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丹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规模日益扩大。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地基工程的質量与结构强度,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使用寿命。因其在建筑施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有必要针对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要点内容进行分析,并且总结相应的施工经验,对于施工作业中的难点问题,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使其自身的技术优势能够得到有效发挥,使建筑工程的基础结构性能得到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应用
一、钻孔灌注桩概述
灌注桩即地基土中的桩孔,桩孔的形成需要经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等过程,从而形成桩孔,然后在桩孔内部放置一系列的灌注混凝土、钢筋笼等,形成灌注桩。由于成孔方式的差异性,灌注桩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挖孔灌注桩等。钻孔灌注桩是灌注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灌注桩的工作过程中,其施工方法主要有泥浆护壁施工法及全套管施工法,这两种方法的护壁形成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工程实践过程中,泥浆护壁施工法比较常见。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要点
(一)准备工作
首先是对施工现场的勘察与清理工作。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勘察之后,确定好钻孔的位置,并且对场地进行全面清理,避免现场存留大量杂物,对钻孔位置的准确性以及钻孔的质量形成影响;其次是测量放线工作。根据施工图纸做好测量放线工作,保证各类位置测量的准确性。相应位置进行初步确认之后,还需要进行反复核对;第三是对施工设备的检测工作。对于施工作业中需要使用到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测与调试,确保其运行状态良好,符合实际施工要求,为后续施工作业的开展提供有效的设备支持;第四是对于钻孔仪器的安装位置进行有效确定,并且将其固定在特定位置上,要保证安装位置的精确度,以免导致钻孔位置失准的现象发生;最后是对泥浆的合理选择。需根据具体工程施工现场的土壤条件选择适当的泥浆,使钻孔桩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加固性能,提升地基结构的稳固性。
(二)钻孔
钻孔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对钻孔情况进行实时观察,一旦出现孔位偏斜的情况,需要对钻孔机械进行有效调整,更正钻孔位置。钻孔作业中很容易由于地层结构不稳定出现坍塌现象,此时需要及时停止钻孔作业,并且找出有效的措施,修复钻孔位置。另外,还存在漏水的风险,发现漏水情况时,需要停止施工作业,并且查看护筒质量,找出引发漏水的诱因之后,及时修复护筒。在开展钻孔作业时,要对钻孔速度以及时间进行有效控制,根据地层结构特征,适当调整钻孔速度,可以有效保证钻孔质量,确保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有效开展。
(三)成孔与清孔
钻孔作业完工之后,需对成孔质量进行检测与验收,确保孔洞周边结构的稳固性符合后期施工要求,不得存在缩径和塌孔的现象。在确认成孔无质量问题的情况下,便可以进行清孔作业,对于孔洞内部的杂物进行全面清理。较为常用的清孔方式为捞浆筒清孔方式,主要是应用流动性较强的泥浆,对杂物进行清除,为后期的混凝土灌注作业做好准备。
(四)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首先,在对钢筋笼进行制作之前,施工人员要对钢筋笼的制作材料进行系统化检验,确保其能够完全达到施工标准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其次,施工人员应当根据施工图纸中的相关规定来进行钢筋笼制作,切记不可在其中随意参杂个人喜好与独特想法,避免对整个工程项目带来负面影响;再次,在钢筋笼的制作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优先应用整根钢筋来作为钢筋笼主筋,如果因特殊情况而不得不采用焊接钢筋,则需要严格保证好焊接质量,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弯曲或断裂情况;第四,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需要利用专门的探孔器来对孔洞进行探测,同时还要对钢筋笼的所有焊接口都进行两次以上的复查审核,一旦发展有安全隐患存在,就需要立即停止当前的安装工作,将出现问题的钢筋笼进行重新焊接处理,必须要达到合格标准后才能够投入使用;最后,钢筋笼在安装过程中难免要进行吊放处理,施工人员一定要妥善控制好钢筋笼的吊放速度,保证钢筋笼在吊放过程中的稳定性,杜绝其出现左摇右摆的情况。
(五)灌注混凝土
在钻孔施工结束之后,做好清孔作業便可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成孔的质量与孔洞的清洁性对混凝土灌注的质量均会形成一定影响。为此,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才能进行混凝土灌注操作。同时混凝土混合料的质量会对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整体施工水平产生一定影响。在进行灌注作业之前,需先对混凝土混合料的质量进行有效检测,确保其自身质量与施工需求相符的情况下,方可开展灌注作业。而在混凝土混合料质量不符时,则需对其进行再次调制,如果二次调制质量仍然不满足施工标准要求,则需要重新配置混凝土。在混凝土灌注的同时,相关人员也需要对灌注的质量进行观察,一旦发现问题需及时处理,保证灌装作业的整体质量。
三、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一)孔壁塌陷问题
在工程实践中,引起孔壁塌陷的因素多种多样,比如施工地基及土质问题,泥浆护壁质量问题、护筒内水位问题,若钻孔速度太快、灌注时间太长,也容易导致孔壁塌陷问题的出现。为解决这类问题,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方案。在松散土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护筒的适当性埋深,进行优质泥浆的使用,切实提高泥浆比重,利用黏土将护筒的四周展开填封,进行护筒内部泥浆水位的控制,在钢筋笼的下放过程中,要保证孔位的对准性,减少其与孔位间的碰撞及摩擦。
(二)钢筋笼上浮问题
在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过程中,钢筋笼占据着重要的应用地位,通过对钢筋笼的应用,可以实现混凝土桩的有效性约束,这需要钢筋笼具备较强的水平耐受性,从而有效解决钢筋笼上浮问题。若其水平耐受性不高,钢筋笼上浮问题便会很常见,这也受到导管埋置深度的影响,若导管埋置太深,会导致钢筋笼下放难度的提高,导致钢筋笼上浮几率的提高。若混凝土浇筑速度太快,灌注桩直径太小,过快的混凝土浇筑速度也会提高钢筋笼的下放难度,导致其上浮问题。为了解决钢筋笼上浮问题,必须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导管埋设深度的科学性设置,导管埋设深度与混凝土上升水平密切相关,因此需要进行导管埋设深度的控制,进行混凝土浇筑进程的控制,减少浇筑过程中对导管的冲击力。这也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间的控制,减少钻孔内部的沉渣,提升混凝土浇筑水平,有效解决钢筋笼上浮问题。
(三)桩身缩颈、断桩问题
在工程实践中,若施工地质较为特殊,可能会导致桩身缩颈、断桩问题的出现,比如施工地区地层条件较差,流沙淤泥层比较厚,导管上拔过程中,钢筋笼破坏,或者于混凝土浇筑中断,导致导管口脱离混凝土面,若混凝土灌注不当,也会出现孔壁内挤塌陷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加快浇筑混凝土的过程,实现成孔及浇筑混凝土停孔时间的缩短,避免导管管口超出混凝土面高程,优化混凝土灌注方案,切实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及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为了提升工程实践效益,必须健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体系,切实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为了增强工程施工水平,必须根据工程实践现状,完善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方案,根据工程实践现状,解决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人为操作问题、技术失误问题、材料资料问题等。
参考文献:
[1]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房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吉佩浪.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