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分析及反馈体系构建研究

2020-09-10 04:55蔡丁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数据分析高职教育大数据

蔡丁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许多高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数据分析和反馈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社会各界对心理问题依旧存在偏见、数据分析及反馈体系未形成有效联动、数据隐私保护意识不足等。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应正确认识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健康的心理教育环境;挖掘多样的数据来源和數据内容,真实反馈学生的心理状态;同时,联合社会各界,建立起及时的联动反馈机制,共同构建起科学的数据分析体系和反馈机制。

关键词:大数据;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分析;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8-0-02

大数据的发展为学校构建科学的数据分析体系和反馈机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但是,社会各界对心理问题仍存在一定的偏见,学校的心理教育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其独特的特点,由于社会对高职学校的刻板印象、社会转型带来的就业压力、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等诸多原因,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其独特之处,在大数据的背景之下,学校应该更有针对性地建立起数据分析体系和反馈机制,进行及时的干预,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分析及反馈体系的现状

(一)社会各界对心理问题依旧存在偏见

人的心理就和身体一样,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或风险,需要人们正确对待、及时干预、积极治疗。但是,人们对于心理问题依旧存在不少偏见,许多人甚至直接将其与“精神病人”画上等号。这就导致了高校在进行心理教育时往往敷衍了事,而学生遇到真正的问题时无人可说的局面。

(二)数据分析及反馈体系未形成有效联动

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等。因此,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种种表现都可作为分析其心理健康的数据。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所收集的学生心理健康数据来源基本只局限于学生自身,不够全面。同时,一旦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了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学校也应与家庭、社会机构共同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干预机制,而非仅仅劝说学生办理休学。

(三)数据隐私保护意识不足

心理健康是个人的隐私之一,学校虽然有责任对可能存在的危机进行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数据可以被透露给任何人。但现实情况却往往不是如此。一旦学校发现某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上至辅导员、校长,下至同学,都会知道这一情况。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分析及反馈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正确认识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健康的心理教育环境

诚然,大数据为学校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分析、构建学生心理健康反馈体系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但是,技术充其量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学校不应该认为只要有了技术就万事大吉。相反,如果学生不能意识到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无法提供正确且全面的信息,那么后续所有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反馈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另外,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操纵技术的个体无法正确认识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无法正确对待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就无法充分利用好大数据这一技术,甚至有可能泄漏学生的个人隐私,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第一,应该意识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普遍性在于,他们正在经历青春期,和就读其他学校的学生一样,都会面临升学、恋爱、原生家庭等一系列常见的问题。但是,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殊性在于,他们相比其他学校如本科、大专的学生,承担着更多来自社会的误解和就业的压力,人际关系也相对更为复杂,因此自卑、焦虑情绪在学生之间会更为常见。因此,院校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应该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更为科学的数据收集体系,而不是一味地套用固定化的量表,进行程式化的数据收集。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构建起数据分析和反馈体系。

第二,学校应该加强教职员工的隐私保护意识。学校不能以“关心”为借口,将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来的数据反馈给除了学生本人、校内心理机构工作人员以外的无关人士。在学生没有危机情况且已经成年的前提下,辅导员、任课教师、同学、舍友甚至家长都无权获知学生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只有学生知道自己的隐私得到了保护,学校才能收集到能够反馈学生真实心理状态的数据,学生也才会在自己面临问题时更加主动地向学校及其他专业机构寻求帮助。

(二)挖掘多样的数据来源和数据内容,真实反映学生的心理状态

大数据的意义在于“全面”而非“数量多”,想要更加真实地反馈学生的心理状态,就应该利用大数据,挖掘更多样化的数据来源,分析更多样化的数据内容,并且将各个渠道收集来的信息进行互证,彼此之间互相补充,排除不正确的信息,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心理状态。目前,能够反馈学生心理健康的数据通常仅仅来源于学生本身,但是这样的信息是不全面的,也有可能是不正确的。学生出于各种原因,或是担心社会上另类的目光,或是潜意识里不接受自己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可能不会主动前往学校的心理机构寻求帮助,即使是在心理普查时,也可能不会提供正确的信息。因此,院校应该主动利用大数据这一技术,寻求多样化的数据来源,尽量剔除因为人的主观意识导致的错误数据,尽量收集到正确且全面的信息。

