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参与主体的校园欺凌及其教育应对

2020-09-10 07:22刘瑞娟
新教育论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校园欺凌

摘要:校园欺凌,已成为近年的热点话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按照欺凌过程中的不同角色,校园欺凌的参与者可分为欺凌者、被欺凌者和旁观者三大主体。为有效降低、消除校园欺凌,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各方施以相应教育:对欺凌者,應加强生命、法治及规则教育,实施合理惩戒并引导其学会情绪管理;对被欺凌者,应指导其因应欺凌之道并努力构建安全的校园环境;对旁观者,应提升其介入欺凌的意愿,提高其介入技巧。

关键词:校园欺凌;参与主体;教育应对

近年来,各种校园欺凌事件,不时见诸报章杂志及网络媒体,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校园安全的高度关切。为能给青少年提供健康、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从政府到民间,从群体到个人都参与到了对校园欺凌现象的反思与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与见解。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试图从不同参与主体的角度切入校园欺凌,希冀能为有效预防、降低校园欺凌的发生贡献绵薄之力。

一、校园欺凌的特征与类型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的以大欺小、以多欺少、恃强凌弱的欺负或骚扰行为。可以说,校园欺凌久已有之,只是没有被成人关注。最早开展校园欺凌研究的是挪威学者丹·奥维斯(Dan Olwens),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挪威、瑞典的中小学校园欺凌进行了系统研究。受其影响,欧美学者也相继开展了相应研究,这一几乎普遍存在于各国中小学的社会现象,才暴露于公众视野。在我国,因为认识不足,此前也将欺凌看作是学生间的“开玩笑”或“小打小闹”,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近年来,由于欺凌现象呈不断增长趋势,且手段愈加多样,影响愈加恶劣,欺凌问题才成为教育热点话题之一,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校园欺凌的特征

校园欺凌有如下特征:

1.欺凌动机的故意性。校园欺凌都不是无意为之,而是欺凌者利用自身的某些优势,故意或有预谋地对被欺凌者的欺负。

2.欺凌双方实力的不对等性。在校园欺凌事件中,欺凌双方不管是个人还是群体,其实力都有很大差距,被欺凌者处于绝对的劣势。

3.欺凌实施的隐蔽性。长期以来,校园欺凌之所以没有被引起重视,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欺凌实施的隐蔽性。校园欺凌基本都发生在校园或学校附近没有外力控制的场所,这就使得欺凌不容易被教师或其他成人发现。

4.欺凌结果的伤害性。从结果上看,校园欺凌不同于学生间的一般玩闹,它会对被欺凌者造成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甚至失去生命,这也是它影响恶劣的直接原因。

(二)校园欺凌的类型

通常来说,校园欺凌有如下几种类型:

1.语言欺凌。语言欺凌是指欺凌者使用语言,讥笑、挖苦、辱骂、恐吓他人。据《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7)》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北京市中小学中有11.6%的学生几乎每天都遭遇语言欺凌,有40.7%的学生有被叫难听绰号的经历。[1]语言欺凌的伤害虽是无形的,但会对被欺凌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与阴影,影响受害者人格的健康发展。

2.肢体欺凌。肢体欺凌即欺凌者以肢体暴力(包括拳打脚踢、抢夺财物、持凶威胁、逼迫下跪、扒衣服等)欺负他人,造成被害者人身伤害,甚至失去生命的欺凌行为。如2019年9月广西某中学生课间休息使被同学从四楼扔下,致多处脏器严重受损,其手段极其残忍,影响极其恶劣。

3.关系欺凌。关系欺凌亦即社交欺凌,是指欺凌者通过操作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故意排挤、冷落、孤立、特定对象的欺凌行为。中国人民大学的调查表明37.7%的初中生遭遇过校园内社交上的欺凌。[2]此种欺凌虽没有急迫性的伤害,亦经常被忽略,但会使学生产生无助感、无归属感,严重者影响学生正常社交能力的发展,甚至导致社交障碍、自闭等病症的发生。

