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逢
《长亭送别》是元杂剧《西厢记》中戏剧冲突的焦点部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下面,笔者就详细谈谈。
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景物描写
“化工”,是指像自然造化创造的一样,无雕琢的痕迹。李贽认为《西厢记》为“化工”之作,其“本于自然,其工巧自不可思议”。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充满诗情画意,景随情至,情由景生。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景物描写,感受作品的“化工”之美。
《长亭送别》按情节分为四个部分:“赶赴长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长亭惜别”。教师可以将这四个部分中富有特色的曲词挑选出来,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景物描写,领略作者“化工写景”的高超技巧。以【端正好】和【脱布衫】为例。在“赶赴长亭”中,莺莺的离情就寄寓在途中的景色里。【端正好】一曲主要采用因景生情的手法,以凄凉的暮秋景象来引出莺莺的离愁别恨,如“碧云”“黄花”“西风”“归雁”“霜林”等,途中的景物都是莺莺传情寄恨的媒介。在“长亭饯别”中,崔莺莺所处的环境没有发生变化。【脱布衫】一曲也写了“西风”与“黄叶”,还写了“寒烟”“衰草”。夕阳西下,西风渐紧,“黄叶纷飞”,叶子落得又快又急,不是“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的温柔情状,而是肃杀的,一股冷嗖嗖的感觉不禁袭上身来。饯行之宴就在这样一个凄凉的场景中开始了。
文中的景物描写非常细腻,感情表达含蓄而优雅,情到深處,曲辞皆工,没有雕琢的痕迹。教师可以更换其中的词语,让学生感受曲词的精妙,提升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教师可以提问:“‘西风紧’中的‘紧’可否换为‘吹’或‘寒’?”学生通过思考就会发现:“西风紧”既写出了时令的特征,强调了环境的清寒,又暗示了时间流逝之快,好像连“秋风”都在催逼有情人快点分离,这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生动地贴合了崔莺莺当时的心境。教师还可以展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支曲子也是借助典型意象来渲染秋意、抒发情感的,不刻意雕琢,抒情自然。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提升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品味崔莺莺的语言
在《西厢记》中,崔莺莺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张生按老夫人的要求“上朝取应”,崔莺莺、红娘及老夫人到十里长亭为张生饯行。《长亭送别》中十九支曲词的主唱都是崔莺莺。这些曲词呈现出一幅凄美动人的别离图,展现了崔莺莺送别时的情绪,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崔莺莺的语言,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崔莺莺的唱词中有忧虑:“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有埋怨:“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有不安,“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这些忧虑、埋怨及不安都与莺莺单纯热烈的情感紧紧相连,闪耀着反礼教的思想光辉。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崔莺莺唱词中的“此恨谁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作品的主题。例如,教师可以提问:“莺莺担心张生‘停妻再娶’,可在【小梁州】和【脱布衫】中,我们可以看到张生在饯别宴席上同样无心酒食、愁绪萦怀,曲词中的张生对莺莺是一片深情,莺莺也是看在眼里的。既是如此,莺莺为什么会担心张生‘忘恩负义’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大都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了解作品的主题。对此,教师可以推荐他们阅读元稹的《莺莺传》,了解文学史上崔莺莺形象的发展与变化。通过阅读,学生明白了:在元稹创作的故事里,张生“始乱终弃”,却被时人赞为“善改过”。可见,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伦理观念中,莺莺一旦遭到遗弃,张生不仅不会遭到人们的谴责,还会被封建卫道士赞美和褒扬。莺莺追求的是自由的爱情,这是一场以自身幸福和名誉为代价的豪赌,她违抗母命,以柔弱的身躯对抗正统的伦理观念。所以,这句“此恨谁知”的分量是很重的。崔莺莺是一个不与时俗同流,活出了自我意识的女子,王实甫更是一位具有人文意识的“先锋”剧作家。因此,崔莺莺对正统伦理观的反抗才是戏剧冲突的焦点。
总之,《长亭送别》写景饱蘸诗情,景随情至,情由景生;人物语言富有特色,饱含真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物语言,带领学生走进崔莺莺的内心世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