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减缓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策略

2020-09-10 07:22代娜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入园情绪幼儿园

代娜

入园是孩子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第一次离开家庭、离开家长怀抱,来到完全陌生的幼儿园。孩子刚开始上幼儿园时会在心理或是生理方面发生变化,心理变化如:苦恼、忧伤恐惧、紧张等不适。生理不适如:尿频等不适。不然看出以上种种其实都是分离焦虑的表现。

一、问题的提出

孩子从出生,其主要生长环境就是家庭,由于父母的关切与呵护,孩子从内心会得到一种安全感受。但当他们进入幼儿园面临一种新的环境时,这种安全感就会被打破,心理会产生种种不适。不同的孩子入园时的表现也各不相同。

(一)情感方面:

1、整天哭或是一阵一阵哭

有的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经过与父母或家人的“生离死别”后,反应很激烈,发脾气哭闹。不接受老师和小朋友,无时无刻找妈妈。有些幼儿收到外界干扰,如有家长来接小朋友,或听到爸爸妈妈、回家等有刺激的词时勾起了他想家的情绪时就哭一阵。

2、恋物

这类幼儿通常会从家中带一件喜欢的物品,一直拿着不愿意放手,如果老师要求他放下,他就会用哭闹来反抗。大多数幼儿会在午睡时抱着自己的爱物入睡。

(二)生活方面:

1、喂食困难或拒食

这种幼儿表现的特激动。老师把食物拿给他们时,幼儿会看着你说我不吃这个不吃那个,当老师要让他吃饭时他们便会哭泣,跺脚等来表示他们心中的不满,以及很想回家的心情。

2、入睡困难

幼儿园中午都有午睡的習惯,有些幼儿到了午睡时间时常常跟老师讲我不睡觉,如果老师硬来的话马上就哭。必须哄着入睡。没有午睡的习惯,很难入睡。

二、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

分离焦虑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每个孩子都可能会有,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它表明父母和孩子之间已建立了亲密的依恋关系,他不愿意离开安全、熟悉的人和环境。

研究表明: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

(一)不想与父母分开:

从心理学角度讲,幼儿从出生起便逐渐发展和形成了对父母或其他直接养护者的依恋。依恋的对象,成为了幼儿安全的象征。是幼儿得以信任、依赖的人。一旦与自己的亲人分离,便会从心理上感到不安全,从而就会不同程度的出现焦急、不安、哭闹、恐惧等各种心理学上称之为“分离焦虑”的症状。

(二)对陌生环境感到害怕:

对幼儿来说,家庭是他安全的、自由的第一生活环境。习惯了自己熟悉的家,现在却得长时间待在充满陌生的幼儿园里,一切的东西都是陌生的,与原有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幼儿会出现哭闹情绪的反应。

(三)无法适应集体生活:

幼儿到了幼儿园必须遵守团体规范,想要的东西与人分享,想吃点心,玩玩具要排队。到处都是限制,让幼儿觉得幼儿园不好玩。

三、小班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

幼儿早上不愿意来园也有很多原因:如年纪越小情绪越不稳定,早上没睡好也会影响幼儿来园的心情.心情好,幼儿在园一天都会很听话,心情不好,这一天幼儿都会易哭闹。

(一)、情绪的不稳定性与外露性:

婴幼儿时幼儿的情绪极为不稳定,易变,情绪不稳定与他们易受情境影响有关。他们的情绪通常表露在外面,不会隐藏,也丝毫不加控制。如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控制不了哭与笑。

四、减缓幼儿分离焦虑的策略

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不仅是老师,也需要家长的共同配合。例如和孩子一起做些准备的工作,可以帮助孩子顺利的入园,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减短分离焦虑期。

(一)、心理准备:

入园前,家长带孩子参观幼儿园。观看小朋友们上课、玩耍,使孩子逐渐有“幼儿园”的概念,熟悉幼儿园的环境。

(二)、生活准备:

