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丹
【摘 要】随着其转型的迫切性不断加剧,从宏观层面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攀升已令政府杠杆率达到历史高位;从行业层面看,融资平台过度融资导致偿债缺口较大,流动性压力凸显;从政府层面看,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倒逼融资平台加速转型。在此背景下,研究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现状和转型路径,对指导商业银行明晰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展业策略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商业银行;应对措施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地区风险现状
与2018年相比,2019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下简称“融资平台”)总体风险有所收敛,显示监管政策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部分区域在2018-2020年间存量债务进入偿债高峰期,偿付缺口较2018年显著扩大,并且通过预警模型研究,各地区融资平台债务的风险分化有所加剧。
具体看:一是各省区市融资平台财务状况有明显改观,总体风险可控,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台存量债务本息偿还能力已较上年明显增强。二是受债务期限结构影响,部分省区市融资平台偿付缺口有所扩大,流动性压力有所加剧。部分地区平台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显著高于上年,债务期限结构有所恶化,进而加剧了流动性风险压力,债务平滑需求显著扩大。三是基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模型,部分地区在高到期偿债比率下,融资平台存在较为显著的债务违约风险。2018-2022年间全国各地融资平台陆续进入存量债务偿还高峰。在各地到期偿债比率千差万别的情况下,单纯的地区债务率或债务/GDP比例测算,已难以真实反映平台的债务违约风险。
二、商业银行参与地方融资平台业务的对策建议
商业银行应顺势而为、趋利避害,做到防风险和促发展并重,推动银政业务高质量发展。
(一)把握好业务发展的节奏与力度
一是深刻理解监管政策的导向和节奏。一方面,应按照中央要求,严格落实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相关要求,打好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平台市场化转型阶段并不会一蹴而就,转型过程中优质融资平台的资产业务仍将是市场稀缺资源。应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依法合规、积极稳妥推进存量债务整改;对现金流覆盖率持续改善的融资平台,应继续规范有序叙做新增,保障优质高效投放。中办、国办已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通知对隐性债务做出了进一步界定,为商业银行合法合规提供项目融资提供了遵循。同时,应对标主流同业,适时优化竞争策略和新增业务资产投放策略。
二是通过定量定性相结合,精细化制订银政类资产业务发展策略。目前,同一区域的融资平台无论是在投资管理、公司治理还是内部控制、偿债能力等方面,均与地方政府息息相关,这与一般工商企业子公司与集团母公司之间的关系非常相似。针对这一特点,可参照现有的工商企业“集团客户风险限额”管理模式,探索对同一区域融资平台实行“类集团客户”风险管理,通过测算出各区域“类集团客户”授信额度上限,来定量指导分支机构推进相关资产业务,从而实现对平台企业信用风险的集中控制和管理。
(二)扎实推进平台公司名单制管理
一是动态分析市场状况,加强地区风险分类管理。虽然今年以来地方融资平台财务状况有明显改观,总体风险可控;但受债务期限结构影响,部分省区市融资平台偿付缺口有所扩大,流动性压力有所加剧,需要通过借新还旧平滑债务。其中江苏、天津和云南偿付缺口最大。而且,在较高的到期偿债比例下,部分融资平台仍存在较为显著的债务违约风险,比如天津、甘肃、四川、贵州、广西、北京、重庆和江苏等地。随着偿债比率提高,违约概率上升最快。同时商业银行需要特别注意业务存续期管理,逐户分析业务集中度,合理优化存量银政类资产。
二是通过总、分、支联动,加强区域内融资平台名单制管理。融资平台在市场化转型中,由于不同的资源禀赋、行业区域等情况,预计将出现分化。在此过程中,优质融资平台未来将转型为“城市运营服务”的重要供应商,具有显著的规模体量和市场地位。商业银行可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筛选和锁定财务状况佳、主营业务明确、行政管理层级高、转型方案前景广的优质融资平台,纳入业务合作白名单。对于纳入名单内的客户,应在坚守风险底线的基础上,从服务客户的角度,积极稳妥地介入营销,培养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于未纳入名单内的客户,应该坚决予以退出。
(三)抓住融资平台转型的业务机遇
随着改革持续深入,各地融资平台正如火如荼地进入整合、重组、撤并、转型阶段,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性不断提升。在此期间,应该发挥商业银行全行公司业务优势,准确把握业务发展的新内涵和新机遇,顺势而为,提供专业金融服务,助力平台完成市场化转型。
一是在转型阶段的融资平台,要积极跟踪重组整合、资产盘活、资源引入阶段的金融诉求,探索形成《融资平台转型期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比如在重组整合阶段,可以为平台企业提供并购重组、债务重组、资产运作、股权转让、债券承销等专业服务。在资产盘活阶段,可以开展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运营期贷款等服务,增强资产流动性,提高资产经营效率;拓展核心企业供应链、政府交易场景链上的交易金融、现金管理等业务等。在资源引入阶段,可以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设立股权基金等方式,帮助企业进行转型。
二是对转型后的融资平台,应按照一般的生产经营性企业提供专业性金融服务,探索形成涉及旅游、养老、文化、教育、物流运输等行业的金融服务方案。比如,围绕旅游、教育等产业的资金收付需求,提供智能化的账户管理、支付结算、资金清分等服务;围绕城市环境治理产业在节能环保、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需求,创新拓展绿色金融、碳金融等服务;围绕文化产业拥有大量无形资产的特点,创新开展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艺术品质押等融资服务;围绕养老机构资金周转、改扩建所产生的资金需求,提供信贷融资、政府购买项下应收账款融资等服务;圍绕物流行业等核心企业,为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等。
【参考文献】
[1]地方政府如何融资 [M].田江南.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
[2]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研究(2017)[M].胡恒松、黄伟平、李毅.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