当利用它来辅助理解等等。其次,在随堂实验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性,明确学生才是随堂实验的主导者。在随堂实验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们自己动手实验为主,教师教学引导为辅,要尽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随堂实验中来。此外,教师还需要注重随堂实验的探究性。要让学生们在随堂实验中通过自己猜想、验证猜想、总结归纳,让学生们理解和认识相关的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最后,教师需要明白开展随堂实验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某些物理实验在课堂中没有开展的条件。教师仍然需要重视开展专门的实验课或者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们直观地认识整个实验过程,使学生们在没有随堂实验的课堂中也能更快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
参考文献
[1]马楠.高中物理随堂实验教学方法初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000(021):P.44-45.
[2]胡一华.试析随堂物理实验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J].农家参谋,2017,No.567(23):176.
[3]刘永源.中学物理“探究式随堂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10期):103-104.
[4]叶方润,虞尚斌.用随堂实验提高课堂效益的新尝试《高中物理随堂实验研究》课题组[J].教学仪器与实验,1999(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