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鹏 任鼎
随着2020年疫情在全世界爆发,对我国社会经济复苏的影响,我国足球体制改革也将进入一个艰难的时期。当前,我国足球发展的实际情况,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技术手段,提高并改善竞赛能力,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而提高足球文化和足球成绩,不仅要靠主观的足球改革,更要从实际的核心规划发展。本文从足球教师、足球改革发展规律、足球文化和对我国足球事业发展的所思所想四个方面分析足球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从中正确认识和了解职业化足球体制改革的核心。
1 引言
2014年世界杯预选赛的比利时国家队,以小组第一的成绩突围,比利时队在2002世界杯失利后发现球队问题到解决,培养人才大概用了10年的时间。我国足球体制改革用了60年,这也是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轨迹和缩影,到现在还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而2002年的比利时队水平和国足相当。其中还有哪些问题?
体育是综合国力的表现,在我国“举国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是以改革体制为关键,转换机制为核心,形成以社会举办为主体与国家举办相结合的格局。大众体育和竞技运动全面开展,传统的广义体育观为适应高水平竞技运动的需要而转化,从基础大、中小学普及,开展相应的改革思路。2015年3月16日《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制定和提出,标志着我国足球整体改革时代的到来。这一制定让足球运动超越了体育项目的范畴,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体现出国家对足球项目的重视程度。我国为了圆“足球梦”拼尽全力,而这个梦却始终圆不了。中国足球60年的历史发展,从足协成立、布局重点城市、足协实体化建议、以及足球职业化,已经经历了4次改革,让我们心中难免有了疑问是改革的问题吗?
2 足球体制改革的现状
2.1 专业化足球教师队伍初具规模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计划到2020年,全国建设2万所足球学校,建立200支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场地各方面硬件来说这是可以实现的,那么有了这些场地后就要有相对应的足球教师和教练。打铁还需自身硬,个人技术上一多半教练从小没有受到过专业的指导和训练,多数为自己摸索,从而影响了自身技术和能力的发展。我国多数足球专业的学生是为了考大学,只会考试的几项技能,没有积累竞赛和实战经验。体育类大学校队球员参加过各大类比赛,但人数少还缺乏专业教练的基础知识储备和技战术要求。从事足球教学的教师多是90后和80后,从教师的出身来看,多数足球教师专业储备不足,足球运动的认知还不全面。相对比,优秀专业的足球教师和教练,他们可以提高球员的技术水平和竞赛能力,为球员打下坚实的足球基础,同时减少错误的发生。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参与度的提升和普及,校园足球是发展足球事业的重点,是培养足球运动员后备人才和扩大足球基数的关键,专业的足球教师和教练是校园足球改革的推动力,更是校园足球体制改革中的重点。专业足球教师人数不足,不是短期促成,更应该是长期的培养。
2.2 足球改革发展的规律要深入人心
每次改革都迫切的要看到改革的成效,没有给予事物正常的发展规律,改革是经验积累上的重生,必须遵循足球运动的发展规律,立足国情,尊重足球发展规律,从打造自身技术核心开始,完善足球体制,借助举国体制的优势和政府主导的作用,发挥最大的能量。从校园足球的普及和发展开始,运用足球教师的能力,长远打造专业的球员。《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表示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应从长远考虑,想要足球竞技水平的持续提升,这不是三五年的计划,要合理部署阶段性的发展和规划。2014年的比利時队,从2002年经历多年的改革才有成绩。而我们从2015实施改革开始却要求国足在2019年就要突破重围取得耀眼的成绩,这是不切合实际的。前面有“十年成功计划”和“学习巴西流派”无不表现出急功近利,违反足球发展的规律,偏离了足球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收到的成效也是微弱的。国人应该给予中国足球发展和成长的时间,给它成长的信心,不能让足球产业脱离实际,盲目的发展。
2.3 创新足球文化,不被优秀足球文化抛弃
