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改革中的经济措施及其现实意义

2020-09-10 00:23:42梅小龙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现实意义

摘要:张居正作为明代著名的理论家、政治家,在万历初年,推行了重要改革,涉及到经济、边防以及政治等众多方面,对于明后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对于万历年间明朝经济发展处于低迷局势,国库异常紧张的特殊社会背景下,张居正的经济改革措施,有效缓解了社会的阶级矛盾,保证了社会经济平稳发展。接下来,本文将针对张居正的经济改革举措进行简要分析,并阐述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张居正改革;经济措施;现实意义

引言:张居正改革属于封建社会发展后期中的一次重要改革,不仅涉及封建政治,还涉及经济发展等众多内容,其提出的经济改革措施,更是对明后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不仅有效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更促进封建社会经济得到平稳发展,有效巩固了明朝的统治。在改革内容中,涉及经济改革的提倡节约、整顿财政、清丈田地以及一条鞭法等重要举措,也为推进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张居正改革的基本概况

张居正改革发生于明朝统治期间各类社会矛盾严重激化的中后时期,当时所面临的社会形势有三大问题:

一是土地资源不平衡,大多土地都兼并于地主、官僚手中,且呈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由于田赋税收过重,部分大地主开始将官田分至于贫民名下,以逃避纳税义务,而平民本没有土地,生活困难,却要承受纳税的负担。这一不平衡的矛盾,对明朝的财政收入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随着皇庄、贵族等土地占用的不断扩大,由于其享有免除纳税的优待,致使国家收入骤减,无法维持稳定的收支平衡。田赋作为明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土地兼并问题的不断扩大,造成明代在中后期发展过程中财税逐渐枯竭,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真正的有产者免税,而贫农在没有田地的情况下,要承受较大的赋税义务,这些征收措施的不合理,造成了社会阶级矛盾的不断激化。在此基础上,明朝行政管理腐败现象日益严重,造成朝廷财政支出大幅度增加,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这是张居正改革推行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明朝官府财政状况空虚,存在严重的财政困难。同时,官员贪污以及浪费等现象严重,甚至出现卖官、加派赋税等严重激化社会矛盾的现象。长此以往,明朝在财政管理上发展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这也是张居正改革实施前的重要影响因素。三是明朝中后时期,对外面临着多国侵扰边境等情况,加之国内赋役问题,使得社会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各地开始接连发生农民起义。至此,明朝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为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阶级的矛盾问题,使农民有饭吃,政府有税收,有效解决明代经济发展中的危机,必须要立足明代发展的实际背景,开展有效的改革。

二、张居正的经济创举

(一)推崇节俭,压缩开支

国家的发展往往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放在历史的维度进行思考,张居正改革其重点内容则为财政方面的改革。财政管理和国家的管理具有直接性关系,只有实现财政集中、有效管理,才能保障国家、社会的平稳发展。因此,张居正改革在经济方面,主要采取的措施之一是推崇节俭,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坚决杜绝个人的非法所得。由于国家财政日渐空虚,而土地兼并是造成明朝社会国家财政匮乏,百姓民不聊生的重要原因。因此,有效整顿财政管理,需要尽可能压缩无效的开支。张居正以量入为出为原则,裁减冗余的政府机构,从而有效减少了明朝政府的财政支出。同时,通过在军事上精简机构,在生活中免除赐宴等措施,有效节省了明朝政府的财政开支,此外,加强驿站管理,减少驿站供用,有效减轻了百姓负担,还针对皇室以及贵族等日常生活进行有效控制,减少其奢侈、浪费等生活现象,有效减少了宫廷费用支出,从而使明朝的财用和实物能够实现相互平衡的状态。但此举措主要作为财政管理的补救措施,并未有效从根本上解决财政管理的问题。

