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微课”进驻小学语文课堂

2020-09-10 03:47陈娟
新教育论坛 2020年9期
关键词:圆明园手指微课

陈娟

随着科技的发达和无线网络的普及,生活中涌现出一系列的“微”事物,微电影、微信、微博已俨然成为我们生活一部分。在教育领域,随着翻转课堂理念的进驻,课堂学习环节也由原来的先教后学变成了现在的先学后教。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微课成为实施教学的主要媒介,它短小精悍、主题明确,备受师生的青睐。在实际的运用中,怎样让这项来自国外的先进理念与我们的实际教学相结合成了大家心头共同的疑虑。我将通过几个典型的教学案例,来说说微课如何在小语教学中的落地生根。

一、课文朗读指导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关键,很多教学都会把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作为阅读理解的前提。要想读正确、读标准,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有时还需要教给学生一些正确的朗读方式。人教课标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的22课《‘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文中作者对王熙凤的穿戴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文章是这样描写的“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褃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作者寥寥数笔就为我们生动的刻画出了,一位在贾府春风得意、美貌雍容的‘凤辣子’,可是对于今天的学生却是阅读的难点。

为了帮助学生阅读扫清障碍,教师设计了相应的微课让学生在课前先学。在短短的5分钟内,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人物身上的配饰、衣服的名称,然后再引导找出表示这些物品的颜色、材质的词语。这样一来,原本很长很拗口的句子被断成三小部分,学生很快读会了,也很容易就读懂文中描绘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流利朗读课文已不再是学生的难点,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体会作者独特的写作方法,更加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人教课标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手指》是六年级下册第一组“人生感悟”专题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本文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在教学中,为了避免逐字逐句的讲解引导学生迅速抓住文本特点,教师制作了一段微课,讲解了关于手指中食指描写的一部分,通过抓住重点字词的理解方法,总结出了食指“勤劳、肯吃苦”的特点,并总结出了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继续学习剩余的段落。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很快就总结出每根手指的特点,学习课文的时间大大缩短,学习效率提高了,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拓展学习。

三、赏析写法之妙为学生掌握写作技巧铺路

在我们的课本中不乏优秀的名片名作,这些优秀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很好地范本,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会抓住这个契机,教会学生新的写作方法,为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搭桥铺路。

四年级下册的第18课《永生的眼睛》一文,讲述了一家三代人已经和准备为盲人捐献角膜的动人事迹,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文章的开头和结束分别提到,当年的14岁的“我”和现在的14岁的女儿,对亲人捐献角膜的两种不同的态度,这两处描写不仅采用了强烈的对比法,还产生了前后照应的特殊效果,这种对比和照应反映了前辈的耳传身授对后辈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为了学生对这一特殊的写作手法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教师制作了微课《赏析前后照应寫法之妙》。微课将前后两部分分别出示,并用红色的字体加深了“14”这个数字,学生很容易就看出两句话的相同点都是14岁,不同点是主人公的不同,以及对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情的态度不同。微课明确指出“像这样在一篇文章里,前面说到的内容,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或者虽然主要在后面说的内容,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前后照应。”同时,教师还告诉学生,这样的写法既能使文章的结构严谨,还能使表达的意思更加有力,感情更加强烈,起到画龙点睛的奇效。学习后师生都感到收获巨大,这节微课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名家写作方法的独特,也给学生在习作中恰当的运用写作手法的铺平了道路。

四、美景再现为学生理解教材创设情境

人教课标版语文第九册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这是一篇讲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训练重点是要多读、多想、多体会,获得真切的感受,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其中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一段,作者用大量的词汇和优美的句式向我们展现了圆明园的建筑特色,让我们深刻体会了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的含义。

为了让学生再次感受昔日盛景,教师制作了微课《圆明园的美景》,具象化地展现了圆明园的“亭台楼阁” “中外风景名胜”“幻想的境界”“平湖秋月”等等并配以同步讲解词,使图片与文字相融合。学生在优美舒缓的音乐声中聆听讲解词,并欣赏图片,研讨不同景致的独特韵味,犹如身临其境,再结合课堂的交流学习,使学生的脑海中浮现出圆明园的全貌,体会圆明园昔日的恢弘气势,为后面学习“疯狂毁灭”部分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通过上面的几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灵活多样,微课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学生通过微课学习的过程,颠覆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挖掘了学生的潜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我们也发现,要想让微课充分融入语文课堂,教师必须学会敏锐捕捉恰当有效的教学点,利用拓展、自主探究等方法或途径,制作深入浅出、浅显易懂的微课,还要在抓好课堂教学的恰当时机,使学生真正利用微课自主学习,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翻转”,最终让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圆明园手指微课
印象·圆明园
The Old Summer Palace on the photos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一根手指点点点
游圆明园有感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手指被“卡”住了
圆明园里过大年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