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毅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千年,其内涵悠久且博大精深,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宣扬本国优秀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觉。当前各大高校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教育为主导,辅之以各种活动形式深入大学生群体,完善和健全大学生思想理念体系尤其是人格塑造方面,着重表现为德、智、体、美、劳。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教育;实践与运用
引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具体表现为:优秀精神文化、书法、手工艺、戏曲、民俗活动等等。教育是对于国民素质提升的主要方式,通过教育能够培养人的精神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其重要作用不仅体现在对于思想观念的塑造,更是从精神引领身体的全面构筑。
一、德育
品德是一个人思想修养的体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素养的展现,代表的是国家和民族的整体风貌。自古以来,对于思想品德的教育应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关注点。《论语》有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此言即表明德育的重要地位,通过德育来引导民众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理念,有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和构建安定和谐的社会。在学校教育中,德育由德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三个基本部分组成。本校在课堂和实践活动之中有效的融入德育的思想教育理念。在道德教育层面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品德修养,另一方面是为了深入了解国家基础法律知识。这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在知识学习方面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同时政治教育也要齐驱并行,从领导团队到学生群体,我校在暑期开展的关于《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加强辅导员队伍政治建设》这有助于增强辅导员的政治意识,完善政治教育理念。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展开丰富的讲座活动是激发大学生的上进心、道德感的有效方式。各式的校园讲座,课堂《时事政策》的学习、班会等活动以思想教育的形式进行着深刻的理念灌输。
二、智育
古诗词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方面之一,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蕴,对于古诗词的学习能够帮助培养学生的思辨、观察、联想等能力。例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中蕴含的哲理思维是我们从个体角度出发,想事情的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告诉我们要从整体出发,着眼大局,不能将自我的主观臆想判断为客观现实。引领学生多去探究中华优秀文化的哲理思想,是提升智力的有效方式。
三、体育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对于体育的发展史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体育又是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課程,益于强身健体,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早在墨子就提出了尚力的体育思想,他强调神与形、运动与生命的辩证关系,重视身体健康,强调身体锻炼。我校深刻的认识到身体健康是第一位,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开设体育课程,展开各类体育活动如运动会、足球赛等强调运动对于人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友爱互助、团结合作等精神的完美体现。
四、美育
“美”的内涵丰富,发展历史由来已久,对于美的探究也由来已久。孔子有言:“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一点上说明了孔子认为善也是美的一种,从而引导民众去向善向美。当然美不仅体现于内在的精神思想也有外在的具体事物如绘画、雕塑等等。对于美的发展可具体到一门学科,我校开设的《美学原理》课程,有助于学生去了解什么是“美”,对其本质的探究,“美”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从而可以培养学生去发现美,探究美存在的具体形式,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对于美有更高的追求。
五、劳育
劳动是通过我们自身的实际努力行为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通过劳动我们能够获得满足自身发展的精神食粮和物质基础条件。追溯到先秦时期,借助文学来抒发对于劳动的热爱之情,如《诗经》中的《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劳动不仅能满足自身物质需要,同时还能激发热情和欢喜,这表明劳动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这就势必要求每个人都应该树立一种正确的劳动观念。当代青年更应该积极践行并投身于劳动之中,从而获得精神慰藉。我校也在劳动教育方面作出表率,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做好社区服务,宣扬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鼓励和号召学生向劳动模范学习,激发劳动热情。
六、结语
中华优秀文化与教育应该是紧密相关的,中华优秀文化以教育作为载体,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渠道;教育以中华优秀文化为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教育让青年一代加深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理解,有利于更好的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同时也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构建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作风,从而构建一个新时代的新青年:有崇高的精神理想、良好的道德素养、先进的知识文化、健康的身体素质、独特的审美情趣、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等等,我校奉行的知行合一的理念,这也正是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融入教育的完美体现。
参考文献:
[1]崔增亮.小学古诗教学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4.
[2]杨向东、张雪梅. 中国体育思想史[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3
[3]蒋见云、程俊英.诗经注析[M].中华书局, 19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