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提高玉米综合产量,科学使用促进相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药剂逐渐成为种植培养技术中的关键步骤,而如何科学运用该类药剂于玉米种植也日益成为重点钻研课题。本文重点探寻和论述玉米栽植中农作物生长调节药剂的应用形式,主要从光合反应、作物蛋白质含量、塑造株型、抵抗恶劣环境能力等角度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积极影响展开叙述,并强调在应用调节试剂的流程中应该关注的潜在问题。
关键词:玉米种植;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
引言:
长期以来,玉米作为我国基本经济农作物之一,对于推动农业进步具有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近阶段受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玉米种植比例降低,种植密度逐渐上升,而过高的种植密度导致田间出现通风不畅、低透光性以及玉米倒伏或秃尖的情况。为保障玉米单位产量,进而达到玉米种植产量理想目标,科学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种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是人为技术合成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是从微生物中提炼出的天然物质,都具备调整植物生长发育状态的功能。一定量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所含有机化合物含量较低时,会抑制植物内部激素对所需物质的生成作用,并削弱物质传递速度,从而影响内部废弃物的正常代谢,基于此可以得知试剂浓度在适宜范围可以促进、抑制或延缓玉米生长发育的状况。
一、相关生长调节剂在玉米栽植过程中的使用
(一)玉米作物生长调节剂对光合反应产生的影响
玉米成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和能量主要通过自身光合反应形成。生长调节剂针对相关农作物中的光合反应产生的影响,着重在于催化生成更多或者与外界接触面更大的叶片,使得玉米作物得到大量叶绿体支持生长,并提高推动光合反应发生的相关酶的活性,有助于增强农作物生长的紧凑性,确保相关植株处于合适生长环境和得到满足需求的光合产物,葡萄糖、淀粉等营养产物最终也都能向玉米果穗流动,从而改善玉米产物的综合质量水平。而在科学使用调节剂的情况下,还有助于催化玉米成熟期提前七天左右的时间,从而降低低温造成减产的可能性。在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过程中,王庆燕经课题探究得出其油菜素内酯的设计调整能够明显增多郑单958穗位叶中叶绿素总量,加快光合反应的效率,加快植株体内多种酶的催化作用。史磊还在三种时期分别喷施两种不一样类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探究其对不同玉米种类植株的光合作用产生的影响,而实验结果显示,对比不同时期喷施植株效果,要促使穗位的叶光合速率获得最大值,需辽单120与料单1211各自在12展叶与9展叶期间使用“吨田宝”。
(二)玉米作物生长调节剂对蛋白质形成带来的影响
由于玉米的赖氨酸含量少,可以借助奥帕克-2胚乳形状实行育种转换增多玉米中氨基酸含量。针对如借助植物生长调节剂扩大植株目标农作物中各种氨基酸所占比重,王兴国曾对此展开深入探讨并提出使用亚硝酸钠水溶液喷洒玉米植株的方法,且该方法对提高氨基酸含量具有积极作用。此外,最近几年羧甲基壳聚糖被我国作为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在各类作物上,从而增多相应低蛋白植物内蛋白质含量[1]。師素云等人经过研究发现玉米花丝或者果穗分别受羧甲基壳聚糖的处理,其种子内部蛋白质存储含量会分别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比如使用羧甲基壳聚糖于玉米果实处,谷丙转氨酶等酶的活性会得到极大的增强,而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则减弱,受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玉米种子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等物质的累积量会得到有效的提高;使用甲基壳聚糖于玉米未成熟发育阶段,可以增强谷氨酸脱氢酶以及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有利于催化种子中蛋白质的合成与积累,加快氮代谢速度,调整和优化玉米植株整体发育速度。
(三)玉米生长调节剂对农作物株型的塑造作用
刘纪麟指出株型作为一种综合形状对于类似玉米的农作物能否具备合适的叶片接触面和光合产率能够产生决定性影响,选择科学株型批量种植是确保玉米产量高和品质优的必要条件。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通过削减穗位高度和增强根基粗度来有效控制玉米株型、增强抗压能力和增大植株产量。曾红则通过研究得出使用烯效唑能够明显影响农作物株型结构,尤其是在8叶展、10叶展以及12叶展期使用药物直接观察到玉米植株高度、穗位高度等产生较大的变化,而且植株茎部也明显增粗,而且其中在10叶展期喷施烯效唑可以获取目标的群体产量[2]。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抵抗恶劣环境的能力产生的作用
针对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农作物综合能力的研究,主要在于寒冷、干旱、盐渍含量高等恶劣环境中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生长性质的影响方面与程度。董永华等人曾指出,对玉米植株叶片表面使用浓度大约10-5mol/L的6-BA溶剂能够加快玉米在水分压迫条件下的光合速率、提高叶绿体所占比重,细胞保护酶以及光合羧化酶的活性也可以得到强化,相反的,该溶剂还可以削弱气孔阻力与减少MDA成分,缓解活性氧受水分压迫环境下给植物膜造成的损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持膜的完整性,从而强化玉米植物的抗旱性[3]。
二、植物调节剂投入使用时需要关注的问题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投入花费少、效果显著、回收红利高的优势,但该产物的运用过程并不简单,容易出现其他问题,在应用时需加强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度。
(一)调节剂的应用成效和选育玉米的品种和栽培密度相关
当玉米种类存在差异,各个品种植株株型与种植密度必然具有一定区别。因此使用生长调节剂在正常种植密度和普通株型的种植条件下并没有额外价值,而将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于种植密度较高的条件则有利于促使植株株型矮化,并具有抗逆性,进而增加玉米总产量。
(二)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成效会受到相应浓度、成分、使用时期影响
为满足市场需求,当前已经投入众多种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于应用环境,调节剂的有效成分不同,则其最终形成效果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应用过程中,应当基于种植目的出发,择取能够满足种植需求和适应环境的品种。比如乙烯有助于加快玉米根系的生长,适宜浓度和喷施量可以降低玉米杆高度,提高田间的透气度和透光度,催化玉米成熟,但当乙烯调节剂的浓度超标,会过度抑制玉米茎秆的发育,最终导致单位产值减少。
三、结束语
将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于玉米生产过程中,有助于推动植株生长与发育,也为最终能够获得更高的玉米产量带来帮助。现在玉米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增强幼苗质量、优化品种株型、增强适应环境能力、提高总产值等方面都获得可观成效,但在应用过程中务必坚持科学适量原则,合理使用而减少额外损失。相关人员在接下来的工作进程中也应当进一步展开研究,使得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效果最优化,推动我国玉米生产的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军刚, 郭海斌, 孟庆乐,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中的应用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 2018, No.557(05):23-25.
[2]赵敏, 周淑新, 崔彦宏. 我国玉米生产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研究[J]. 玉米科学, 2006(01):127-131.
[3]张吉旺, 胡昌浩, 王空军,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上的初步应用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4(003):343-346.
作者简介:
唐希(1989—),性别:女,民族:藏,籍贯:四川理县,职称:助理农艺师,学历:本科,单位:马尔康市松岗镇人民政府,研究方向: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