传统的中国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认知和思想,我国足球模仿他国的运行模式,没有深入了解我国国情,盲目的模仿外国体制导致国足的一次次失利,一届不如一届的竞赛成绩让国内足球文化的提升屡屡受挫,致使足球文化建设缓慢,让我国足球文化停滞不前。薛浩教授也总结到中西方主体有差异,西方人竞争想征服自然,这也是西方体育精神的核心。东方人重中庸。足球运动本身强调竞争性,这也贴合西方足球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性,需要我国足球文化从物质文化、体制机制文化、精神文化3个方面着手,尤其是精神文化发展的缺失,造成思想观念滞后、文化氛围低迷、素养和职业道德欠缺的现象。我们不能盲目的模仿国外的足球文化,有创新才能超越,要借鉴先进的足球文化融合到自己的足球文化中,用我们的思维方式和风格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优秀足球文化,与国际接轨,赢得球迷的支持和认可。
2.4 疫情过后对我国足球事业发展的所思所想
从2015年开始,这5年来中国职业足球的市场化发展迅猛,但以政府为核心的举国体制弊端,要求我们从政府职能转变的角度进行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足球改革重点解决的是管理体制中的条块矛盾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其原因是政府包揽一切,在推广大众体育、监管职业足球、提高竞技水平这三者职能划分不明,使我国大众体育基础薄弱。
基层各社区各学校的体育设施越来越完善,各大社区都有专门的体育活动场所,乡村的体育设施也有提高。就以我们北方大多数地区来说,多数足球场地集中在高校。而高校场地不对外开放,公共场地几乎没有。有些地区公共体育场是收费或没有大型比赛群众不能使用,大众体育的普及和建设难免会受到影响。物质文化建设应该在这一年得到强化和提高。
对比中西方职业足球生长的环境,在计划经济体制土壤中成长的中国足球与足球强国相比是相对落后的。国家队和地方队的错位发展,教练执教风格的相同,导致各队相互之间没有明显的交叉进步,只能寄希望于反复改革的困境来证明中国足球。国家提倡,地方执行,学校普及,其中有多少没有落实到位。如果这次改革都能落实到位,在偏远地区的学校中能看到优秀的学校足球队时,那时中国足球后备人才不会短缺,足球会更加有魅力,改革会更加具有实质性、突破性,职业化足球水平提升才会更有希望。
3 讨论
60年內四次改革历史,我国为圆“足球梦”倾尽全力,但改革效果微乎其微,前几次改革还严重违背了马克思批判理论中的实践性,缺少创新和实践。1992年是中国职业足球改革的开始,到现在经历了快30年的改革。大、中、小学竞技运动还没普及起来,让我国竞技运动后备力量不足,普及与提高脱节。2015年《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提出解决管办分离的问题,计划在2020年建设2万所足球特色学校,高校建设200支高水平的球队。受到疫情的影响,足球的大环境受到冲击,足球特色学校的文化建设要再次延期。因为体育建设的目标规划进程受到国家财力、物力、技术、管理经验等诸多因素制约。2020年足球体制改革更不能寄予国家意志下的主观足球改革和精神契约了。
我国足球效仿过德国、巴西、法国的足球模式,对比巴西、法国和德国足球,他们都经历了漫长的成长时间,通过全国多样性的社会支持,结合青训体系和校园足球最终实现崛起。而回顾我国足球发展过程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赶超,想要赶上甚至超越西方足球强国,没有防范大跃进的现象。只有思想上的赶超没有技术上的超越,没有抓住足球技术是改革的核心问题,没有遵循足球改革发展规律,只想要竞赛的成绩,偏离了足球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我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足球特色,也必须创造出优秀的足球文化,不能再盲目的模仿外国足球文化和体制,稳扎稳打,相信终有崛起之时。
4 结论
1)我国足球体制改革要把握足球体制改革发展的规律,更要稳扎稳打,长远培养专业足球人才,不以赶超为目的,要给予国足和优秀足球运动员成长的时间。
2)文化自信,吸取之前盲目模仿国外足球文化的教训,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优秀足球文化。
3)2020年对我国足球事业的挑战比同时期更严峻,我们应该采取更加积极多样性手段支持政府和社会的结合,促进以社会举办为主体与国家举办相结合的格局。让大众体育和竞技运动全面开展,共同培养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完善竞赛体系,为后备人才保驾护航,努力提升足球职业化水平。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