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升新时代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2020-09-10 12:23青格力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舆论引导网络新时代

青格力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发展,不断从顶层设计上完善互联网发展的体制机制,进入全媒体时代实现了所有人无媒介的传播,每个人都有“麦克风”,每个人都是新闻人。在这样的形式下,如何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是十分重要。

关键词:新时代;网络;舆论引导

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7.68亿。我国已经成为网络大国,在新时代如何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式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把握一个高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

舆论是把双刃剑,舆论能拧心聚力,鼓舞人心,也能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关键要看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特别是全球新冠疫情肆虐的情况之下,如何掌握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抗疫故事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提上日程的工作。我们做好新时代舆论引导工作一定要将舆论引导摆到意识形态领域的高度上来,主动构建网络舆论阵地,让主流价值在网络场域蔚然成风。

二、树立两个理念

(一)树立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理念

总书记说“时代是,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决定工作方向,人民评判工作成绩,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我们做舆论引导工作就是引导我们的群众。让群众们跟我们想到一起干到一起。现在中国的网民是突破了九亿人,如何引导这样的庞大的群体,首先我们得找到老百姓在哪儿。全媒体时代我们的网民在手机里、在微信里、在微博里、在头条里,还在学习强国里,我们引导的触角就到伸到这些地方。

我们引导群众还要知道群众关系什么?在乎什么?也就是尊重民心民意的诉求,最根本点是要尊重民心三重底线

第一重底线,民众的安全感的底线。

建立在信息公开的原则之上,我们要尽可能多的传递真实的信息,也能少一点谣言。现在是我们媒体产能的过剩与官方供给信息不足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R=I×A÷C

谣言传播的公式,这个公式上显示,谣言是作为一个指数R,谣言对于传播者的重要程度可以称为是I,谣言的模糊程度称为A,那公众的批判能力称为是C,如果我们没有办法改变谣言对于传播者的重要程度,没有办法改变公众的批判能力的话,我们最重要能够掌握的一个权数是谣言的模糊程度,要想消灭或减少谣言,最重要的是要消除谣言的模糊程度,谣言止于阳光,我们要在第一时间以最准确的信息提供给民众,那谣言自然就不击自溃了。

我们要做到关键地方有官方解析,重点地方有官方解析,敏感地方有官方信息,突发事件围观的群众中要有官方信息,我们官方信息不缺位,就可以保证我们要走谣言的路,让谣言无路可走。

第二条底线,参与感和权利意识的底线。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互联网的快捷发展,每个人都有麦克风。每个人都想参与到社会生产方方面面来,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必须要给民众的这种参与,对于公共事务的管理提供一个最基本的渠道和平台,只有尊重他们的这种参与感和权利意识,才能够有效地化解他们积聚在心中的这种不满和怨愤,是我们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基础。

比如说在疫情期间大家去各个景点游玩,每个景点对于疫情防控的要求的不一样的,老百姓也是接受和愿意配合的,但是没有一个权威的平台将这些信息做一个及时权威的发布,很多了到了景点不让进,必然会产生一些情绪,所以面对需求我们还是要有针对性的打造一些最基本的渠道和平台。

第三条底线,这是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

在互联网的时代当中,我们尤其要尊重民众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尤其要尊重民众在最基本的权利上的诉求。所以,只有在尊重民心的三重底线的基础上回归民心,正视民心,才是我们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的重要条件。

(二)讲好中国故事要有“润物细无声”的引导理念

理论宣传和宣传引导的共同目标都在于塑造我们脑中对于世界的看法,只不过塑造的方式和手段不一样。理论宣传是要通过概念和语词唤起公众脑中的美好形象,而宣传引导是要通过故事和画面唤起美好的形象而已。所以当我们通过互联网告诉我们的老百姓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什么是共产主义理想的时候,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他们了解这么复杂的思辨和理论,而是为了让他们听到这些词的时候,脑海中所唤起的就是信心就是自豪,就是美好的画面就是希望就是幸福感。

当我们的主流媒体把握住了这么一个平凡人的高尚故事,把这样的一个故事书写在网络平台之上的时候,民众就能够接受你、采纳你,并且能够真心地拥护你,所以网络并不只是一个曝光社会负面的平台,如果我们能够用好网络,也能够使得网络成为书写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书写新时代的好人的这么一个好的平台。在互联网时代当中,我们不缺乏好人,不缺乏平民英雄,缺乏的是我们善用网络去挖掘这些闪光点。

比如李子柒宣传的就是我们文化受到外国人的追捧、我们是不是可以开发身边的故事。

三、处理好三对关系

(1) 被动与主动的关系

舆论引导,是主动发布,关口前移,防患未然,未雨绸缪,积极作为。舆情应对,是被动应付,降低损失,挽回影响,追究责任。前者好比养生,治未病之病,后者好比治疗,治已病之病。

1. 宣传是主流

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引导网络舆论,首先要坚持正面發布,准确、及时地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好正确舆论导向,这是方向性的引导。