(二)清丈田地,平衡赋税

张居正经济改革措施中最主要的措施之一,就是清丈田地。通过平均赋税,从而提升了明朝政府对赋税的有效控制。通过对田地的清丈,有效了解了明朝土地实际的使用情况,并以福建为试点,逐步推行田地清丈措施。在福建完成清丈任务后,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开展推行清丈措施,共计清出私藏土地300多万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明朝政府增加了众多的税收来源。同时,清丈措施也使赋税得以平衡,有效减轻了贫民的生活负担,对于緩和阶级矛盾具有重要的实践效果

(三)一条鞭法,增加收入

一条鞭法是以田地清丈作为基础,通过有效总结赋税改革的经验,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推行的赋役制度,对于促进明朝财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与以往的赋役制度相比,一条鞭法主要呈现三方面的不同,一是将土地征收的管理权力收回到政府手中,由政府作为主导者,雇人开展耕种劳动。同时,将赋役进行有效合并,役银按照田亩面积进行有效分配;二是在田赋征收中,有效扩大了货币的比重,增强了货币的流通性,使货币经济得到有效发展;三是在赋役银的征收方法以及计算等方面也进行了一定改革,改为由地方官进行直接管理,并以州、县作为单位,合理计算赋役银的具体数额。

三、张居正改革对现实的影响分析

(一)财政管理手段需要与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

一条鞭法是张居正改革中经济措施的核心内容,对于推动现实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一条鞭法有效改变了明代赋役的管理手段,将赋役的项目以及征收过程进行有效简化,并且推行赋役货币化等重要管理手段,适应于明朝晚期的经济发展需求,能够有效减轻平民的税收负担,促进社会矛盾的有效缓和。一条鞭法延续到清朝,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田税和丁税终于合二为一,而财富的分配形式也过渡到以货币形式为主。因此,在进行经济分析与措施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将管理手段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相结合,由实际出发,针对主要问题采取有效财政管理手段,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

(二)财政制度的建立健全是保障经济发展的基础

一条鞭法在张居正经济改革措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使赋税征收的手续进行了有效简化,还使赋役实现了平均化发展,对于推动明朝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一条鞭法也以制度的方式,有效限制了赋役的内容,使官吏无法另立名目,谋取私利,使无土地的平民无需再承担赋役的劳苦,而对于有土地的农民,面临赋役减轻的发展形势,能够增强劳作积极性,共同促进明朝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建立并健全具体、详实的财政制度,明确财政管理方法,是有效保障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货币加速流通能够更好地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一条鞭法的实施,不仅有效改善了明朝的财政状况,同时,也借助赋役折银征收等管理方法,加速了货币的市场流通,使农民可以借助手工等多样化的劳动方式,生产商品投入市场进行流通,有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此外,由于无地农民无需缴纳赋税,可以转化为城镇工商业劳动力,对于促进工商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为了使社会经济得到平稳发展,应创设具有一定自由度的市场经济环境,加速货币的流通,才能更好地推动商品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总结:一条鞭法是基于明朝历史背景下,顺应经济发展需求开展的经济改革举措,不仅对于巩固明朝政权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明朝之后的赋税制度建设与完善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样,其蕴含的思想内涵,对于做好经济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袁晨凯.论张居正改革中及对现实社会的启示——以“一条鞭法”为例[J].企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000(007):125-126.

[2] 王海龙.浅析张居正改革失败的原因[J].长江丛刊,2017:160-160.

作者简介:

梅小龙,吴忠市政协信息中心。

作者单位:吴忠市政协信息中心

猜你喜欢
现实意义
贝叶斯公式的学习与现实意义
客联(2022年6期)2022-05-30 07:43:00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4:34
当代诗词史稿(九)——倡今知古求正容变的导向作用和现实意义
中华诗词(2020年10期)2020-07-22 05:37:32
从NHK BS8K说起 聊聊8K电视广播发展现状及其现实意义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三重逻辑与现实意义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剑南文学(2015年1期)2015-02-28 01:15:14
毛泽东的党内批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现实意义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
短篇小说(2014年11期)2014-02-27 08: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