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丽
【摘 要】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生鲜电商的市场规模逐年递增,被誉为电商领域的最后一片“蓝海”。2020年中,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人们的消费习惯悄然改变。生鲜电商平台解决了应急状态下农产品购销衔接问题。但存在生鲜电商冷链运输体系不完善,产品损耗率高、利润率较低,客户体验等不尽如人意之处。为推动生鲜电商的长期稳定发展,应着重加强政策支持、物流体系建设、销售模式创新、各级城市市场开发,以及客户体验。
【关键词】生鲜电商;挑战;机遇;应对措施
一、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生鲜电商面临的机遇
(一)生鲜电商的发展状况
生鲜电商市场在2012年-2016年间增长高达910亿元人民币,而后进入更迭期,许多生鲜电商平台出现并购或倒闭的情况。随着企业巨头不停入局,供应链和物流体系也在不断翻新。同时国家给予一些政策上的支持,生鲜电商市场又被重新注入生机,商业模式更加清晰,线上生鲜消费动能增长趋势明显。
我国的生鲜电商行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正在逐步迈进高速发展阶段,不再是爆发式发展,而是稳步且高速。由于网民网购数量日益增加,使得生鲜电商行业展现出开阔的发展空间和极大的发展潜力。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课题组对国内近40家电商平台的监测,2020年春节期间,全国网络零售额为7762.1亿元,比上年春节期间上涨了近30%。其中,生鲜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16.3亿元,较上年春节期间增长306%。生鲜农产品网络零售增长最明显,订单量爆发式增加,客单价和销售额双双走高。
(二)生鲜电商的发展机遇
(1)政策驱动。国家政策方面,除了出台的对电商进行支持的政策外,还有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靠电子商务辅助乡县摘穷帽、大数据应用、发展冷链运输、推动生鲜产品标准化等等,各项政策的实施都为生鲜电商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刚需产品。生鲜产品的优势是刚需、高频和全人群覆盖。尽管目前我国仍然继续以农产品贸易市场为主要渠道,渠道的份额仍占一半以上,但是,从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其份额在不断下降,2017年超市和电商的市场份额与2012年相比分别增长了3%和1.5%。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农改超”政策的推进,农产品贸易市场的份额继续下降,这将会是生鲜电商替代传统农贸市场的显著体现。
(3)农产品上行和农村脱贫。农产品上行是近年的社会热点,这意味着使用互联网将农产品从农村地区销售到全国各地,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农产品的推广与我国农业的发展、在各种大平台上的市场开放都息息相关。2019年仅在前三个季度,农产品网络零销额就达到了2824.7亿元。这也表明,生鲜电商的确能够帮助实现推动农场品上行和农村脱贫。
2020年4月20日,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的直播平台前,点赞当地特产柞水木耳。他强调,电商不仅可以帮助群众脱贫,而且还能助推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4)为抗击疫情赋能。互联网为“抗疫”赋能。尽管存在交通运输的障碍以及生产和消费的困难,但产业互联网却在加快发展进度,从而接入了疫情防控工作、企业的办公和衣食住行。现在,互联网已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此期间,各个平台的营业额猛增。由淘宝创办的“我为湖北胖三公斤”,一场主持人朱广权和主播李佳琦的直播,就售空了4014万元的产品。
二、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生鲜电商面临的挑战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农产品电商发挥了推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重要作用。但是制约生鲜产品电商发展的瓶颈和难点依然存在。
(一)冷链运输不完善、生鲜产品损耗率高。由于冷链运输发展不成熟、周转时间长、环节众多等,新鲜产品保质期短,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很容易损坏。我国的农产品损耗远远大于发达国家,生鲜农产品损耗率几乎达到了20%,而欧美国家仅为5%。高损耗率给生鲜电商平台带来较大损失。生鲜产品种类繁多,分布地域广,农户生产分散,对冷链以及物流和配送有更高的要求。而第三方物流的物流成本高,生鲜电商平台会建立自己的冷链物流系统,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前期需要高额投入,导致企业短期内盈利能力不高。
(二)生鲜产品标准化困难、利润率低。由于农产品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特点,加上生产主体的多样化以及不同的包装和冷链标准,同一产品的质量不同,成为限制农产品规模的重要因素。加之生鲜产品原有的集货成本、包装成本、人工成本、流通成本等等的大幅上升,高成本、低利润,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鲜电商发展。
(三)消费体验不尽人意,消费人群不稳定。生鲜商品的消费好评较难,并且由于是及时的消费品,很难保证其质量和配送的及时性。而且,目前我国的购物渠道众多,市场、超市、综合电商、生鲜电商,生鲜电商平台更是數不胜数,消费者很容易会被其他渠道或平台吸引,难以获得长期消费的固定消费人群。
三、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生鲜电商的应对措施
(一)强化政策实施,破解供应链瓶颈,补齐发展短板。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统筹规划、分级布局和标准制定。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建设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邮政快递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设施,对其在农村建设的保鲜仓储设施用电实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
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强化政策实施力度,电商企业要抢抓政策机遇期,尤其是大型电商平台、冷链物流企业、第三方配送企业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分工、加速合作,加快建设冷链物流体系,从而为生鲜电商平台提供各种服务。
(二)加强物流体系建设,促进产销无缝对接。
生鲜电商企业要加强生鲜产品的冷链物流建设与管理,从供应商到前置仓,全程进行冷链处理,确保生鲜产品入库、验收、分拣、出库等各个环节保持新鲜,减少环节损耗。依靠大数据分析,合理设立前置仓,了解该范围内的用户购买喜好,精确分析补货成本,从而降低损耗,提高效率。适量增加SKU(库存保有单位)数量,尤其是购物人群密集的范围区域,要满足人们对不同商品的需求。要创新配送模式。采用自营直送或节点自取模式,提供更贴心的配送服务,提高配送效率,既能保持新鲜,又能保证消费者满意。
(三)创新销售模式,开拓下沉市场,加强客户体验
深度开发线下和网络社区资源,针对不同人群,扩大投放广告的范围,让潜在客户有机会认识电商的产品,达到多渠道共同推广目的。市场下沉是大势所趋,生鲜电商行业应当增加对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渗透力,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空白点较多,更追求所谓“大牌”的消费心理。随着市场开拓,要考虑生鲜商品适应地域特点,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开拓的市场。适当探索和发展“无人货架”,规范化价格,提高品牌知名度,加强客户体验。生鲜电商要优化和完善会员制度,增加会员的附加值,建立更多种类的会员活动,提高会员的深度消费,增强客户粘度和价值感。
【参考文献】
[1] 李凌杰.“互联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稳定性研究——以GL公司供应链为例[D].西南大学,2018:6.
[2] 赵哲.无现金联盟背后的中国力量[N].经济参考报,20170421
[3] 霍雪莲. 生鲜电商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电子商务,2018,(05):12-13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 [J].农村经营管理,2020,(0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