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943年,《大公报》记者萧乾只身闯入二战欧洲战场,以笔为枪,不畏血雨,向祖国发回弥足珍贵的前线报道,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随军记者的新闻理想和职业素养。通过解读萧乾经典的战地作品,本文从选材特点、采写风格、思想情感三方面分析其自成一派的报道风格及其时代价值。
关键词:萧乾;战地记者;报道特色;风格成因;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2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8-0049-02
萧乾作为享誉中外的作家、记者、翻译家为大家熟知,事实上还是一名战地记者。1943年,为采写到一手资料,33岁的萧乾毅然从剑桥大学肄业,在炮火隆隆和英报围绕中,竖起《大公报》驻伦敦办事处的招牌,成为西欧战场上唯一的东方随军记者。
真实且动人,文艺但有力,形象又鼓舞,幽默却沉重……源于脚力、眼力、笔力和脑力,萧乾在采写编评中融多种反差于一体,风格鲜明,在当下仍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选材特点
“为了报道大轰炸下的伦敦,空袭警报一解除,我就踩着还在冒烟的废墟,踏访落过炸弹的地带。”[1]出于职业本能,他不但紧随异国军队,挺进战火前线,命悬一线,而且扎根后方底层,洞察难民生活悲喜,通讯不断。
(一)脚跟扎底层
萧乾的报道思路广阔,取材涉猎丰富,凡与战争关联的生命个体,如《妇女在战争中》中救护与慰劳的妇女、军事化管理的童子军,《到莱茵前线去》中卖绣花边的老人、低首讨钱的聋人,都曾落在他的笔尖案头。《血红的九月》中,萧乾用简单的直接引语,复述了一个妇人思念前线儿子的故事:“我有三个儿子,一个在海军,两个在陆军。我爱所有的人,英国人、美国人、德国人、比利时人……我都爱。”[2]三言两语,却饱含深意。
同时,萧乾也常视角独特,另辟蹊径。《南德的暮秋》中虽死不倒的奶牛,《欧战杂忆》中胃口刁钻的猫咪,也曾占据报道的一隅。在《活宝们在受难》中,他用略带调侃的语气,对看门狗、观赏鸟、产奶牛、大熊猫等动物在战争中的特殊地位一一详举,足见充足的素材储备。
萧乾对夹缝中生存的个体处境感同身受,施以大量笔墨,积年累月,见微知著,终绘制出一卷战争难民的群像图:反法西斯战争的波诡云谲、旷日残酷,以及苦难民族的坚韧品格、纯真情谊。
(二)眸中有疾苦
在战地选材时,萧乾展现出与欧美记者不同的一面——不盲目抢独家新闻,减少战争实况等即时热点的堆砌报道,而是从小人物的凄苦处境中捕捉被熟视无睹但同样珍贵的新闻素材,以感知战争的悲剧、社会的动荡。
1945年,柏林城里的中国民众如浮萍般漂泊,家书抵万金。萧乾冒着“一落脚就可能是地雷”的风险,走街串巷,“访查后,我就给重庆报馆发了一个满是中国人名的电讯,最后只写了句:以上各位都見到了,安好无恙”。这是一份不走寻常路的通讯,看似了无新闻价值,却处处裹挟人文情怀,将久违的暖意普照到大洋两岸的同胞身上。在国内,电讯一经刊登,感激与赞美如潮,更从侧面肯定了萧乾源于又高于记者采写的职业敏感与良知。
萧乾的博爱之心不仅关照着身处战地的中国同胞,还关心着集中营的老兵、战俘以及普通德国民众的命运。第三次访德,满目疮痍,房东太太弹奏着德彪西的《月光曲》,他“坐在窗栏上,遥望着决定德国命运的无忧宫,凭吊起这一欧洲首都”。[3]文辞淡淡,情感深深,他从不是冷漠的旁观者,而是共患难的异域同胞。
二、采写风格
时时与读者互动,贯通新闻与文学,是萧乾透过战地通讯的字里行间突出展现的两点采写特色,笔者将其概括为两层“统一”:
第一层是“命运共同体的统一”。在受访对象与报道受众之间,战地难民与祖国人民之间,萧乾打破了大洋两岸的文化和情感壁垒,一同放在新闻采写的收发两端。第二层则是“新闻、文学与历史的统一”。对此,旅美记者赵浩生给予高度评价:“萧乾的作品不仅有新闻的时效,而且有文学的艺术、历史学的严谨。”
