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修权
【摘要】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积极培养,使学生自主对学科知识保持探究热情,实现教学知识的快速内化,提升学生的学习视野。化学课程是初中学生入门学习的阶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采取多元的策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拓展,提升知识的学习热情和效率,培养学生的长远学科素养发展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兴趣教学;策略分析
引言
初中教学阶段,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逐步对自然科学形成了浓烈、朴素的学习兴趣。教师作为知识的引导者,需要顺应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积极的培养和完善,促进学生顺利、愉快、乐观地度过初中化学知识学习阶段,为其学习兴趣的长期存在奠定基础。现代教学理念和技术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创新提供了多种可能,教师的教学思维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融合多种教学思想和成果,使化学课程教学更富趣味性,使学生稳步地度过初期化学知识学习阶段。
1教师坚持人本教学原则
1.1减少学生的焦虑情绪。初中化学是学生接触化学课程的起始阶段,学生在学习中有兴奋和焦虑的叠加情绪,既希望对新的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同时也心存一定的畏难情绪。教师在教学长期需要培养学生的乐观心态,指出初中化学和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学生在课堂中要发挥创意思维,将课内知识和现实问题进行联系思考,则不会出现较大的学习问题。以此使学生对课堂知识学习保持积极的探索热情。1
1.2培养学生大胆交流、探索的思维。在初中化学知识教学中,教师需要保持自然、轻松的教学态度,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问题作出积极的回应和解答。以此减少学生学习中潜藏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细心和自信。
1.3推荐给学生更多的化学知识科普书籍和资料。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可给学生提供多样的化学科普阅读资料,使学生的学习视野有效延展,激发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兴趣。例如《宇宙与人》电影,《简单化学实验合集》等。
1.4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对一些生活现象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保持参与意识。如火柴头为什么有一定的磁性,爆炸反应实质是一种什么现象等。
2对抽象知识的具象化解释
在初中数学知识在理解过程比较抽象,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实践经验都相对较少,对此教师需要对一些抽象知识进行具象化的解释,以此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细心。例如在教学化学反应方程式和质量守恒问题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析火柴在燃烧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火柴的质量会变轻。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火柴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鼓励学生展开小组合作讨论,分析火柴燃烧中出现的变化。学生通过分析很容易得出结论,火柴在燃烧中部分物质散逸到了空气中,以此促进学生对物质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理解,同时拓展学生的问题分析角度和视野,促进学生对化学反应的有益思考。
3对化学实验的生活化解释
在生物实验课程教学中,学生经常会有这样的提问,即工业生产中如何制定相关的材料,为什么不以实验的方式制备相关的材料。对此教师需要拓展实验原理的解释角度,促进学生对化学实验多角度理解。2例如在进行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问为何不将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抽离,而是通过其它方式生产氧气。对此教师可以解释,课堂中对高锰酸钾的燃烧只是实验演示过程。在工业生产中人们可以从空气中制备氧气,但其过程相对复杂,且需要考虑到成本因素。例如利用物理筛选和降温的方法,人们就可以获得纯净的氧气。如果需要更纯净的氧气,则可以通过电解水的方法获得。教师也可以借此向学生提问,以上物理获取和化学获取氧气的方法,那种更为普遍和流行,为什么?以此使学生对化学工业生产做到初步了解,切实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4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一些情境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例如在教学《燃烧及其利用》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中的灭火常识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因为电力故障该如何进行灭火,因为煤气问题该怎样灭火等,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形成更实际的认识。此外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创意问题,激发学生的辩证学习思维,例如纯天然气不会产生爆炸和燃烧,因为其缺乏必要的氧化剂。相对地在航天飞行中,宇航器必须自带氧化剂才能进行推进飞行。以此使学生对燃烧问题做到更多样的思考。
5结束语
初中化学教学知识相对简单,教师要避免给学生过度“加压”的思想,保持核心素养教学的基本理念。用生活经验和科学故事对化学知识和原理进行解释和说明,坚持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化学课程学习兴趣得到有效的培养,促进学生对基础化学知识的内化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钱秀英. 初中化学教学中激發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J]. 下一代, 2019, 000(006):1-1.
[2]李强. 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