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毕业实习是大学生理论基础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现阶段关于高校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加强实习前培训教育,打造家庭、实习单位、学校与毕业实习生四重沟通方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清学校与实习单位职责关系与实施实习时间弹性制,加强指导老师培训,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过程质量监管,完善与毕业实习相关的立法,是促进毕业实习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毕业实习;问题;对策
一、高校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在企业面临外部竞争的背景下,导致实习困难重重
在企业面临外部竞争的背景下,大批的企业对于吸收人才都有两点要求,第一,要求其吸收的人才,对于其匹配的岗位,能够快速上手。第二,对于其吸收的人才能够快速给本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基于以上两点,大部分企业对有一定工作经验和业务能力强的人才更加青睐,而大部分毕业生在校期间并没有多少工作的经历,这就使得大量的企业,把大学生实习视为一种负担,多数企业都不太愿意接受毕业实习生,因此,从以上存在的客观情况来看,高校毕业生找到实习单位实习,面临着很大的阻力。
(二)毕业实习期间,实习生易产生心理负担。
毕业生在实习期间,易产生不良情绪。那在实习期间,实习生为什么会产生不良情绪呢!可以从以下三点原因来剖析。第一,大学毕业实习期间跨度较长,毕业实习生长期不在学校及指导老师的管理之下,再加之实习的工作繁重,压力大,容易导致实习生精神上处在紧绷的状态,久而久之,实习生就会产生心理负担。第二,实习生去实习单位实习,与之前在校园象牙塔中单纯的生活不一样,他们肯定要与社会环境接触增多,社会上一些不良的社会思潮以及实习单位中复杂的人际关系都会给他们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在此种情况下,毕业生实习生在思想与心理上的不确定的因素会大大增加。第三,家庭因素对实习生的心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国家庭都有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鳳的心态,在此种心态的影响下,中国家庭大都对子女实施的是家庭荣誉式教育方法,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在此种教育方法的影响下,都会使自己的子女在实习的过程中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
(三)学生对毕业实习重视程度不够
从目前的实习现状来看,大多数毕业实习生对毕业实习不够重视,有三点原因可以解释这一现象。首先,很多毕业实习生受虚假实习的迷惑,大都不相信毕业实习,他们认为,现在的毕业实习大部分都是从事机械体力劳动,对他们职业技能提高没有实质的帮助,因此,大批的实习生根本就不重视毕业实习工作。其次,也有一部分实习生找到了他们本身心仪的实习单位,在此情况下,他们为了毕业后,还能在自己心仪的单位中工作,他们就想办法走后门,去结交关系,根本就不把精力放在该如何实习上。最后,有些同学想进一步考研深造,然而,大部分高校把实习时间把实习时间都定在大四的12月份至次年5月份,而考研时间刚好在12月份,况且考研的复试时间也一般定在次年的3月份,这就使得毕业实习与考研之间相互冲突,很多学生为了保证考研的复习,忽视甚至放弃实习,实习结果可想而知。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亟待解决
毕业生实习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双师型”教师的指导,因为只有“双师型”教师才能让毕业生更好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因此,高校迫切需要“双师型”教师。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兼备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很多高校的教师虽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但缺乏实务经验,而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虽然具备丰富的实务经验但专业知识又有所欠缺。这种局面,只会让毕业生的实习效果大打折扣。有鉴于此,高校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五)分散实习监管问题突出
由于毕业人数较多以及实习基地较少等原因,大部分高校允许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自己联系实习单位,虽然此种分散实习的方式,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但是在学校经费紧张,各学院指派的指导老师比较有限的背景下,也带来了比较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毕业生在不同的区域实习,使得指导老师无法与企业通过,难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客观评价。
(六)毕业生在实习期间劳动权益无法的到切实的保障
毕业生实习期间的劳动权益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实习生的劳动报酬权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鉴于毕业实习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既没有劳动合同关系,也没有事实的劳动关系,基于此,用人单位对大部分实习生发放的薪酬待遇连当地的最低工作标准都达不到,更有甚者,毕业生为了实习还要向用人单位支付实习费用。第二,毕业生在实习期间遭受侵害时,难以得到合理的救济。正式员工受侵害时,可以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但实习生整体都不被视为劳动合同关系,也不认为有事实劳动关系,因此,出现纠纷仲裁机构也不受理此类案件。
二、破解高校毕业实习困境的对策
(一)加强实习前培训教育
为提高毕业生实习成功率,解决实习难问题。学校应该安排指导老师、辅导员对毕业生进行实习前培训指导,他们应以讲座、授课与交流的形式,对实习内容、面试技巧以及人际交往等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指导,大部分企业对人才的专业知识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都十分的重视,毕业实习生应当切实地对自身进行自我分析,找出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千万不要好高骛远,结合老师指导培训教育,合理的制定实习目标,这样的话,就能最大程度提高实习成功率。
(二)打造家庭、实习单位、学校与毕业实习生四重沟通方式
为了缓解毕业生实习期间的心理压力,应打造家庭、实习单位、学校与毕业实习生零距离沟通模式,为此,学校应建立实习网络平台,将家庭、实习单位、学校与毕业实习生四者融为一体。当实习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实习单位可以通过此平台中,将学生的心理状况信息传达给学校与家长,学校与家长可以根据反馈的信息进驻企业,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这样既能最大限度地缓解实习生的工作焦虑,又能督促学生认真实习,还能促进亲子关系和谐。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清学校与实习单位职责关系与实施实习时间弹性制
为了是毕业生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保证实习生按时完成实习工作,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实习生的培训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打消毕业生实习无用论的想法,才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实习态度。其次,要理清学校与实习单位的职责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消除走后门与托关系等不良现象。最后,高校可以实行毕业实习时间弹性制管理,鉴于高校在第七学期开设很少的理论课程,高校可以从第七学期10月份开始安排毕业实习,截止日期到第八学期5月份,在此时间范围内,让毕业生自主安排,总共实习两个月的时间。这样既能保证毕业生的实习效果,又能不耽误毕业生考研深造。
(四)加强指导老师培训,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校可以选派优秀的教师到企业去短期实践培训,也可以聘请企业的优秀骨干定期到高校来进行技术指导,企业也可以派出优秀的员工定期到高校来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有基于此,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与高校老师的专业知识与实务经验能够得到双向的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够发展壮大。
(五)加强过程质量监管
为保证指导老师对在外实习的学生进行过程化监管,学院应当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对实习教学进行监控,实习生应当在第一周内把实习单位汇报给指导老师,指导老师汇总好后上报学院,每周毕业实习的指导老师应当采取电话与微信等方式对其指导的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实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督促其指导的学生按时完成实习任务。
(六)完善与毕业实习相关的立法
为避免毕业实习生劳动报酬权难以得到保障与在实习单位受到侵害时权利无法得到救济等情况的发生,建议修改“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实习予以规范,建议国务院先行出台专门的高校毕业实习条例,待時机成熟后,再转为人大立法。
参考文献:
[1]李新.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实习现状及对策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7):58—59.
[2]金劲彪,郭人菡.毕业实习劳动权益保护的法理反思:基于各层次利益衡量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20(2):67—75.
[3]高岩松.构建科学的普通高校本科毕业实习体系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9(11):144—146.
[4]杨港.大学生毕业实习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20(3):56—59.
作者简介:
魏永(1988-),男,山东省枣庄市,硕士研究生,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教务处副主任科员,研究方向: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