(一)心中藏读者
萧乾是一位具有强烈受众观念的记者,他常说:“新闻工作者心中有读者,就不会脱离群众。”因此,他打破固有的报道模式,借文字传达深沉体悟,以飨读者。
写通讯为书信,视读者为老友,萧乾总是将受众的观感放在首位。尤其在开篇或结尾处,萧乾常舍弃导语和结尾,亲切地与读者寒暄一番。《进攻的故事》开头为“当这篇通讯刊在重庆《大公报》时,列位读者想必早已站在一九四一年的门槛里了,可记者此刻却还都留在一九四〇年”。[3]他先与读者细数起时间的阻隔与流逝,再过渡到过去半年的残酷战争史,引导读者做好心理准备。
除却互动,萧乾的受众观念还体现在严肃郑重的劝诫中。通过报道与对话,他将国内外相似景象类比,为不明时局的读者拨开迷雾,增添勇抗外辱的信心和对未来的憧憬。他在《欧战杂忆·亡不了》中写道:“在被轰炸过的柏林街道上,我看到男男女女整齐地排成长队。他们不是在抢购什么短俏物资,而是在把烧焦了的砖头一块块地从废墟上递出来。我望着他们那严肃认真的面孔,心里说:这个民族肯定亡不了。”[3]亡不了的何止是德意志民族,背后深意也不言而喻。
尽管与萧乾相隔重洋,不曾谋面,但读者依旧可以透过活泼互动和厚重静默的文字,读懂他的初心与率真、情趣与焦灼,进而信任他所传达的思想,并付诸行动。
(二)笔下妙生花
萧乾的战地新闻既恪守了真实性原则,富含西方民主思想,又类属典型京派作品,植入作家才情和文学艺术。因此,萧乾被誉为“跨越时空的世界级记者”。
无论面对何种人物或景色,萧乾都如画家,素描勾勒几笔,各类特写就跃然纸上,即为人间烟火。在《南德的暮秋》中,莱茵河畔难民安居的画面颇为温馨:“窗口都晾着衣裳。大人打着排球,小孩在玩压板,孕妇坐在台阶上望着。各种语言嘈杂极了,有的在吵架,有的在患难中恋爱,真是一个热闹的小世界。”[2]
在体现战争对欧洲大陆的彻底改变时,萧乾常用今昔对比,辅以环境烘托,颇有物是人非的落寞悲怆之感。他时而主观达意,时而描摹自然,《南德的暮秋》中曾这样描述政权更迭:“晴寂的天空下,远处是一座集中营。几个月前,营里还关着法国义士;如今,营上已飘起三色旗,整个欧洲都翻了身。”
然而,与前人研究结论略有不同,笔者认为,萧乾的战地通讯又多有耐人寻味的散文意境。《柏林那趟》第二篇中,叼着烟的萧乾引起了外国人的注意,一个金发小女孩举着母亲画的汪希湖,想与他交换香烟,萧乾迎着夕阳,端详着这幅笔致疏朗、色彩得体的画作后,将画和香烟一并递给女孩,说:“多少支香烟也抵不上一件艺术品——即便是骆驼牌的。”行文一气呵成,迎来最后一段:“夜间,蚊子不断来袭,我想也许是汪希湖上飞来的。”[3]萧乾用淡漠的笔触,将真实经历与万千思绪交织,为读者审视战败德国民众既诗意又痛苦的生活留下了长足回音。
动乱年代里,萧乾的新闻特写饱满动人,文采斐然,画面感强,能够让读者感到安宁;历史冲刷过,他的战地通讯从未凋零,而是焕发新生,经典永流传。
三、思想情感
7年的光阴中,萧乾单枪匹马,两次亲历被轰炸的伦敦,随美四军挺进莱茵河,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欧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还是攻克柏林后首批进城采访的战地记者。他用行动证明:战地记者不仅可以留下一部战争编年史,更可以留下一种精神,关于正义,关于祖国。
(一)脑中为正义
在大轰炸、大考验面前,萧乾始终勇往直前,连国外的售票员看到他肩上“中国战地记者”的证章时,也大吃一惊,并致以最高尊重——不收车票。
萧乾曾说:“人类历史绝不是命定的,它是由有脊骨的人们用血肉筑成的。”[4]身为欧洲反法西斯战场上的瞭望者,萧乾胸怀厚重的人道主义和宽广的全球视野,对身处战争的各国人民怀有敬畏、同情与希望之心。他从未简单地将自己界定为战场事实和媒介资讯的供给者,而是整个社会的良心和神经。
每每阅毕他从前线冒死发回的新闻,因时有沉重消息,国内读者未免戚戚,然又被其中缓缓流淌的异域民族精神所感染。交织于文字,贯穿在血液,这些情感支撑着两地同胞苦中作乐,等待黎明。
