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 宾 导 读
阅读普里莫·莱维所得
陈煜佳
没有人能够自称苦难的大师。
没有人能够从苦难中获得真理
并把它传授给他人。即使他
死在集中营,又从那里活了下来。
不存在向他的苦难取经这样的命题。
因为当恐惧统辖我们全身的神经,
当绝望疯狂地朝我们扫射,
我们发现,所有他活着时避开的危险,
在他死后,都会为我们卷土重来。
世宾:一再出现的苦难
陈煜佳是近年广东潮汕地区出现的优秀青年诗人,他低调而不为人所知,但在他身上,那种坚定探索诗歌的精神和对于时代诗性的追寻意志,却没有多少人能及的。他的诗歌精神延伸到宽阔历史深处,深切地体验到人类生存的荒谬和无处不在的苦难,但他时刻又保持着警醒和一种理性的不屈光芒。
“我们并没有在苦难中获得真理,我们的苦难一再出现。”这是我在阅读完它时,在认识上与这首诗呼应的精神觉悟,或者说这首诗提示这样一种充满悲悯的世界观。普里莫·莱维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和见证者,也是意大利二战之后涌现的作家,他用手中的笔,以冷静、理性的笔调记录了他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悲惨生活和二十世纪人类历史的荒谬。
在《阅读普里莫·莱维所得》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类似于策兰早期诗歌《雪》那样的在人类遭遇中感受到的疼痛和作为人的精神的坚韧。语言是经验和思想的结晶,“没有人能够自称苦难的大师。/没有人能够从苦难中获得真理/并把它传授给他人”,在这样的诗句中,在陈煜佳所使用的词语里,它们所形成的张力和传递给我们的精神战栗激活了我们对那种饱含着苦难又不屈不挠的语言的感受。在其中,我们能感受到人类历史生存中一再出现的苦难,也能从理性、从容中获得力量。这首诗十分简短,从整体的经验到个人的经验,然后又在升华中回到人类的经验,克制而从容。
在当下推荐这样的诗歌,是基于大量充斥在媒体上的对于现代的生存经验无视、热衷于天人合一、岁月静好的乡愿之作的现实。这样的诗歌,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把我们召唤到一个崭新的、富有尊严的高度。
西 渡 导 读
助产士: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田雪封
促使阿尔志跋绥夫
举枪自杀的念头
也促使他提笔写作—
诗,如医生对待病人,
竭尽所能使垂死的此刻活过来。
而圣瓦伦丁节过后,
特里斯坦奋力射进绮瑟
子宫深处的一枝玫瑰,日渐枯萎—
这一次,接生过两千美国婴儿的
妇科医生手中,是
收缩成一只刺猬的世界。
西渡:诗人为世界接生
在田雪封的一组诗中,促使我把这一首单独挑出来的原因是它的语调。这一语调既不张扬,也不过分自抑,有一种神定气闲的风度。实际上,在我明白这首诗在说什么之前,这个语调已经告诉了我一些东西。也因为这个语调,这些东西在理智之前赢得了我的信任。
