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具有高速便捷的特点,同时也为虚假信息尤其是社会广泛关注的健康等科技类虚假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本文以微博“谣言粉碎机”为例,分析及探讨谣言的消解过程、消解因素,为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消除谣言、厘清事实提供借鉴。
关键词:虚假信息;科技谣言;传播与消解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8-0115-02
在微博时代,社交媒体给了普通用户发声渠道,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互联网的便捷性加上熟人社会的“社交属性”,使得各类信息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进行传播。其中碎片化信息居多,真假信息混杂,使得微博等社交媒体成为了虚假信息传播的阵地。此外,社交媒体用户的媒介素养参差不齐,导致这种碎片化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有意无意地“改造”,他们成为了虚假信息的传播者,社交媒体成为了虚假信息的“温床”。[1]
一、科技类谣言产生的土壤
作为一个传播学概念,谣言是利用各种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在中文语境下,“谣言”一词带有贬义色彩,意为没有事实依据而捏造的话。
科技类谣言是谣言的一种,主要是指存在于科技领域,在当前科学研究背景下能够被证伪,但同时却通过各种途径被公众广泛误读与传播的信息。
在当前科学研究所能够达到的程度下,果壳网的“谣言粉碎机”板块致力于对科技类谣言进行消解。这里提到的谣言粉碎是指通过较为严密而通俗的逻辑论证,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并最终达到破除谣言的效果。这种消解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破除谣言、厘清事实的效果,但同时也要面对谣言经久不衰甚至“死灰复燃”的困境。
从谣言的产生来看,科技类谣言的产生传播有其本身的特色,通过对“谣言粉碎机”所粉碎的诸多科技类谣言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科技类谣言的产生有关注度高、模糊度高、反常度高的特点。
二、“谣言粉碎机”对谣言的粉碎过程
从谣言的产生来看,科技类谣言的产生传播有其本身的特色。根据艾尔波特和波茨曼给出的一个决定谣言产生的公式,即R=i×a,其中R=谣言(Rumor),i=重要度(importance),a=模糊度(ambiguity)。1953年,克罗斯对此公式进行了完善,即R≈(i×a)÷c,其中c=批判能力(critical ability)。结合上述谣言产生的公式及各自代表的含义,通过对“谣言粉碎机”板块的分析,可以发现经过较长时间摸索,其已经有一个比较固定的辟谣信息发布流程,这个流程可以表现为图1。
在这个流程中,“谣言粉碎机”能够迅速将谣言收集起来,及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撰文进行分析,并通过自身的影响力破除谣言。同时可以看出,谣言的粉碎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这种反复一方面是由于谣言本身具有的顽固性,另一方面是不负责任的传播者进行广泛的宣传导致的。这种不负责任的传播者可能是无意识的传播,如日常的人际传播,也有为吸引眼球而进行的刻意传播。如在微博上,许多营销账号打着“健康”的旗号,传播的却是许多“非健康”的谣言,更有甚者在被指出错误后仍不改正。
在微博这一空间里,“谣言粉碎机”的平民化主体形象具有比权威科学传播者更突出的优势,与普通用户的传受关系可灵活转换,用户之间也有了更充分的交流平台;同时,“谣言粉碎机”提供的信息内容贴近生活,符号样式体现了网络语言特色,更易得到用户认可。但微博的科学信息传播也面临困境:内容碎片化、传播迅捷等特点难以提供充分的理性思考余地,篇幅的不足增加了语义的不确定性,微博成为伪科学信息的集散地皆与此有关。如何在新媒体空间进行科学传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2]
三、科技类虚假信息的消解关键词
以近年来“市场上面条可燃,吃面条相当于吃塑料袋”的谣言为例,消息最早来源于《大河报》的一篇报道《湿面条能燃烧 里面添了啥东西》。新闻发布不久就被转载至微博上,并被加工成“吃这样一碗面就等于吃掉一只塑料袋”。
通常情况下,反常度高的谣言,其关注度也相对较高,如“虾与番茄不能同吃”“打针西瓜”(不法商贩利用注射器向西瓜内注射色素、甜味剂,使西瓜变得又红又甜)等,这些看似与生活密切相关、与正常人的理解有所偏差的内容,极易成为谣言产生的土壤。
在谣言的消解过程中,科学工作者是传播中的传者角色,普通大众成为了传播关系中的受者,而众多媒体则在其中起到了渠道的作用。但是在现实传播中,由于媒体的选择,传者所想要传达的内容并无法直接有效地到达受者。
科技类虚假信息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分享信息的是“熟人”,所以叠加社交属性的分享具备了更高的可信度,使得虚假信息的传播深度、广度不断增加,每一个社交媒体的参与者既有可能成为虚假信息的传播者,更有可能成为虚假信息的受害者。对此,社交媒体的参与者需要在相关平台的帮助下进一步提高媒介素养,掌握“先了解后分享”和关注信息源、信息载体等初步信息核实手段。
随着互联网自媒体平台的发展,虚假信息的生产和传播结合新兴业态,开始以更加“润物无声”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给科技类虚假信息的消解带来了新的困境。伴随着科技类信息泛滥,真假难辨的新闻使得受众对各类信息的接受度逐渐降低。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受众更倾向于相信自己最初看到的内容,并且当再次看到类似内容时,会潜意识地将现有内容与自己第一印象的内容进行比较,一方面强化原有认知,另一方面过滤现有信息中的“新内容”或者“纠错”。受到这种心理的影响,受众有可能在不断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反复强化错误的认知,使得科技类虚假信息在人们的认知中更加“根深蒂固”。对此,通过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针对性地提升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水平的网民科技素养及媒介素养,如将相关内容纳入普通大学等课程,是消解科技类虚假信息的有效手段之一。
此外,2018年發布的《浙江省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微信朋友圈等渠道已成为浙江省网民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途径,在互联网上,尤其是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中,大数据算法发挥着不小的作用。但是巨大的用户数量以及采用智能算法推送新闻、通过流量变现的平台模式,使得假新闻制造者不断利用社交链的传播渠道和算法系统的缺陷制造假新闻和快速盈利。[3]
四、结语
要消解科技类虚假信息,掌握大数据和算法的诸多互联网公司应当承担相应责任,通过算法改进、官方账号等相关手段,截断虚假信息的传播路径。
参考文献:
[1] 赖伊婷.社交媒体中假新闻传播机制及防范途径[J].西部广播电视,2018(01):48-49.
[2] 杨鹏,史丹梦.真伪博弈:微博空间的科学传播机制[J].新闻大学,2011(04):145-150.
[3] 赵浩,申金霞.新媒体语境下假新闻治理的困境与对策——以美国拉斯维加斯枪击案为例[J].中国记者,2018(06):121-124.
作者简介:张源源(1988—),女,山东烟台人,研究生,硕士,中级职称,南京日报社会新闻部主任助理,研究方向:法治新闻报道新路径,网络虚假信息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