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欢欢
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是丰富多彩、富于变化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信息技术可以将一些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和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地学习。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主要运用口头表达和板书展示,教学内容长期用这种方式开展教学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将文字、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结合起来,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以《窦娥冤》为例。《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全剧共四折,写了弱小寡妇窦娥在遭受了无赖陷害、昏官毒打后,被污蔑为杀人凶手。临刑前,满腔悲愤的窦娥许下了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果然,窦娥的冤屈感动了天地,三桩誓愿一一实现。这出戏写了下层人民任人宰割、有苦无处诉的悲惨处境,控诉了贪官草菅人命的黑暗现实,生动地刻画出了窦娥的形象。这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的第一部元代戏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下载视频《窦娥冤》,并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看看窦娥是在什么情况下发下三桩誓愿的。他们观看了视频,会对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去了解该剧的剧情、人物形象,了解元曲的结构形式、角色划分、唱词、说白等相关知识。这时我会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思考:窦娥的三桩誓愿都实现了,这分明是超现实的情节,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最后得出结论:作者不甘心善良美好、正义合理的东西被无情糟蹋,他要使正义得到伸张、冤屈得到昭雪,因此在描述现实生活的同时,充分发挥想象,写了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等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情节,强烈地表现了窦娥至死不屈的精神,使作品具有了振奋人心的力量。
二、利用信息技术,开阔学生的视野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比较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教师借助黑板只能展现有限的内容,这往往会使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对此,笔者建议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把尽可能多的内容用幻灯片展示出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以《中国建筑的特征》为例。这是梁思成先生所写的关于中国建筑的特征的文章。阅读这篇文章,读者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文化、风格演变的过程。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学习与中国建筑有关的专有名词,如回廊、抱厦、厢房、耳房、过厅等。如果教师口头解释这些抽象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學起来比较吃力。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在幻灯片上展示相应的图片,并配上文字,如下所示:
回廊:曲折环绕的走廊。人们一般在门厅或大堂内设置回形走廊。它的作用在于创设一处相对独立的空间,游人沿着回廊漫步,便可以从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观赏这个空间内的建筑物和庭院的山石花木之景。
抱厦:清以前叫“龟头屋”,是指在原建筑的前面或后面建的小房子,由两个歇山顶(宋称九脊殿)丁字相交,插入部分叫抱厦。十字相交的部分叫十字脊。
总之,语文教师应当与时俱进,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力求将新理念、新技术融入到教学中去,做一个具有时代精神的语文教师。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学院附属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