这首诗写到的美国诗人威廉斯是医学博士,终生是一个称职的全科及小儿科医生,直到68岁退休放下听诊器。写诗是威廉斯的业余爱好—像许多诗人一样。这首诗思考威廉斯的职业和他的诗人身份的关系。但是诗却从另一位俄国作家阿尔志跋绥夫写起。阿尔志跋绥夫16岁时开枪自杀,重伤而未死,即把自杀前后的感受写成他的第一篇小说。后来,自杀事件和自杀者在阿的小说中反复出现,写作对于他成为“关于死亡及其注定的不可避免性的悲哀思索”。这些复杂的事实浓缩成了诗人笔下的三行诗:“促使阿尔志跋绥夫/举枪自杀的念头/也促使他提笔写作”,处理手法干净利索。诗人引证阿尔志跋绥夫的例子,意在说明写作是一件关乎生死的事。但顯然,诗人的天平偏向“生”的一方,所以他接下去说:“诗,如医生对待病人,/竭尽所能使垂死的此刻活过来。”这里已暗示了威廉斯的诗人身份。下面三行,依然没有直接提到威廉斯,但“子宫”的意象显然指向他的助产士身份:“而圣瓦伦丁节过后,/特里斯坦奋力射进绮瑟/子宫深处的一枝玫瑰,日渐枯萎”。子宫深处日渐枯萎的玫瑰暗示了生命的危机。这一危机期待医生的出现,而医生也适逢其时地出现了:“这一次,接生过两千美国婴儿的/妇科医生手中,是/收缩成一只刺猬的世界。”世界收缩成一只刺猬,笨拙、胆怯、无助,就像那朵子宫深处枯萎的玫瑰。它需要重新诞生。这时候,诗人作为助产士站在了它的身边,成为它的专业的援助者。
由于对美国诗歌所起的重要形塑作用,威廉斯也被人称为美国诗歌的助产士。他是一个从事实际工作,靠手、眼、听诊器和世界发生关系的人。他把美国诗歌引向了一条平实、亲切、贴近日常生活的路子,与耽于头脑的艾略特的玄学诗风分庭抗礼。田雪封在这首诗中对威廉斯的敬意,恐怕也与他对威廉斯诗风的认同有关。在这首诗的语调中,我似乎听到了威廉斯的诗歌之路正在一位中国诗人的笔下延伸。
赵 思 运 导 读
蝴蝶的梦
我是圆的
想飞上枝头
成为一朵鲜花
一石激起千层浪
虚无的梦
激起了我的狼子野心
我又听到我
骨骼断裂的声音
赵思运:庄周化蝶仍一梦
我是圆的出版过好几本诗集,我也读过不少,这首小诗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他化用了庄周化蝶的典故,但是蕴藉繁复,引起读者很多诗意想象与自我反思。在一般人看来,庄周化蝶意味着泯灭了自我与自然的界限,从而臻于物我相忘的自由境界。我是圆的写的这首诗,恰恰是臻于自由境界的艰难或虚无。
蝴蝶“想飞上枝头/成为一朵鲜花”,两种美好的自然事物之间的自由交换,是一种艰难;“我”幻化为一只蝴蝶,是第二重艰难。对于自由的渴望是人之常情,而付出行动,付出艰辛是另外一回事。我们常常说“破茧成蝶”,而这一过程是脱胎换骨的艰苦卓绝的过程。我们的真切悲剧恰恰是知晓了“自由”的方向,却缺乏果敢而悲壮的行动;或者是面对“自由”而产生了一种“恐惧”,甚至自我压抑、自我约束,最终失去了追求自由的力量。“我又听到我/骨骼断裂的声音”,这个句子具有双关性,一是指破茧成蝶的脱胎换骨的剧变过程,二是指自我压抑导致的灵魂破碎的逼仄空间。追求自由的冲动与这种冲动被扼杀之间的矛盾冲突,有时就构成了我们一生的悲剧。
我是圆的有不少小诗写得精粹有力,有想象空间。但是他习惯性的“题记”或“前序”有时又会破坏这种想象性。本来这首诗有一个题记“用梦取代梦,但这个梦仍然是梦”我帮他删掉了。
吴 投 文 导 读
梦境
张 智
昨晚
在回家的路上
我发现一只小羊
跪在
一个烤羊肉串的
烧烤摊旁
看着
正在炭火上
吱吱作响的那些肉串
那只小羊
止不住的眼泪
吧嗒吧嗒直往下掉:
“妈妈,妈妈,
他们,他们,把你烤了……”
小羊正低泣着
旁边
突然跑过来
一只小老鼠
瞪了小羊一眼:
“哭,哭,哭,
你哭啥子嘛!