4.网络欺凌。网络欺凌是指利用网络、电子邮件、手机、QQ、微信等网络手段传播辱骂或伤害他人的文字或种种不堪之图像与影片的欺凌行为。网络欺凌具有流传速度快、流传面广等特点,对受害者及社会均造成极严重地负面影响。

5.权利欺凌。权利欺凌是指欺凌者利用自己担任的职务或掌握的某种权利,对同学进行欺凌的现象与行为。如2019年6月,深圳某小学家长爆料称,其女儿班上大部分学生“不听话”遭班长殴打,30名学生排着队被“拳打脚踢”。

以上几种,是主要的欺凌类型。当然在具体的某一起欺凌事件中也经常含有若干种欺凌类型。校园欺凌的发生,对社会、学校及学生个体均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消除校园欺凌,降低对学生的伤害。

二、校园欺凌的不同参与主体分析

依照欺凌过程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校园欺凌有如下不同主体:

(一)欺凌者

欺凌者,是校园欺凌的实施或主导者。具体说来,欺凌者大致具有如下特征:①个性较冲动,语言、行为经常具有攻击性倾向;②无同情心、无爱心、冷漠,甚至残酷,有虐待小动物等漠视生命的举动;③不尊重人,以自我为中心,对受害者不会有罪恶感,也不会觉得羞愧;④一般较同龄人强壮,喜欢发号施令,支配别人,如得不到积极回应,容易发怒,甚至打人;⑤无视学校规范,无责任感、顶撞老师。

欺凌者产生的原因,很复杂,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诸多因素都会影响他们。概括地说,大致有几种:

1.个体的负向特质。受遗传等生理因素和行为、认知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具有负向特质较明显的个体更容易成为校园欺凌者,如一个容易冲动、生气、对别人敌意、自我调控能力低的青少年,更易有暴力的倾向或行为。

2.家庭的负向特质。一些家庭的负向特质也会增加青少年欺凌行为的可能性,如家庭成员中若有暴力倾向与行为,都会使青少年有模仿的机会与“榜样”;再如,问题家庭中,儿童得不到完整的家庭关爱,有时也会妒忌他人生活;另外,父母管教方式的失当、期望值过高等都会对青少年造成压力,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伺机发泄。

3.学校教育中的一些负向特质。学校过度强调升学、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道德、价值、态度等方面的引导。另外,一些学校或教师,或对欺凌认识不足,或不愿将事情“闹大”,也会对学生认知欺凌造成不同地负面影响。

4.社会的负向特质。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观看暴力行为会增加孩子的攻击倾向。随着新媒体的出现,青少年每时每刻都可以接受到各式各样的信息,而又由于各种原因,社会对此类信息过滤不足,诸如影视剧中的暴力血腥画面、不良书刊等的反教育宣传与引导,都会对青少年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助长其暴力的倾向。

(二)被欺凌者

被欺凌者是欺凌事件的受害者,他们在欺凌事件中受到身体、心理的伤害。容易被别人欺凌的青少年大致有如下特质:①不合群,经常独来独往者。欺凌者有时会专挑这样的人欺负,因为他们无人帮助,不会打小报告,更无力还击;②身体特征与众不同者。身体残障、瘦小、过度肥胖,外表长相特殊、衣着邋遢等此类身体特征与众不同的学生也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受到嘲笑、讥讽甚至殴打;③学习困难或迟缓者。由于学习障碍或迟缓导致功课不好,此类学生经常被老师纠正与责怪,渐渐也就成为同学瞧不起的对象,受到欺凌;④社交障碍者。此类学生不善社交或社交能力较差,也容易成为被孤立、欺凌的对象。