2. 抓住关键时机,壮大正能量

在正能量传播中彰显正气、正义、正直。

例:2017年人民日报客户端利用建军90周年的时间节点,推出了“军装照”产品,上线10天,浏览量突破10亿,超过1.55亿网民参与,就是一次成功的“抢滩登陆”。它瞄准时间,主动设置议题,提供给网民思考的视角,以独特体验的创新成为网络舆论的“爆款产品”,是一次网络舆论引导的成功案例。

3. 针对“后真相”时代,完善信息发布与审核的治理体系。

“后真相时代”说的是什么呢?事情的真相不重要了,民众的情感倾向选择他们愿意看见和相信的事实。

比如苟晶事件,最明显的就是情绪翻转,在本次事件中,当苟晶在微博上自曝自己两次高考被冒名顶替时,许多网友在实施并未调查清楚的情况,站在苟晶一方,为她打抱不平。当然期间媒体的曝光对公众的情绪也起到了推波助栏的作用。然而,调查结构一出来(实际上苟晶所言的冒名顶替事件也确实存在,只不过夸大了事实)公众的枪口却纷纷导向苟晶。

原因很多,信息不实或部分信息缺失,媒体为追求流量发布片面报道,网络共情与情感偏见等。

在假新闻盛行的后真相时代,对信息进行核查与检验的工作变得愈加重要与必要。舆情监管包含“舆情预判-舆论源头审核-事后核查”三个主要步骤。

首先,利用大数据与计算机智能算法对网络舆论的发展态势进行监测与预判,做到防患于未然。

其次,完善信息发布的审核机制,在源头上对信息的真假进行把关和审核,如要求实名制认证微信、微博等。

最后,对发布出来的信息,选择其中影响重大的信息进行再次审核,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特别是在事后审核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

(二)疏与堵的关系

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网络最大的特征就是互联互通,“互”就是主体的平等和共建,“通”强调的是无障碍交流,互联网的精神就是对信息处理、反馈、共享越最大化,其价值越最大化。抓住这一核心精神,领导干部面对网络舆论,应该认识到围堵只是权宜之计,而建立在交流、对话、说服、建议基础上的疏导才是更明智的选择。

1、 差别化引导

2015年习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提出,”当今时代,社会思想观念价值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先进的和落后的相互交织,社会思潮纷纭激荡。我说过,思想领域领域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

思想舆论领域存在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红色地带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决不能丢失;黑色地带主要是负面的东西,要坚决管控,大大压缩其地盘,逐步推动其改变颜色;灰色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加快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防止其向黑色地带蜕变。

2、 分众化引导

培养我们的自己的意见领袖。大家现在看各种舆情事件,意见领袖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们要注意发声,最大程度的发声,在哪里发声,让谁发声变得很重要,在平时中我们就要打好群众基础,引导群众。

我们可以开发主流媒体、政务机构、行业专家、自媒体大V 、特定事件当事人作为我们的意见领袖。现在各地都争相建立自己政务平台,但是政务平台的信息往往更新比较慢,变成一个个僵尸网站,获取不到信息,我们来百姓不会去看的,还有部门会说我们的业务比较敏感,不适合公开,这一点上大家看看中纪委就做的很好,既有微博、微信公众号、还有专门的APP。有最新的消息或者动作现在APP发布,再在微信微博上,而且是持续跟进。要与来百姓建立联系,才能引导,你不发声,你不宣传,那就失去了主动性。

行业专家:我们都是在不同行业 不同领域做工作,我们平时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专家队伍,我们这一行在当地哪些是专家,我们得做个先手棋。自媒体大V :现在就是自媒体时代,直播时代、短视频时代。如何让这一群体为我们发声。

3、 精准化引导

打入圈层,加强舆论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多元化、多渠道实现和网民“零障碍”交流。现在网民呈现出数圈层化特点,由于现代大数据的技术,本来我们经常看什么消息关注什么方面的,微信微博头条等等就会给我们推送什么信息,久而久之大家就是在一个圈层里面。我们要做引导就要发现圈层共同的特点,打入圈层中。

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从相“加”迈向相“融”

(一)内容为核心

总书记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要创新理念,内容,题材,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等等,要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都不能失掉内容这个根本,我们的内容一定是符合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我想把内容做好,能起到引导群众的作用,必须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视频传播再用陪伴式慢直播,效果特别好,是全媒体引导的有益实践。

(二)打造新标配

口径库、工具库,短视频 动图等等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工具库,素材库我们平时收集的身边的故事、景色等等还有案例库。口径是舆论引导的子弹,它是以事实为依据的、提前准备的、言简意赅的、精心措辞的、反复推敲的、通俗易懂的、上级授权的正确之表述。要由相关部门起草。专家修改润色的,符合政务要求的表述。案例库主要是针对我们部门的我们行业的其他地方有什么舆论引导的案例舆情应对的经验我们可以收集起来,以备不患。还要防患于未然,建立宣传员机制, 做好培训、演练建立长效机制。

(三)发展融媒体

不管技术怎么演进,应用怎么升级,平台怎么更新,我们务必内外兼修,内就是苦练内功,主动适应移动传播新特点,满足多元需求。外即外塑其形,优先使用并适应移动媒体,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参与所在部门打造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移动传播矩阵。

猜你喜欢
舆论引导网络新时代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法制节目策划的再创新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