那是我妈 ……”
吴投文:从场景和事实中溢出的诗意
一个梦在张智的笔下似乎具有不确定的性质,或者说似真似幻,既是梦境的写实,又是诗人有感于现实的致幻。诗中的荒诞情景固然在现实中不会发生,却也有现实情景的投射。一只小羊跪在烧烤摊旁,看着正在炭火上吱吱作响的那些肉串,止不住地流泪,喊着“妈妈,妈妈……”,这个场景是悲切的,也只能是在诗人的梦中出现的。接下来的场景是一个出人意料的突转,一只小老鼠突然跑过来说,“哭,哭,哭,/你哭啥子嘛!/那是我妈 ……”,不禁让人哑然失笑,化悲为喜,其实却包含着更深的悲剧。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不管是羊还是老鼠,都是大自然中的一员,都有生存的权利,却被人类虐杀,以满足口福之欲,但由此带来的后果也是严重的。尽管不宜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解读张智的这首诗,但诗中的梦境隐约具有预言的性质。2020年肆虐人类社会的新冠疫情尚未完全结束,回头来看张智的这首诗,当有别样的感慨。
《梦境》是一首口语诗,写得自在而凝练,有口语的简洁而去冗余,有口语的鲜活而去庞杂。诗中的场景是经过精心择取的,有细节如在眼前,有情节突转自如。围绕烧烤摊旁一只小羊和一只小老鼠的对话呈现出一个生活的悲喜剧,却又不是一个寓言的片段;直陈其事而排除刻意的隐喻和象征,却有从场景和事实中溢出的诗意;有适度的夸张和戏谑,却流露出不动声色的悲悯。口语诗的难度是保留口语而求高度的简洁,一字一句都要落实到诗意的营构上;是截取生活中的场景而聚焦在诗意的酝酿上,从细节和場景的呈现中溢出诗意;是化用故事或情节模式而适可而止,从故事或情节中自然地带出诗意。口语诗写作讲究“目击成诗”(张执浩语),讲究“事实的诗意”(伊沙语),追求写作的现场直感,注重口语语感的内在诗性,特别看重点石成金、寸铁杀人的阅读效果。张智的口语诗写作显得比较克制,也写得非常用心,他对口语的溶解往往是经过精心过滤的,丝毫不显得拖沓。对口语诗中泛滥的语言泡沫,他始终保持有意识的警惕。这是他作为一位诗人的自觉,也是《梦境》的成功所在。
徐 敬 亚 导 读
打电话给父亲
冯青春
打电话给父亲
他讲他正在油菜湾打路
电话里传来振动棒的嗡嗡声
啥子事。他大声问
我突然感觉他是一台重型机器
而这边太单薄了
虽然此时我也系着围裙
面前摆放着小山一样的鞋子
但还是不够
慌急中我抄起锤子
在桌子上使劲地敲了两下
这才也大声地说了我的事情
徐敬亚:它覆盖了多少陈辞滥调哇
这是一件丁点小事。
儿子与父亲通话,准确地说是通电话前的现场报道、现场直播,或者说是现场心理直播。冯青春如何把这丁点小事写得出心惊肉跳呢—他立刻进入了战争!他把电话两端的通话人写成了两军对垒—父亲那边是嗡嗡大叫的混凝土振动棒,儿子这边是一堆待修的破烂鞋子。父之国家大工地气势显然压倒了儿之个体修鞋铺。诗人只用三五行,人们眼前便出现了一幅大军压境的逼迫画面。于是“我抄起锤子/在桌子上使劲地敲了两下”,这一奇怪举止横空出世。在外人看来,“慌急中”的、毫无道理的一锤,突然成了定海神针。瞬间,对垒两军扯平了。
这是人类最小的、最微妙的、两军两国对等的外交般的感觉,也属于即使通话人作为儿子也具有的、最神圣的自尊自爱—冯青春好像一点也没费劲儿,就写出了两只公鸡抖起羽毛,即将跳跃而起引发一场决战,而后忽然……偃旗息鼓的全过程。
丁点儿的小事、丁点儿的小感觉、丁点儿小的诗意!三丁。三小。
最小的诗意,也是诗意呀。再大的题材没有诗意,也没有诗意呀。王小妮写过《喝点什么》就是这种转瞬即逝的小感觉。
有人注意到最后一句中的“这才也……”了么?这可是三个极富韵律的汉字,这也是冯青春惯用的语感伎俩,暗含着一种陕秦古曲的节奏与洋洋自若的中国式表情—在正式通话前,用“这才也”结束父子之战,作为一个了不起的停顿,方足以“大声地”喝断“我手执钢鞭将你打”的父亲。
我跟很多朋友说起这首“最小的诗意”之诗。它几乎用了最小的理由、以最小规模的诗意方式进入了中国现代诗“新经典”的行列。它覆盖了多少陈辞滥调哇。
周 瑟 瑟 导 读
我经常做重复的梦
梁 平
我有一个梦,
在不确定的时间里,
重复出现。
我无法记住它出现的次数,
记得住情节、场景和结局。
这个梦是一次杀戮,
涉及掩盖、追踪、反追踪,
和亡命天涯。
我对此耿耿于怀,
