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20-09-10 01:53查天娥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51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查天娥

摘要:当前,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也使得人们开始更加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讲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这就要求教师也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采取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向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用尽量少的时间与精力,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其数学素养,培养其综合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1-223

所谓的教学有效性,即为教师在课堂时间内通过合理地利用一些教学方法,有效地达到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并且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了能够充分顺應新课改的发展要求,积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也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展开探讨,仅供参考。

一、合理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创设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开思维的闸门,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如教学“0表示没有的意义”时,我有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启发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以极高的热情投入新知的探求过程。上课开始,用课件播放五颜六色的气球正在徐徐上升的情景;然后拿来气球和学生一起玩放飞气球的游戏:每次放飞一个,每放一次问学生手里还有几个气球,把手中的最后一个也放飞了,手中没有气球了,还能用前面所学的5以内数来表示吗?怎么办?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这样,通过安排农村儿童非常熟悉,非常喜爱的放飞气球的游戏,并在游戏过程中提出问题,从有与无的对比中,突出“一个也没有,用什么表示呢?”自然地将0表示没有的意义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增加了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而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二、活用数学教材,让教学资源更有效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教师要学会“跳出教材教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寻找贴近农村儿童生活实际,与儿童思维规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感受、新的发展。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挑选出难的、重要的或学生不易掌握的内容进行讲授。凡是学生自己能学的内容,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自己去探究,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如教材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安排为两课时,这样就把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割裂来来,不利于学生从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中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在教学时就把两课时改为一课时,把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作为长方形周长计算的特殊情况巧妙地安排在练习中,让学生灵活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来求正方形的周长,达到“教为了不教”的目的,这样重组教材后,教材更加突出以下两点:周长的意义;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重组以后的教学内容更能体现知识的连续性和交互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加深了对第一课时长方形周长的理解。可见,对教材内容的重组和整和可以大大缩短教学内容的教学时间,减轻了学生认知上的负担,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精心设计有效教学活动,提供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赋予学生以主体地位。”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参与中体验,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为学生灌输数学知识,然而却忽视了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但会导致教学效率较低,而且也会影响到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探究能力不高。所以,为了有效提升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带领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使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圆的周长》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上课以前先为学生布置作业,即要求学生准备一个圆形物体。然后将全部同学划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对圆形物体的直径及周长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再计算出二者间的比值。如此一来就能有效活跃课堂氛围,使得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地与其他组员进行实践与探讨。有的学生采用卷尺对圆的周长进行测量,有的同学采用绳子对圆的周长进行测量,有的学生将圆形物体放在直尺上进行滚动,最终获得周长,并且学生也采用相应的方法测量出直径的长度。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通过动手实践与小组讨论探索到新的知识,根据测量结果推导出圆的计算公式,而且此过程也有效地培养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他人协作的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等。

总之,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因此,教师要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加赋有实效性,才能焕发出新课程理念在常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使学生在有效的数学课堂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发展了素质。

参考文献

[1]黎奇主编.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张金凯.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0,(04).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