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找到教学的切入点

2020-09-10 07:22沈伟伟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切入点叶子高中语文

沈伟伟

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谋篇布局,语文教材里的文章都是十分值得学生学习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写作,进而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打造灵动的语文课堂。下面,笔者就谈谈怎样找到教学的切入点。

一、从现实生活切入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一些文章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起学生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感情。当学生阅读这类文章时,他们会产生很强烈的情感共鸣,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从现实生活切入,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感悟。

以杨子的《十八岁和其他》为例。文章一共有四部分内容,分别述说了“作者面对孩子十八岁时的心境”“两代人的矛盾和冲突”“读书的苦与乐”“作者规劝孩子珍惜青春”。相信对于正处在这个年龄段的高中生而言,他们读完文章后会有很多的感悟。对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段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谈一谈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对“两代人的矛盾”这部分内容比较感兴趣,他从自己与父母发生的矛盾为切入点,写了自己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矛盾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这些经历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在原文中,作者提到了“‘父与子’时常被看作是对立的两方,意味着思想的冲突,观念的差异,新与旧的不同,进步与保守的矛盾。下一代往往在下意识中受到这流行观念的影响,好像一开始便必然处在与上一代对立的地位”,有的学生对这段话非常感兴趣,在写作中文思如泉涌。

二、从文本留白切入

高中语文教材中也有很多文章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这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切入点。一些作者会在文章的结尾处设置懸念,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对文章进行续写或改写,引导他们记录自己的读后感悟和情感体验。

以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例。小说的最后一段是:“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在这里,作者并没有直接说琼珊的身体有没有康复,也没有描述她知道这个真相后的反应,而是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这就是文本中的留白,往往有种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这一留白处切入,写一写作者的用意。有学生这样写道:“最后一片叶子关系到琼珊的生死。叶子象征着希望,也意味着生命的继续。如果叶子落了,那么琼珊很可能就给自己找到了放弃跟病魔抗争的理由;只要叶子不落,琼珊内心就会有所期待,有所抗争。所以在这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琼珊重新振作起来,不再害怕死亡。虽然作者没有实写这一情节,但是这种别致的写作手法却使小说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甚至可以想象到,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贝尔曼是如何冒雨踉踉跄跄爬到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地方,用颤抖的手调出黄色和绿色,在墙上施展他从未施展过的艺术才能。他这一小小的举动挽救了一个鲜活的生命。其实不是叶子救了人,而是人间的善意和温暖打动了人!”

三、从优美语段切入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文质兼美。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从优美的语段切入,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而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比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有一段十分优美的语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在这里,作者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和刚出浴的美人,十分生动形象。作者用“羞涩”“袅娜”来形容荷花的形态,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读者感受到荷花的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选择生活中的某一景物进行仿写。

总而言之,作为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防止出现“只读不写”或“只写不读”的情况,要让他们在输入语言的同时也能够输出语言,有效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本文系南通市十三五德育专项课题《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路径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立项编号DY2020029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中学)

猜你喜欢
切入点叶子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找寻“切入点”,巧解“数学题”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一片翻转的叶子
舞动的叶子
例举高中数学解题切入点的找寻
Word Fun
选好切入点新闻报道才有鲜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