这与我日常的慈祥相悖,
与我周边的云淡风轻,
构成两个世界。
我怀疑梦里的另一个我,
才是真实的我。
我与刀光剑影斗智斗勇,
都有柳暗花明的胜算,
甄别、斡旋、侦察和反侦察,
从来没有失控。
而我只是在梦醒之后,
发现梦里那些相同的布局,
完全是子虚乌有。
周瑟瑟:诗能够解决的问题就交给诗
梦是诗最基本的形态,梦只在你睡着了的时候光顾,我从来没听说过醒着时可以做梦,我见过马站着睡觉,可以肯定马也会做梦,马在梦里一定奔跑,因为奔跑是马的本性。那么诗人做梦是什么情况呢?诗人做梦等于写诗,诗人在梦里解决了诗的表达问题。诗是自觉的语言,是在梦里说出的真话。梁平是一个梦中的诗人,他躺着做梦还是坐着做梦,甚至站着或倒立着做梦,都是可以的。梦是流动的液体,在梁平这里或许是酒液,在酒里做梦,把梦做成了诗的形态,酒醒后沙沙沙赶快记录下来。
语言是一个诗人赖以生存的空气与水,一个诗人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诗人。语言有知识研究的语言,也有本能生活的语言,梁平选择的是本能生活的语言,不加知识研究的语言修饰,而是有策略地一句一句往外蹦,语言在他的诗里有弹跳力,像一块巨石被他粉碎,诗石直接撞击而来。梁平的诗很直接,以“我”为发力原点,不绕弯,以直线猛射过来。北岛、严力等诗人有这样的语言硬度,第三代诗后诗变得松软、柔性十足,磨掉了语言的尖角,隐藏起了语言的锋芒,同时主动减弱了诗的思想的重量。梁平削尖了语言的锋芒,但他一般针对“我”下手,他的目标是人隐藏起来的那一部分,他写的是解剖之诗。《我经常做重复的梦》是梁平的新作,从抒情转向理性解剖的新拐点,但其实多年来他把诗与人的对抗与和解当做主要写作任务。诗能够解决的问题就交给诗,这是他的选择。梦里与梦外“构成了两个世界”,他清晰地揭示了“相悖”的生活真相。梦是空的,“子虚乌有”就是诗。
敬 文 东 导 读
夜喷泉
黄婧怡
慢慢的,我习惯并固执享受于
骑着黄色单车穿过校园
这所学校有几条大道,
这样地敞开,好像天生
就要为人们的散步而来
每一天,每一条长椅上
都总会有一个静坐着的人,有时候是两个
而当我经过的时候,有时候竟也会想
那些牵手和夜跑的人,都天生如此吗
在这时候,我是运动的
人群经过我,就算再多的人,再多的谈笑
也不过是一瞬间,
但等我编织完这条路,
用肉身来成就段记忆
却要花很长很长,酝酿很多年,
夜色温柔,人文楼扇开两翼,
不规则的灯一盏,两盏,三盏,
报告蜻蜓队长,灯都开好了,
本科学秉持公平公正,要为那些辽远的未知
装养最光荣而充盈的美德
光荣在跌宕中升起,却并不让我们轻盈
恰恰相反,那些比不了的,推不走的,
一旦与无上碰撞,便见证着我们的失败
谁知道呢?握得住吗?
白天她从楼上看草坪,多么整齐
这里往往安静,待着越久,便越在心里
张大了一个“口”字
现在我也写起文章来
就好像是在问自己
在群星之中,哪一颗星会更闪亮?
登月的人,我们是看不到的
人们在夜色中郊游,偶尔交谈
目的是走出校园,在公交站告别。
人们往来,就看见了喷泉
不管是休闲的,偶然的,还是厌烦的
都是银色的香槟,夏夜女神。
但夜喷泉不言语,
水压这样操控她,不多也不少
它只是上升,任水花漫漫溢出
然后那些吉光,又回到她自己。
这就是她的自由,
可为那持续的喷射,短暂的战栗
我们仍觉得希冀,并向往之。
敬文东:观看与记忆的语法
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一书的开篇点明:“观看先于言语。”先观看,后表达,这不仅是生命的规律,也是文学的根源。对于诗人而言,观看的意义更为重大,不同于摄影般纯粹的“观看”,诗人的“观看”常常拥有解剖刀般的視线,在这种目光的审视下,方向会紊乱,秩序会瓦解,平衡会消失,焦点会涣散,常识会脱节,记忆会断裂……恰如胡戈·弗里德里希的洞见:“诗的观看是穿越有意打碎的现实向空洞的隐秘看去。”校园诗人黄婧怡的这首诗正向我们呈现出一种观看的语法:伴随着单车的速度,视线不急不缓地穿越校园的夜晚,经过“那些牵手和夜跑的人”,路过夜色温柔的教学楼,穿过群星与公交站,抵达不言不语、不多不少的夜喷泉,观看水花持续的喷射与短暂的颤栗—在夜晚的观看中定义,并在定义的瞬间获得片刻自由。诗人将观看的景象编织起来,将失真的掠影与漫无目的的偶遇重新排列,并“用肉身来成就段记忆”。全诗节奏徐缓、语言散漫,如女孩们漫步校园时的絮语闲谈。穿插诗行间的问句使全诗的情绪有所起伏,但不会过于激动。这是最适宜观看者的表达。在描摹观看的景象的同时,字里行间点缀着星星遐思,如夜色里不规则的灯光或稍显沉闷落寞的底色中漫溢的吉光,又或者是短暂颤栗后内心充盈的自由:“我们仍觉得希冀,并向往之。”