(二)胸中是国家
萧乾的勇敢,不仅体现在明知战地有危险,而临危不惧;还体现在明知金钱权力的利益,而不受驱使。正如他早在去世20年前为自己拟好的墓志铭所写:“他从不想做官,只想织一把丝,酿一盅蜜。历史车轮,要靠一切有志气的中国人来推进,他也希望为此竭尽绵力。这是一个平凡人的平凡志向。”
为了达成“平凡志向”,萧乾竭尽毕生精力。新中国成立前夕,这位把全世界跑遍、深感祖国母亲缘何落后挨打的战地记者,奔回祖国,“要繼续为这个东亚病夫挤脓、剜疮、清除积垢”;[4]这位对国际话语体系与现实主义文学均有建树的杰出学者,如当初放弃剑桥大学学位、决然闯入战地一般,谢绝了剑桥等名校的任教邀请,归根北平,“一个驻外记者的心情更是这样:看到好的,恨不得立刻把它带回国来;看见不好的,总希望家里能幸免”。[4]
“他们有祖国,而且不忘祖国。”这是在南德遇到漂泊全欧的中国青田商人时,萧乾脱帽发出的致敬,也是他守护的本心。
四、当下反思
新媒体时代下,知识获取与资讯传播的速度越发加快,而多数新闻作品的生命力却愈发缩减。因此,有些记者开始摇摆,他们疏于亲历现场,也停止了储备知识,渐渐背离了新闻理想和职业操守,迷失在信息技术的巨浪中。
“跑新闻”真的不重要了吗?反观对新闻线索有敏感判断力的萧乾,不仅对有价值的线索一抓到底,还对“跑新闻”白用不厌。在他心中,“新闻工作是第一线工作,头天晚上写的稿子,第二天早上就会变成铅字,一点儿都大意不得”。[5]因而,无论跑到现场的时间多么紧张,远程获取资讯的技术如何发展,记者都应该回归新闻采写的本质,虔诚地融入采访环境和对象,亲力亲为,确保真实。
记者不必做“杂家”了吗?萧乾青年时在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剑桥大学广泛涉猎的英文、文学、新闻、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丰盈了他的行囊,攻克语言关,且发回了融新闻与文学于一体的战地通讯。因此,唯有理论与实践碰撞出火花,记者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将学业所获融入新闻工作的方方面面,游刃有余。
新闻行业还需要初心和使命吗?纵览萧乾的人生,经历传奇,却仍扎根底层浮萍的生命中;命悬一线,却仍为记录实况而置生死于度外;待遇优厚,却仍奔回满目疮痍的祖国身旁;以笔为剑,以史为鉴,共守和平。这些都是萧乾一生身体力行的初心和志向,我们又怎能轻易割舍?
五、结语
萧乾独具风格的战地作品和从业理念,依旧能让人感受到一位中国战地记者的脚力、眼力、笔力和脑力,从中觅得榜样,寻得方向。年轻新闻记者们要心怀高远的新闻理想,心系朴素的从业初心,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开展深入的采访调查,传承新闻报道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萧乾.跑江湖采访人生[J].新文学史料,1991(04):101.
[2] 萧乾.海外行踪[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114,191.
[3] 萧乾.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206,173,278,251.
[4] 唐师曾.重返巴格达[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20,22.
[5] 杨帆.萧乾的新闻采写风格[J].军事记者,2007(06):65.
作者简介:徐昌昊(1999—),女,江西九江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名记者作品研究,数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