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增辉
在高中阶段,语文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分发导学案,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自主探究
一些教师认为预习是学生的事情,就完全放手,没有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导致学生的预习效率低下,无法很好地参与课堂活动。为了让学生在预习中有更清晰的方向,教师可以分发导学案,引导他们在预习中自主探究。
例如,教师可以围绕《沁园春·长沙》设置导学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导学案包括以下内容:
预习目标
(1)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2)积累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
(3)把握意象,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2.知识链接
(1)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诗人。1910年,毛泽东离开韶山投考湘乡县东山小学。在回答《言志》作文题时,他写下了《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充分展现了17岁少年的宏大抱负。
(2)《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当时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当年10月,毛泽东离开韶山前往广州,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往昔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3.自主探究
(1)本词上阙写景,你能说出词的上闕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意象)来写的吗?
(2)试概括上阙描绘的景物的特点。
(3)本阙开头三句,语序同一般词序不一样,你能将其调整好并说说它的大意吗?
4.达标训练
(1)“词”这种文学式样兴起于 ,成形于 ,盛行于 ;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每首词遵循一种格式,叫 ,“沁园春”就是这首词的 ;因为句子长短不齐,又称 ;按其篇幅的长短,可分为 、 、 三种;按其风格的不同,可分为 派和 派。
(2)诗词讲究炼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就把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写出来了。请你选出本诗锤炼得精彩的字: 。
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它为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提供了机会,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还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参与感与成就感。在语文课上,教师需要适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让他们通过合作探究不断地深入文本,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以《劝学》为例。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考虑到该文章与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的《孙权劝学》有相似点,教师可以将两篇文章联系起来,引导他们比较阅读,并思考两篇文章有何不同。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此文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点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文章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发现《孙权劝学》的语言简练生动,是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的,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突出了人物的风采,除正面记言外,此文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十分生动;《劝学》说理深入,结构严谨,各段的条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具体问题,而且总在文章的开头、结尾部分作出明确的交代,文章还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
总之,在语文课上,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多指导和帮助他们,让他们在学习之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三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