向 卫 国 导 读
一首诗的两种结局
雷平阳
我们一直在大海练习跳水
一万次,身体插入波涛之前
后脑勺都以毫厘之差
避开了致命的金属跳台
有可能发生的
死亡,没有发生
一个偶然的幸运事件在海边
疯狂复制。如果上帝
没有守在跳台上
你所看到的事实就不是真相
我们一直在大海练习跳水
一万次,身体落入波涛之前
后脑勺都在毫厘之间
磕上了致命的金属跳台
不可能发生的
死亡,悉数发生
一个偶然的悲剧事件在海边
疯狂复制。如果死神
没有守在跳台上
你所看到的事实就不是真相
向卫国:一首诗的命运取决于上帝还是死神
一个人“在大海练习跳水”,后脑勺会不会磕上“致命的金属跳台”?会,或者不会,都可视为一个“偶然”事件。
但如果跳了一万次呢?如果一万次都“避开了”呢?如果一万次都“磕上了”呢?是偶然还是必然?
前者作为“幸运事件”取决于是否有上帝;后者作为“悲剧事件”取决于是否有死神。也就是说,一万次都能避开,这显然是偶然的幸运事件,偶然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有上帝“守在跳台上”,但既然有上帝,偶然就不是偶然;同样,一万次都避不开,也是一个偶然的悲剧事件,此偶然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有死神“守在跳台上”,但既然有死神,偶然便也不是偶然了。因此,对于一个幸运事件而言,偶然是因为上帝,必然也是因为上帝;同样,对于悲剧事件而言,偶然和必然都是因为死神。那么,上帝和死神,谁去谁留?—这是一个偶然事件还是必然事件呢?
那么,一首诗的诞生或者死亡呢?
韩 庆 成 导 读
致废弃的小学校园
李林青
一座废弃的小学校园
像校园附近的稻田
当金黄的稻浪逝去
我看见六月深深的焦虑
荒寂的校园
翻飞着记忆的蝴蝶
破损的玻璃窗随风摆动
黑黑的窗口仿佛一只黑黑的眼睛
它在无声地关注
每一间教室的动静
关注孩子们手持煤油灯走向更深的黑夜
它甚至还关注稻田
关注啄食稻穗的麻雀
像孩子似的飞临校园
然后又忽然消失
韩庆成:“记忆的蝴蝶”
这首诗让我想起一个问题:你读书的小学校园还在吗?你“记忆的蝴蝶”还能找到曾经的花朵吗?我的小学是一所教会小学—利用教堂的房舍稍加改造而成,小镇的人们都叫它天主堂小学。与那些被拆毁的小学校园比,又很幸运,小学虽然不在了,校园却幸存—这座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建筑因落实宗教政策而恢复为教堂。每次回家乡,教堂便成为我必去之地。
李林青笔下的小学校园介于幸存和拆毁之间—废弃,这在当下农村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乡村小学、山村小学—那曾经美好而温馨的名字,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仿佛是“忽然消失”了。农村儿童从此再也不能就近入学,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仅交通一个方面,若干年来就经常见诸报端,引发关注。
很少有诗人触及这个题材,也很少有人像作者这样面对“一座废弃的小学校园”时,内心涌起的不是新校园拔地而起的自豪,而是深深的“焦虑”和隐隐的忧伤。标题中的一个“致”字,凸显了作者提笔写这个题材时怀有的庄重、敬重之心。通过收割后的田野、破损的玻璃、黑色的窗口等静态意象,和“飞临校园”的鸟雀、“手持煤油灯走向更深的黑夜”的孩子等动态意象,李林青从动静两面,以“实象”和“幻象”,多维度地表现了废弃校园的“荒寂”,与“记忆的蝴蝶”构成对比。
“黑黑的窗口仿佛一只黑黑的眼睛”,这是作者的眼睛,同学的眼睛,老师的眼睛,也是一只审视、质问的眼睛。本诗的更多未尽之言,都在這黑黑的眼睛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