第一,最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数据来源是学校入校时的心理测试,数据的内容则以各种测量量表为主。就高职院校而言,以下几个量表是较为适合的:症状自评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因为这些量表能够全面反馈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个性,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这一数据来源和数据内容的优势是,测试通常是强制性的,而且在移动端就能操作,学生可以在给定的时间范围内选择自己方便的时间接受测试;同时,通过量表能够收集到学生较为全面的信息,结构化的答案便于进行后续的数据分析。而这一数据来源和数据内容的劣势是,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一定选择的是能正确反馈自身情况的选项,正确性存疑;而且,结构化的答案很难反映出学生心理状态背后的原因。

第二,学生的出勤率、考试成绩等课堂表现信息和参与社团活动的频率等社交信息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潜在的问题时,他们的出勤率通常会降低,课堂表现会变差,考试成绩会随之下降,参加社交活动的频率也会降低。数据的內容通常没有现成的测量量表,需要学校自行设计。这一数据来源和数据内容的优势是,收集信息较为容易,由任课教师定期提供相应数据即可,而且出勤率和考试成绩等数据不受人的主观意识影响,正确性和客观性很高,结构化的答案也十分便于进行后续的数据分析。而这一数据来源和内容的问题是,这些数据与学生的心理状态不一定存在完全的正相关,还有许多情况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表现变差,也不是所有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都会出现上述现象;而且,自行设计量表的工作量较大,需要有较高的心理学和统计学理论知识作为支撑,耗时较长。

第三,家庭也是收集学生心理健康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学生在进入高职后,虽然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内,但是原生家庭的影响是十分长远且深刻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数据的内容通常没有现成的测量量表,需要学校自行设计,或采用家访等形式,收集非结构化的信息。这一数据来源和数据内容的优势是,能够提供一些学生的背景资料,作为其他数据的补充,并且能够预判出一些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比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孤儿等。而这一数据来源和数据内容的问题,学校无权强制学生家长提供此类信息,收集数据的难度较高,沟通成本较大;而且,自行设计量表的工作量较大,需要有较高的心理学和统计学理论知识作为支撑,耗时较长。

目前,学生心理健康的数据来源比较单一,各个数据来源主体仍未形成有效联动。为了利用好大数据,构建起科学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分析和反馈体系,学校应该积极与其他数据来源主体形成联动,使得各类数据之间能够互为证明、互为补充,才能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必要的干预。

(三)联合社会各界,构建起用户友好、自动化且联动的反馈机制

进行完数据分析之后,学校应该利用大数据建立起完备的反馈系统。由于操作人员多为学校心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并不具备过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因此在设计系统时,应尽量做到用户友好,将统计数据通过面板能够直观、清晰地呈现出来,而不是要求操作人员另行导出表格。这对于后续心理专业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设计心理教育活动是十分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应该由学校牵头,联合社会各界,构建起联动的反馈体系[2]。目前,家长、教师、学校的心理机构和社会的心理机构是四个重要反馈主体,但是在现实情况中,其往往各行其是,没有办法互相支持,效果通常达不到预期。当系统发现学生的心理状态已经到达临界点时,即已经出现了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的可能性,就应该同时通知这四方。家长作为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和成年学生最亲密的家庭成员,当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是第一个需要知情的人,对于采取何种措施、是否住院治疗,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辅导员作为学生目前所在地的教师,是能够第一时间介入的人员,对于危机干预有着关键的作用。而学校的心理机构和社会的心理机构作为专业方,如果可以通过系统预警及时介入,而不是等到危机发生后才介入,亦或是等待学生主动去寻求帮助,那么危机发生的频率也会大大降低。值得注意的是,学习需要严格管控系统的准入权限,避免侵犯学生个人隐私。如果学生出现的是并不严重的心理问题,不存在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的可能性,那么预警系统将不会发生作用,系统准入权限也不会对辅导员、家人等人员开放。

三、结语

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学生进行正常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必要前提,职业院校应该意识到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正确对待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并积极做好全体学生的危机干预。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更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技术,正确认识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健康的心理教育环境;挖掘多样的数据来源和数据内容,真实反馈学生的心理状态;同时,联合社会各界,建立起及时的联动反馈机制,共同构建起科学的数据分析体系和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1]安哲锋,张鹏.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分析及反馈体系构建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9):93-96.

[2]梁芹生,徐文明.大数据背景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研究[J].学园,2018(12):162-164.

(责任编辑:李凌峰)

猜你喜欢
数据分析高职教育大数据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浅析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