1、家长放手让孩子尝试独立吃饭。

2、孩子自己大小便。新入园的孩子常把裤子尿湿或把大便弄到裤子里。主要因为大多数孩子不会独立上厕所。幼儿园厕所大多数是蹲坑式的,孩子对此会不习惯。因此,孩子要学会上厕所解除紧张心理,并告诉孩子憋便的害处,自觉独立大小便。

3、孩子会自己洗手。

4、孩子会穿脱衣服。

5、孩子有午睡的习惯。

(三)、语言准备:

当孩子到幼儿园以后,有些表情和动作就难以被老师和同伴理解,以至于孩子的愿望不能得到满足,会使他们感到委屈,从而影响孩子上幼儿园的情绪。因此,要让孩子建立表达愿望的习惯,并且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要求和所想。

(四)、交往准备:

父母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往,在交往中引导孩子从“自我中心”的“壳”中解脱出来,互助与分享,体验与同伴交往的乐趣。

(五)、开展有趣的活动:

1、游戏:“抱一抱,猜一猜”。幼儿在幼儿园分离焦虑而哭闹时,教师相当有效的做法是紧紧地把幼儿拥抱在怀里,充满疼爱地用右手轻轻拍打幼儿的后背,并辅以温柔的安慰和劝说。孩子的内心平复很多。见此效果非凡,因此,我组织了游戏“抱一抱,猜一猜”的游戏,拉近了师友间的距离,孩子随时能够与老师肢体接触,环节了孩子内心的恐惧与不安,逐渐增加游戏的趣味性,使孩子积极地参与集体游戏,体验集体游戏的愉快。

2、绘画:画一画,我想妈妈这么多。在绘画的过程中幼儿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能够将可怕的东西画得不那么可怕,并且能够从中获得力量感和控制感,从而克服因分离等而产生的消极情感。

3、游戏:找一找,这个是我的。让幼儿在陌生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能够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情绪。我请家长将孩子喜欢的各种东西带到幼儿园里,并放置在贴有自己标志的固定点。利用过渡环节我请幼儿找一找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就这样,幼儿在游戏中,看到有很多东西是属于自己的,增添了对幼儿园的几分亲近感,增加了幼儿游戏的愉悦感,更增加幼儿的归属感。

(六)、家园联动,促进新生入园适应

为使新生顺利地从家庭步向幼儿园这个“小社会”,我们应该把家园联动放在首位,通过家教沙龙、亲子预入园、阶段回访等活动来化解幼儿的分离焦虑的情绪,缩短新生的入园适应期,力求新生尽早融入到幼儿园集体之中。

1、举办家教沙龙,共享教育策略。入园前举办家教沙龙,是共享家园教育策略,产生“联动”效应的关键。通过家教沙龙,一方面由教师向新生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内容和形式以及幼儿在园作息制度和活动常规等,引导家长在家庭中开展正确的准入园教育。同时向家长发放“幼儿基本情况调查表”,全面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特殊需求、家庭教养方式等,建立幼儿成长档案,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工作,在家园互动中不断扫除幼儿入园适应的障碍。

2、“开放”幼儿活动表现,促进家园联动。家长初次将孩子交给幼儿园,往往表现出担忧和不安,他们想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学习和生活。为此,我们用简短的文字和图示或是ppt等形式向家长反馈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开展家长半日活动,采用不同形式向家长展示幼儿在园的各种活动。

五、结论

总之,幼儿的分离焦虑延续的时间,一方面与幼儿自身的性格,家长的配合,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关:另一方面与教师的教育策略,教育氛围,师生间友好的亲情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的语言、行为,态度对幼儿及家长情绪的稳定,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我相信,只要我们用爱心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关心、爱护幼儿,孩子们一定会很快地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张张活泼可爱、天真烂漫的笑脸。

参考文献:

[1]《幼儿心理学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幼儿教育学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心理学原理》开明出版社

猜你喜欢
入园情绪幼儿园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爱“上”幼儿园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九月来到,哭闹开场
情绪认同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