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滢
[摘要]人在改造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改造着人。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对处于发展关键期的幼儿尤为重要。研究选取苏州市部分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收集丰富的调查资料。调查发现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区角活动的创设、主题墙的创设和户外环境的创设。研究分析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改善幼儿园环境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创设;问题;策略
一、区角活动的创设
区角活动是幼儿自主游戏的区域,是幼儿多方面发展的主要活动区。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可自由选择活动伙伴、活动材料、活动区域、活动的方式,他们的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和愉悦;同时,在自主的尝试、探索、创造的学习过程中,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得到发展。在调查中发现这一区域创设中主要存在八方面的问题。
1、投放的材料问题。首先,材料变更周期较长。第二,材料数量少,新材料投放更少。第三,材料种类单一,几乎都是从商家购买的塑料制品,教师创造性的设计的活动材料较少。
2、区角活动的空间布局问题。各个活动区的布局过于紧密,未考虑动、静区域的转换。幼儿在进行活动过程中容易产生不必要的冲突,相互之间妨碍各自的游戏活动。
3、区角活动的种类问题。小肌肉活动区较多,大肌肉活动区较少,缺少幼儿独立思考、整理情绪的空间。如积木区、发廊都是发展幼儿小肌肉的区角。大肌肉活动区需要更大的空间。
4、区角活动与课题、各个区角之间联系不紧密。在观察中发现,不少区角活动区域都已成为一个单独的活动空间,彼此之间都是独立的,没有相互联系。
5、区角创设与幼儿发展水平脱节。很多活动材料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活动操作过于简单,有些材料又过于复杂,超出幼儿的发展水平。
6、没有充分利用周围环境资源。避免照搬照抄其它幼儿园的各类区角活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缺少自己的特色。
7、区角利用率低。很多区角在平时的活动中很少使用。在上级部门的验收结束之后,很多区角就停止了使用。如,饲养角的小动物们被搬走了,各种盆栽植物也搬走了。走廊有恢复了往日的宽敞。
8、忽视幼儿对个人空间的需要。在强调幼儿个性发展的教育环境中,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均为集体活动的空间,幼儿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阻碍了幼儿个性的发展。
二、主题墙的创设
主题墙是幼儿园课程活动的缩影,是幼儿展示的舞台。在观察和访谈中发现,研究对象的主题墙创设存在着七方面的问题。
1、幼儿参与的机会较少,为图省力省心许多教育工作者都是一手包揽了主题墙的创设。幼儿的参与仅局限于绘画作品的展示。
2、墙饰内容多为平面装饰,形式单一。在观察中笔者注意到,很多墙饰都是平面的图片装饰而成,而立体的手工制品则很少用于墙饰。
3、忽视主题墙的教育功能,重视审美和装饰的作用。墙饰内容琳琅满目、制作精美,将成人化的审美视角加于幼儿身上。
4、同一年级的主题墙饰基本相同,创新特色较少。在观察中发现,在三月份幼儿园中班主题“我和我家附近”中,多以照片、绘画作品为装饰,无各班特色。
5、主题墙饰与其它墙饰之间不统一、不和谐,没有一个系统的布局,给人杂乱的视觉感受。
6、主题墙的布局位置太高,与幼儿的生理特征不符合。墙饰的布局应该在幼儿的视线范围之内,超出了幼儿的视线范围的墙饰就没有了它存在的意义。
7、未能充分利用周围的有利资源创设适合本园并展现特色的环境。如开发当地的民俗、风景名胜、家乡特色、社区资源、农村资源等。
三、户外环境的创设
户外环境包括活动场地、器械设备等。这方面的环境创设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
1、安全性能较低。活动场地多为水泥地。大型器械的活动区不具备安全防护的设备。
2、活动场地的面积较小。很多硬件设施陈旧的幼儿园中,幼儿活动的户外空间非常有限。在集体活动时,这种弊端更加明显。
3、幼儿户外活动缺乏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现在大多数幼儿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世界,对大自然都很陌生,即使是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
4、户外活动的器材较单一,学期变更次数几乎为零。器械多为购买所得,教师和幼儿自己创造的较少。很多体育器材注重形式而非实用性。
分析与结论
现在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不少客观原因的影响,如地方政府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关注程度以及制定的各项教育政策,幼儿园硬件条件的限制等。但这些因素的影响与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相比较是甚微的。
2001年我國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正式开始,历经十年,教育改革仍在进行之中。这个过程是新旧教育观、教育理念的碰撞时期。在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时,难免会遗留一些历史问题;同时,新的教育理念、方式形成的过程也是教育者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之路的过程,必然会遇到和产生各种问题。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丰富自身的教育理论知识,抓住教育改革的精髓,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学,体现教育新思想。教育工作者才能将环境作为幼儿教育的隐性课程来实施,在环境创设中体现新的教育观,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一)从封闭走向开放
传统的封闭式的教育思想强调的是教师如何教,更多的是给孩子提供一些教具、学具以及学校的教育设施。在封闭的教育模式中,幼儿学习的空间是在教育者的管辖范围之内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是控制在教育者的手中的。
(二)从限制走向自由
自由与限制同时存在于教育中,如何把握两者在教育中的量便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方面。在传统的教育中,幼儿在园的学习都是在教育者提供的时间、空间、材料等环境中完成的。幼儿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教育者往往为方便班级管理,给幼儿的限制多而自由少。如幼儿没有选择各类区角活动和游戏材料的自由,只能听从教育者的安排。
(三)从被动走向主动
幼儿是环境创设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这种参与,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并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幼儿参与布局设计、收集和准备材料、动手操作、管理环境的过程。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幼儿将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表现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杨文.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07):66-68.
[2]马富成,马雪琴.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河西学院学报,2014(02):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