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2020-09-10 09:24节保红
中华儿女·海外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家教留守儿童家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发展的程度对国家乃至于整个民族的兴衰都至关重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是社会、学校、老师的责任。“新型留守儿童”就是寄宿在家教班或学校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成绩在班中往往排在后面,在平时也容易违反纪律,是老师最头痛的学生。

新型“留守儿童”这些学生吃住在家教班或学校,一周或两周也有可能一个月回家一次与家长团聚,少了与家长交流的时间,缺失了父母的爱,大部分时间是家教班的老师,有的家教班是学校老师办的,雇用亲戚管理,除了吃住没多少时间管理学习和思想教育。还有寄宿在学校,统一的集体生活,说的不恰当就如“集中营”,家长会美其名曰“便于联系孩子”给孩子配的都有手机,学生扎堆玩游戏、聊天,在乡下成绩优秀的孩子,在这个大染缸中也被染坏。家长都依赖家教部老师和学校老师,离开家长的监护和少了家长的爱,慢慢的大部分学生成绩退步,思想封闭,不爱交流。

“新型留守儿童”最终没有达到家长的期望,成绩越来越差,学生身心不再像正常孩子了,心里古怪,孤僻。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有何思考?

新型“留守儿童”出现的原因总体有两方面:

1、教育的不公平。城乡教育公平的缺失,很多地方基础设施,师资得不到保证,虽然学生们不会坐在危房房中读书,但学校校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教师,只能上最基础的几门课。在城市中的学生却享受着不断升级换代的教育设施,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课程,在家长的安排下,上着各种课外辅导班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这种公平缺失严重挫伤了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例如我去过的一个学校,全校就5个班,六年级又在中心学校。有的班就两三个学生,一个班两个老师,两个老师一人一天交替上,把所有的课全包下来。还有的老师是特岗生,家在县城,每天跑,没有时间精心备课,这样保证不了教学质量。从而造成学生流失,增多了“新型留守儿童”。

2、家庭期望值高。一个学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家长望儿成龙盼女成凤,很多家长想尽各种办法把孩子送往教育条件好的学校。从幼儿园想着把孩子送到全托的私人幼儿园,小学从农村的村小送往乡小,再有能耐的送往县城小学,有的家长认为只要是县城的学校都是好的,初中更不用说了,只要在农村有点脸面的家长想法设法把孩子送往县城或市区,造成农村小学、初中一个学校才二三十学生,造成教师资源浪费,也相应派生出了这些“新型留守儿童”。

改变“新型留守儿童”的现状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

1、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农村学校缺乏充足而优质的教师队伍,教育设施简陋。通过对某小学进行的了解,该校教师一部分是老教师,虽说经验丰富,但知识体系落后于教育需求,缺乏补充队伍,所以要向农村补充新鲜血液,吸引优秀的大学生。要想留着优秀教师,从生活和待遇上加大补给力度。不这样部分在校教师另谋出路,老师都没有,何谈教育,何谈成功的教育。受伤的只有孩子,所以家长想尽各种办法把孩子送出去,家庭条件好的陪读,不好的,只能寄宿。也要考虑学校硬件建设,建设有微机室,实验室,体育场。配备多媒体,教师配给计算机。

2、班主任工作要细致。摸清“新型留守儿童”的详细情况,对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如:学生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家长姓名、联系电话、家教部地址、辅导老师、家教部联系电话。经常与家长沟通还有家教部老师沟通。了解学生的平时生活状况,学习状况。有针对性的和学生交流,把握寄宿生的心理特征,及时打开他们的心灵窗户。通过调查和分析,“新型留守儿童”形成如此的不良心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自身的因素。优越感浓厚,部分学生的家庭条件在班上相對较好,于是缺少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学习中没有学习的动力,属于学习的被动者,但在平时的生活中又喜欢一切为自己为中心自我意识过度膨胀,他们很容易造成骄傲的心理问题,给自身的过度施压。二是部分学生和家庭条件不太好,但为了搞好学习,其父母借钱寄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自我照顾能力是最强的,但他们的心理压力也是最大的,过度的压力很容易导致学生发挥的不正常,甚至产生心理问题。三是自身的孤独心里作怪。这些学生由于离开了家庭,离开了亲人,很容易产生一种孤僻感,行为上也表现为孤独羞涩,导致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上出现异常。四是消极的自我暗示,一部分学生遇到了问题,经常产生我做不到的想法,抑制了自信心,增强了心里紧张,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学生的心里萌生了自闭的阴影。班主任针对不同情况,细致的做心理疏导。

3.家长积极配合。自家庭的原因主要表现缺乏有效的教育和心理沟通。一部分父母的期望过高,父母把自己的一辈子没有实现的愿望全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于是希望孩子能够考出好成绩,父母的高要求他达不到,一回家听到的便是父母的唠叨声,甚至打骂声,这一切是孩子长期处于孤独之中,高压之下,心理负担过重,久而久之,有了厌学情绪。还有父母的不问不闻不问,有的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很少顾及孩子,还是看到别人的家长经常来学校问这问那儿,自己背下遗落的角落,久而久之,孩子变的懒散内向。也有学生自控力差,父母与子女分开,不能有效地进行亲子交流,这影响“新型留守儿童”心理和学习。生长发育期长时间与父母分离,最容易出现情感情绪的异常。如忧郁胆怯孤独,喜欢独处忧愁寡断冷漠,所以这些心态都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多了解孩子真正所需,孩子是可塑地,及时和孩子沟通,让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节保红,单位: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猜你喜欢
家教留守儿童家庭
家教有法
家教“漫”镜头
家庭“煮”夫
家教“漫”镜头
家教“漫”镜头
恋练有词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