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
整本書阅读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由于学情不同,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应当深入研究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真正爱上阅读,终身受益。本文将结合教学实例,从议读、辩读、演读三个环节探讨如何开展整本书的阅读活动。
一、议读阶段:引导学生自由讨论
议读是教师带领学生自由阅读和讨论整本书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作品的看法,或者教师依据文本内容提出几个有探讨价值的问题,供他们思考和交流。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生生互动和生本互动,让课堂教学氛围活跃起来。
例如,在进行《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大屏幕上展示图片(如下图),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带领他们走进《红楼梦》。
教师可以以《红楼梦》中的女性角色为切入点,让学生将这幅图中的人物与书本中的人物一一对应,再让他们在课堂上议一议“金陵十二钗”,一起分享阅读的心得体会,还可以让他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女性角色,和同伴们一起讨论。这样一来,我们的整本书阅读活动就能顺利地开展下去。
二、辩读阶段:带领学生积极思考
在辨读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围绕某一辩题进行辩论,带领他们积极思考。这对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在辨读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读文本,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提高阅读整本书的效率。
还是以《红楼梦》为例。故事还未完结,林黛玉这么重要的角色却香消玉殒。众所周知,《红楼梦》一书的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黛玉之死显然是后四十回的内容。在高鹗的笔下,林黛玉是郁结于心、因病去世的。那么,作者这么安排是否合理呢?这是一个值得学生思考的问题。所以,在辨读阶段,教师可以让他们以此为辩题,积极思考,进行辩论。正方认为作者这样安排是合理的,因为黛玉从小就体弱多病,后来病情加重。她在听说宝玉结婚的消息后,病情日重一日,于是决绝地将自己珍藏的诗稿付之一炬……黛玉之死是对封建社会的控诉,是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抗争,符合她在《葬花辞》中所写的“质本洁来还洁去”。反方认为不合理,理由是元春省亲时,点了四出戏,其中一出是《还魂》,脂砚斋批道:“《牡丹亭》伏黛玉之死。”我们都知道,《牡丹亭》是讲述太守之女杜丽娘梦中邂逅书生柳梦梅后相爱的故事,醒来后发现是一场梦,最终在对柳梦梅的无尽相思中死去。杜丽娘死时无灾无病,是为情所困、抑郁而终的。这暗示黛玉最终会像杜丽娘一般,在对恋人的无尽思念和担忧中抑郁而终、泪尽而逝。在辩论结束后,教师可以再逐一点评,为学生打开思路。
三、演读阶段:鼓励学生展示自我
演读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在读完整本书后自主编写剧本,然后在舞台上充分展示。对于表现十分优异的学生,教师还要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在演读阶段,教师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地展示自我。
在演读阶段,学生要深入探究人物的心理变化,参照原文,自主编写剧本,合作完成表演任务。由于《红楼梦》中的很多句子都是偏古文性质的,学生在表演时如果直接用书中的对白,未免显得有些拗口。所以,教师可以让他们自主编写台词,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揣摩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语气等。如果有条件,教师还可以提供相应的服饰、道具等,组织学生一起布置舞台。这种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整本书阅读活动能让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增强阅读教学的效果。在议读、辩读和演读环节,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空间,有充足的时间去交流、思考和展示。
(作者单位:湖北省十堰市东风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