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程成
教师在备课时需要作很多准备,如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练习、撰写教案等,笔者曾经听过一节课《将进酒》,执教者展示了很多PPT,漫谈中国酒文化,足足用了六分钟,有喧宾夺主之嫌。美国教育家鲁姆说:“好的教学始于重点明确的教学目标,而止于紧凑有效的教学过程。”一节课必须是有目标、有重点的,必须用科学理性的设计来管理课堂。对此,笔者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我们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要能够短时间内营造出相应的课堂气氛。因此,在设计《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方案时,我在大屏幕上展示了马丁·路德·金在演讲《我有一个梦想》时的照片:
并配上了这样一段文字:1963年8月28日,当日25万人在华盛顿集会,浩浩荡荡分两路游行到林肯纪念堂,一位30多岁的黑人汉子被众多黑人簇拥,站在高高的石阶上演讲。这个黑人就是著名的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
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注意力就被集中了,他们也渐渐地走进了文本。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就可以进行后续的教学。可以说,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一定会在设计导语时就开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文本出发创设情境,使学生自主地走进文本。
二、创设情境,突出教学目标
在研读“课标”、钻研教材时,我们必然想找到“标”与“本”的衔接点,而该衔接点就是教学设计的“源”。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其作用,需要教师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
例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4选录了《寡人之于国也》一文。该文是诸子散文《孟子》中的节选片段,《孟子》和《论语》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典籍。在教学中,教师的目标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孟子的重要思想,了解文章中的论辩艺术。对比,笔者是这样创设情境的:
“我们已经学习了《季氏将伐颛臾》这篇对话体议论文,了解了鲁国王室衰败、四分公室的年代里孔子和弟子冉有的言论,从中看到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文德服人”的治国原则。今天,我们将要一起认识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就是被誉为“亚圣”的孟子。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的《寡人之于国也》,了解他的“仁政”思想,看看他对儒家思想作了哪些发展……”
如此创设情境,我们就能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糅合在一起,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三、創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除了营造课堂气氛,突出语文教学的目标,我们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不断地质疑、探索和交流。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提出有新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要做到这些,在备课时,我们就要先了解学生,大胆设想,精心设计。
例如,在设计《像山那样思考》的教学方案时,笔者是这样创设情境的:
“好莱坞大片《阿凡达》风靡全球,为我们展示了未来世界的样子。由于地球的资源日益枯竭,人类为了掠夺新的资源,启动阿凡达计划,攻击潘多拉星球。人类以大自然的主人自居,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我们的地球变得面目全非、伤痕累累,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面对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那么,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奥尔多·利奥波德的这篇文章《像山那样思考》,来听听奥尔多·利奥波德半个世纪前给出我们的忠告和答案——像山那样思考。”
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并适时提出问题,就能引导学生更好地与文本对话,从文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进而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以上三种创设情境的方案都只是为了抛砖引玉。实际上,创设情境的方案还有很多,设计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其根本就是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走进文本,进而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师在设计的过程中绝对不能有意或无意地禁锢学生的思维,要突出教学目标,体现文本的特色。期待各位教师在实践中多思考,设计出更多的适合学情的教学方案。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