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鹤扬,请你把桌子从二组移到三组,就坐在戚亦恬的右邊吧。身为组长,你一定要帮助你的组员哦!”期中考试后,“刘班”果然开始实施他的“组内一帮一”政策了。这不,三组数学成绩最优秀的组长周鹤扬成了我的新同桌。嗯,太好了!我一定得好好努力,争取找机会多向组长请教,让数学成绩来一次大飞跃,千万不要辜负了“刘班”的良苦用心。
下课休息十分钟,我正打算问候一下周围的“新邻居们”,可是还没等我开始预热,同桌一连串的一帮一辅导马上就开始了:“戚亦恬,我来给你普及一下旋转的奥妙吧。”“戚亦恬,你要把旋转的必备条件记下来。”“戚亦恬,你看这种旋转模型一定要记下来……”
天哪,这太不科学了吧!平时那么沉默的学霸怎么有着如此唠唠叨叨的“碎碎念”呢?
终于,韩老师走进教室,开始上课了。“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道思考题。”“又是思考题,韩老师从哪里找来这么多思考题啊?”看着黑板上的题目,我在心里抱怨着。可再看看旁边已经沉浸在思考题中的周鹤扬,我也开动了脑筋……不一会儿,我竟然很快解出了这道题。难道有了学霸同桌,我也变聪明了吗?
上午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声一响,我抓起抽屉里的自行车钥匙,正打算冲出教室。周鹤扬伸开双臂拦住了我。
“戚亦恬,不许走!”
“凭什么啊?现在放学了。”
“你的思考题做了吗?”
“这道题目我早就做出来了,不信你自己看。”
我没好气地甩过练习本。
“你做完了就可以发呆吗?为什么不多用几种方法尝试呢?我跟你说呀,要想把数学学好,就一定要多动脑筋,千万不能满足于一种解法……”
接下来的日子里,不管是早上进教室,还是放学离开教室,不管是课前还是课后,周鹤扬的“碎碎念”一直与我如影随形。就连半夜醒来,我脑海里全是那一个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模型。我痛下决心:学好数学,早日摆脱那个讨厌的“碎碎念”!
终于,美好的周五来了,耳根终于可以清静两天了。下午放学,我刚背上书包跑出教室, 周鹤扬风一样地追了上来。
“戚亦恬,你站住。刘老师说了让我帮助你,我可要尽职尽责!”就这样,我被“碎碎念”留在教室里继续学习。
日子一天天过去,几次数学小测试,我出乎意料地考得很好。“刘班”和韩老师都表扬我上课越来越专心了。其实我知道,这些进步都离不开周鹤扬的“碎碎念”。看着自己的分数不断地提高,我竟然对下阶段的数学考试憧憬起来。
不久后,我生了一场小病,休息几天再去学校,发现旁边的座位空着。我那爱“碎碎念”的同桌周鹤扬呢?热心的同学说,在我生病请假的第二天,校总部到学校进行了一次选拔考试,周鹤扬高分通过选拔,前往校总部学习了。
“戚亦恬,恭喜你,你终于可以摆脱周鹤扬的‘碎碎念’啦!”心里有一个声音这样对我说。可是为什么一丝丝失落和忧伤涌上了我的心头?
别了,喜欢“碎碎念”的同桌!
【总 评】 小作者以“碎碎念”为线索,将一名优秀同学对自己锲而不舍的帮助写得真实可感。习作主要采用对话手法来体现同桌的特点,还是通常的欲扬先抑的手法,但由于有真实的校园生活做底色,所以显得并不俗套。
(讲评教师 陈 雄)
[评 改]
小作者很擅长写人物语言,这篇取材于校园生活的作文,开篇就显得真实可信。
衔接自然,行文顺畅。
三个“戚亦恬”,将小作者讨厌的“碎碎念”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心理描写真实,生活气息浓郁。
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和生动的对话描写,表现了”我“的不耐烦和同桌的认真负责。
小作者描写同桌的“碎碎念”不是抽象化的,或者干脆用一句“他很烦”一笔带过。而是将数学名词写得很具体,将同桌的行为概括得很全面,这样既有校园生活气息,又显得真实可信。
“碎碎念”虽贯穿全文,然而此处的“碎碎念”才真正被作者赋予正能量的含义。
真实心境的再现,“失落和忧伤”的原因显而易见,对同桌的感激之情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