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田
散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和唐诗、宋词同为一代之文学,又被称为“乐府”或“今乐府”,由宋词俗化而来,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而成的合乐歌词,是当时的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不少同学在鉴赏散曲时不注意仔细体会,没有掌握相关的鉴赏技巧。下面,笔者就介绍一下鉴赏散曲的几个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抓意象
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小令又叫“叶儿”,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基本特征。《天凈沙·秋思》是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此曲将多种景物排列在一起,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天涯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出现在一幅凄凉的画卷上,能让人感受到其中哀愁的情调。作品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哀愁之情。这首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列出多种景物,言简意丰,意蕴深远,王国维赞叹其“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作品内容如下: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悲秋,是人们面对秋景所产生的一种悲哀忧愁的情绪体验,由于秋景(特别是晚秋)多是冷落、萧瑟、凄清的,多与黄昏、残阳、落叶、枯枝相伴,成为万物衰亡的象征,故秋景一方面能给人以生理上的寒凉感,另一方面又能引发人们心中种种悲伤的情绪。所以,在品读的过程中,同学们要抓住其中的意象,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有人称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全曲有十个意象,通过仔细分析,大家可以发现前九个意象可以自然地分成三组。“枯藤”“老树”“昏鸦”为第一组,写作视角是由下及上的;“小桥”“流水”“人家”为第二组,写作视角是由近而远的;“古道”“西风”“瘦马”为第三组,写作视角是由远及近的。中间略有变化,插入了“西风”这一意象,变换了描写的角度,增加了作品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没有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一个意象为“夕阳”,是整幅画面的大背景,将前九个意象统摄起来,增添了悲凉色彩。作品中出现的意象既是游子在旅途中见到的景象,也是其内心情感的写照。全曲情景交融,景中有情,呈现出一种悲凉的意境。
二、品语言
传统的抒情文学如诗、词等都崇尚典雅,讲究语言的优雅工整、精炼细腻。散曲的语言虽也不乏典雅的一面,但从总体倾向上看,却是以俗为美的,能够使读者一下子就沉浸到浓郁的生活氛围之中。散曲的句法讲求完整连贯,往往会省略词句间的语法关系。因而,散曲的语言明显具有口语化、散文化的特点。所以,同学们在鉴赏元曲的过程中,要注意品味作品的语言。
《天净沙·秋思》全曲仅五句,二十八个字,语言十分凝练,但是意蕴深远、结构精巧,所以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是“万中无一”之作。其实,《天净沙·秋思》中的意象并不新奇。其中,“古道”最早出现在李白《忆秦娥·箫声咽》中的“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张炎的《壶中天·扬龄万里》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董解元的《西厢记》中有一曲《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天净沙·秋思》之中。那么,这首曲子到底妙在何处呢?我们可以发现该曲的语言非常精炼、简洁。作者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了一幅深秋远行图。在景物的选择上,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悲苦的情感,作者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展现游子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睛之笔揭示全曲的主题。在这首曲中,前三句共十八个字,全是由名词和形容词组成的,没有一个动词。各种景物互相叠加,任凭读者自己去想象。这首曲用字之简已达到了不能再减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在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总而言之,鉴赏散曲的技巧有很多,笔者只介绍了其中的两种。同学们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还是要多实践,多积累,多运用,找到更多、更适合自己的方法,打开通往文学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