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飞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而水利工程则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能够兴水利、除水害,自古以来的国家管理者都对此予以了极大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如此,据统计仅2019年,我国关于水利工程建设总投入就有8023亿,也是为了从根本上促进水利工程的发展。基于此,以下对现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法规评估情况与建议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法规评估情况;建议
1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概念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主要是针对水利工程投入使用以后各种工程问题的管理过程,因为水利工程在投入使用以后,需加强日常的管理,才能够维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保障水利工程各方面效益的实现。水利工程管理是水利工程运行、使用与维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升其管理的科学性,相关管理部门需结合水利工程的运行情况,对各个部门、人员的管理责任加以详细划分,保障水利工程管理中,各个参与主体、人员能够切实履行自身的责任与义务,使得水利工程管理能够达到既定的目标。长效管护与运行管理中,管理责任的划分能够保障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如果在长效管护与运行管理中发现了水利工程的病害、损坏等问题,就要立即遵守相应的处理标准,及时对这些问题加以处理。
2现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主要问题
2.1水利工程管理质量不统一
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建设了各种规模的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发挥了重要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当前,虽然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长效管护与运行管理中,依旧存在着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比如水利工程管理质量的不统一,使得在水利工程长效管护与运行管理中缺乏相应的标准,难以保障水利工程管护、管理任务的顺利执行。管理质量的不统一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区的水利工程、不同规模与类型的水利工程中。
2.2管理人员在能力方面有待提升
在水利工程运行中,管理人员所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对于水利工程的整体运行起到统筹作用,可以说其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主体,因此对于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超高的专业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这些因素都会对管理情况造成直接影响。目前来看,大部分管理人员在专业技能上有待提升,而且管理意识缺失,会制约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开展。
2.3技术人员稀缺,管理手段落后
管理单位管护力量不足,技术力量薄弱,难以满足日常巡查、闸门启闭、调度运行等管理事项的需求;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及水源地水质管理不到位;水利工程运维期病害和隐患依赖于管理人员的判断,设备维修也主要靠传统经验,对管理人员的个人能力依赖性过大。
3现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法规评估建议
3.1加快修改部分法律和行政法规
除了根据机构改革要求及职责调整情况,开展《水法》《防洪法》《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农田水利条例》等法律法规修改工作之外,建议尽快对《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进行修订。修订重点为:一是扩大适用范围,解决小型水库管理薄弱问题。二是进一步明確安全责任,包括水库大坝建设与运行管理主体责任和有关各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责任。三是完善管理制度,将一些原有但操作性不强的重要制度进行细化,明确重要环节要求;将一些相关法律已有要求、成熟且切实可行的经验,已在实践中取得成效的好做法落实为制度规定。四是强化监督管理,明确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的要求。五是加大处罚力度,增强执法的可操作性。
3.2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
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可以保障在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及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作用。但是管理人员自身能力会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管理效果。例如,管理理念及管理责任意识等。现阶段,施工企业不断提高了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因此,企业需要对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管理人员需要严苛要求自己,对可能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及安全问题进行及时管理,控制各种不利因素,及时进行控制和管理。有经验的管理人员需要带动其他管理人员,丰富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提高管理质量。
3.3研究制定“水利工程管理条例”
目前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法规,在支撑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和水政执法方面,发挥的作用仍然有限。制定出台一部综合性的“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对水利工程的产权确定、安全管理、运行维护、设施保护、工程调度、生态保护乃至水利风景资源利用等方面做出综合性规定,从法规层面进一步完善对《水法》《防洪法》的支撑体系,能够有效落实“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切实保障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的发挥。“水利工程管理条例”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包括:工程管理责任和体制、机制问题;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问题,侵占、破坏工程问题,工程管理单位的权益保障问题;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问题等。
3.4强化人员培训,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高对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至关重要,应定期组织基层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对其开展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等教育工作,帮助其提升综合素质。利用先进理念和技术开展管理人员创新培训,使其掌握水利设施设备维修技能;针对现有管理人员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培训方式,围绕新理论、新技术、新技能展开短期技术培训以及继续教育、专题讲座等活动,持续提高基层水利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适当提升管理人员的福利待遇水平,使其安心认真工作,切实做好工程管理与维护,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设施的运行效果;定期对管理人员考核,预防因管理人员操作不规范、不专业等技术原因引发水利事故;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考核机制,激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使其将外部推动力量转变成内在工作动力,发挥好个人潜能,提高工程的运行管理效果。如适时开展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成果检查工作,对表现优异的管理人员给予奖励,玩忽职守者要受到处罚,保证运行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3.5培养专门管理人才
任何岗位都需要人才的支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岗位也不例外,政府部门应该为其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养与较高综合素质的管理人才,提升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个水利工程企业要加强长效管护与运行管理,用新的管理理念来带动水利工程管理与管护的变革,保障水利工程各种运行问题的及时处理,发挥水利工程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广昌.水利工程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9):300-301+304.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水务站,22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