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危重症患者限制性输血策略的临床效果

2020-09-10 03:53黄明珠黄江兵韩日成黄丽霞林剑平
康颐 2020年5期
关键词:危重症患者临床效果

黄明珠 黄江兵 韩日成 黄丽霞 林剑平

【摘要】目的:分析危重症患者限制性输血策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32例行红细胞输血的危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予开放输血方案,观察组给予限制性输血策略,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输注红细胞(4.18±0.93)U明显低于对照组(6.25±1.72)U,相对比,P<0.05(t=4.27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体现在观察组发生率均较低。结论:行输血治疗的危重症患者给予限制性数学测量,可使总输血量减少,使其不良反应减少,还可有效节约血源。

【关键词】危重症患者;限制性输血策略;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5-0-01

危重症患者出现贫血的机率较高,需给予输血治疗。过去采用开放性输血方式,在血红蛋白低于100g/L进行输血,过早输血多会出现不良反应,如影响血液循环,发生急性心力衰竭;输血量大会引起高钾血症、枸橼酸中毒;还会出现发热、出血等;有研究显示[1]采用限制输血策略可有效改善上述现象,还可有效节约血源,现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32例行红细胞输血的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32例行红细胞输血的危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男34例,女32例,年龄为19-82岁,平均年龄为(55.39±13.82)岁,APACHE II评分为5-32分,平均为(20.27±6.39)分,输红细胞前Hb值为(6.78±1.23)g/dL;观察组,男35例,女31例,年龄为20-84岁,平均年龄为(56.27±12.89)岁,APACHE II评分为6-35岁,平均为(21.83±6.32)分,输红细胞前Hb值为(6.79±1.27)g/dL,这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开始输注浓缩红细胞的标准为Hb在100g/L以下时,输注量为2-4U,输注速度为1-3ml/(kg.h);观察组,开始输注浓缩红细胞的标准为70g/L,输注量、速度同对照组。

1.3观察指标[2]

红细胞输注总量、输血相关并发症。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以%表示计数单位,以x2检验,以(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组平均输注红细胞(4.18±0.93)U明显低于对照组(6.25±1.72)U,相对比,P<0.05(t=4.273)。

2.2两组患者转归情况

由表1知,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体现在观察组发生率均较低。

3 讨论

对于危重症患者而言,血红蛋白值低于一定范围需输注浓缩红细胞;血红蛋白下降的原因有多种,如创伤性失血、手术失血、红细胞生成不足、红细胞破坏过度等。输血治疗可纠正红细胞减少所致的急性缺氧症,因其可供给具有带氧能力的红细胞,在临床上多采用开放输血策略。开放输血策略,其目的是使血红蛋白水平不低于100g/L,然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影响心肺循环,使心输出量减少;机体输注红细胞后其体内的蛋白质会发生异常现象,出现抗原抗体反应;另外,大量输注库存时间较长的红细胞,会发生低氧血症,因Hb载量功能下降,还会影响心肺功能[3]。

患者出现贫血时不能满足组织需氧量,有研究显示[4]:要满足组织需氧量,Hb水平维持在70-90g/L即可。限制性输血策略是指患者输血指标是Hb水平在70g/L以下。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平均输注红细胞(4.18±0.93)U明显低于对照组(6.25±1.72)U,相对比,P<0.05(t=4.273);尚丽娟发表文章称[5],限制性输血组平均输注红细胞(4.02±0.89)U名单低于开放性输血组(6.72±1.63)U,相对比,P<0.05(t=5.403),本次研究结果与之相符;由此可知,需输血治疗的危重患者给予限制性输血策略,其输血总量相对较少。近年来我国血库血源短缺,其献血者以当代大学生为主[5],在寒暑假血源更为紧张,给予限制性输血策略可节约血源。机体内输血量减少,使会有效减少并发症,使稳定血流动力学;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前者发热、低血压、低氧血症、肺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6.67%、21.21%、7.58%、3.03%。

值得注意的是,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异常及时处理;注意输血速度,告知患者、家属不可随意调整滴速;有基础疾病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者,要对输血量进行控制,每次不可输注过多,一旦出现不适,如胸闷等,可将滴速减慢,严重者暂停输注。

综上所述,危重症患者限制性输血策略有较好的疗效,可减少输血总量,降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参考文献:

[1]黄婷,龚晨辉,叶水文,余玲,周芬,饶美英.危重症患者限制性输血策略的临床效果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9(10):1480-1482+1497.

[2]陈佳,余泽波.临床输血策略进展[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8,20(01):100-106.

[3]蒋远萍,施婷,李文桃.自由输血与限制性输血策略对围术期与危重症患者病死率的Meta分析[J].重庆医学,2018,47(01):71-75.

[4]李红梅,王远杰. ICU住院患者临床输血调查[J]. 临床输血与 检验,2016,18(6):528.

[5]尚丽娟.限制性输血对ICU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6,29(1):126。

作者单位: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广东湛江  524000

猜你喜欢
危重症患者临床效果
老年危重症患者心衰发病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ICU危重症患者为防止肠内营养制剂错位输入静脉的防范措施及护理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腹内压监测对开放危重症患者胃肠内营养的影响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