遗憾地是,欺凌事件发生后,多数被欺凌者选择隐忍而不是告发。那么被欺凌者为什么不及时主动揭发欺凌,保护自己呢?大致原因有二:①受到欺凌者的威胁,内心的恐惧使他们不敢告发;②成人的态度,有时也会让他们失望,无奈只能选择忍耐。不管何种原因,被欺凌者的隐忍都只能会进一步助长欺凌者的气焰,使欺凌持续。

(三)旁观者

所谓旁观者,即是欺凌事件发生时,在一旁观看的人,他们是欺凌事件的目击者。校园欺凌事件大都是在有旁观者的情况下发生的,据统计,在已被爆出的诸多校园欺凌中“有 87% 的施暴现场都有围观者”[3],可以说旁观者是校园欺凌事件中不可或缺的参与方。

按照对欺凌的态度及行为,旁观者又可分为三种:①潜在欺凌者。这些人在欺凌发生时,虽然没有参与其中,但在旁煽风点火、起哄、拍照,甚至招呼其他人来观看。这些行为无疑对欺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助长了欺凌者的气焰。②正义主持者:此类旁观者,具有正义感,在看到欺凌事件发生时会出手制止或告之成人,以帮助受害者免于更严重地伤害;③冷漠的局外人(袖手旁观者):这类旁观者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在欺凌事件发生时,对欺凌者和受欺凌者都没有任何想法与举动,任事态发展。

旁观者是校园欺凌中很重要的因素,其对欺凌的倾向与举动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影响欺凌事件的进程。如果旁观者在旁煽风点火或不采取任何行动,对于欺凌者而言,都可解读为是对欺凌的鼓励,而对被欺凌者来说,此种情况下他们受到的伤害是双重的,“一个是欺凌行为所造成的直接伤害,一个是旁观者的道德冷漠所带来的间接伤害”[4];若旁观者当即出面制止或求助于师长等有能力解决冲突局势的人,欺凌问题可能会得到及时化解。

三、校园欺凌的教育应对

基于不同参与主体在欺凌事件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为有效降低、消除校园欺凌,必须有针对性对各方施以相应教育。

(一)欺凌者

对欺凌者或者具有欺凌特质的学生,可施以以下教育举措:

1.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其学会情绪管理

校园欺凌的根源在于欺凌者对生命的蔑视与不尊重。加强对欺凌者或具有欺凌特质的学生的生命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积极正向的生命态度,引导他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培养他们的同理心,这既应是教育的本意,也是消除、降低校园欺凌的前提。同时,还应引导他们学会自我控制情绪,培养他们友爱待人的态度,深化他们对欺凌的认知,进而规范他们本我的成长。

2.推动规则、法治教育,完善预警机制,实施合理惩戒

首先,要营造守规则,重法纪的舆论环境。如前所述,许多欺凌者漠视规则,经常违反学校纪律甚至法律法规,因此应加强规则、法治的教育与宣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其次,要构建多方协调共进的安全防范机制。要建立学校主导,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欺凌预警机制,构建安全网络体系,尽量将欺凌扼杀在萌芽之中;最后,要加强惩戒力度。合理的惩戒也是养成规则意识的重要手段,但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学校惩戒的实际效力不高,欺凌者的犯错成本相对较低。因此,政府、学校、家庭应达成一致,强化惩戒的实际效力,以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方式,遏止欺凌的发生。

(二)被欺凌者

对于被欺凌者,或者具有被欺凌特质学生(也可是全体有被欺凌可能之学生),可采取如下举措:

1.关注、留意学生的日常变化,鼓励其在遭受欺凌后大胆说出来

如前所述,一般学生遭受欺凌后很少说出来,这就需要家长及教师关注学生(尤其是具有被欺凌特质的学生)的日常变化,如若发现学生身上有不明伤口,衣服无故破损,经常不明原因的头疼、作噩梦,经常闷闷不乐或者发脾气,不愿上学等症状时,要详询其是不是遭到了欺凌。同时,还要鼓励他们在遭受欺凌后大胆说出来,让他们意识到如果不说出来,只会进一步助长欺凌者的气焰,只有说出来,寻求成人的帮助,才是摆脱欺凌的唯一途径。

2.构建舒适空间,营造健康、安全地校园环境

一个令人感到不安全的环境将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成效及行为造成不良影响。事实也证明,许多校园欺凌就是在校园内(或周围)的诸如厕所、地下室、围墙角落等或地理位置偏僻无人管控,或光线不足,或视阈死角等地方发生的。因此學校应为学生创设舒适的空间,营造与维护健康安全的环境。如学校可以通过移除视线障碍物、增加监控设备等措施消除死角,提高透视性,以降低不良行为的发生。

3.指导学生因应欺凌之道

学校及家长还应教导学生因应欺凌之道。如提醒学生尽量不要远离人群,不要单独留在教室或厕所;要教导学生在遇到欺凌时如何面对,学校可配合适当课程或校园活动来培养学生应对校园欺凌的各项能力,让学生具备反欺凌的基本技能。同时,针对部分学生因社交能力差而常被欺凌的状况,还要提升这些学生的社交技巧,鼓励他们多结交朋友,改善人际关系,以力求尽量减少受欺凌的几率。另外,还应建立心理安抚机制,对受欺凌者及时积极地介入并追踪辅导,将伤害降到最低。

(三)旁观者

旁观者是欺凌事件中的一个庞大但不易受注意的群体,其态度有时甚至可以决定欺凌事件的进展,那么如何引导人数众多的旁观者呢?

1.培养正义感与同理心,提升旁观者的介入意愿

应引导旁观者发挥正向作用,降低欺凌事件的影响。如前述,旁观者中的潜在欺凌者和袖手旁观者,事实上助长了欺凌的气焰。因此对学校可以通过布置校园环境、利用教学媒介、师生互动等方式引导他们形成正向的生命价值观,使他们能设身处地的体会被欺凌者的境遇与感受,令其意识到自己可能就是下一个被欺凌者,提升其伸张正义的意愿。

2.营造良性环境支撑,鼓励、保护旁观者的正向行为

即便旁观者有了介入意愿,但在实际情况中他们能否积极介入还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如虽旁观者介入,但得不到其他人的支持,或是在旁观者介入将欺凌事件告之成人或直接出手制止后,欺凌者没有受到应有惩罚,甚至自己还可能会因此被报复,成为被欺凌者,如此肯定会降低其积极介入的意愿。因此应保护旁观者的利益,及时对欺凌者进行处理,确保其不被报复,鼓励更多的旁观者加入到反欺凌的行动中来。

3. 提高旁观者介入欺凌的技巧

学校或家庭还应帮助旁观者提高介入欺凌事件及保护自己的技巧。如可以在课堂、班会、课外活动及家庭生活中采用诸如角色扮演、讨论、虚拟情景模拟、观看视频等多元教学策略,并学习在欺凌情景中采取适当行动的技能,了解应对校园欺凌的种种策略,提升其介入的技巧,锻炼其应对能力,并保护自己,以更有效地制止欺凌,降低伤害。

参考文献:

[1] [2] 北京中小学校园欺凌调查:超4成学生曾被叫难听绰号[EB/OL].http://news.sina.com.cn/o/ 2017-04-18 /doc-ifyeifqx6298468.shtml.

[3]解码百部校园暴力视频:七成欺凌为多对一,九成受害者未反抗[EB/OL].http://news.163.com/16/1125 /19/c6099EKQ000187VE.html.

[4]高德勝.对校园欺凌的道德审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2):12-13.

作者简介:刘瑞娟,1995年10月,女,硕士学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校园欺凌
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要抓住哪些关键点
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成因及应对策略
北京中关村二小事件:应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从社会建构论视角看“校园欺凌”
法律规制校园欺凌的若干思考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专项治理“校园欺凌”
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