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瑞成 凌旭
摘要:2020年“六稳”“六保”成为中央和地方、社会和院校最为关注、关心的话题,而就业工作作为“六稳”“六保”之首,其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2020年874万毕业生群体如何稳定就业牵动着全社会的心,当前的这种就业形势和压力必定会持续相对较长的时间。辅导员作为学生的贴心人,既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又了解就业政策,既能联动校内资源还有企业招聘资源。所以,探究如何发挥好辅导员队伍在毕业生就业最后一公里中作用,是实现稳就业、保就业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实践。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辅导员;稳就业;保就业
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今年的新形势是对辅导员在不能面对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如何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的一次大考,而且后续影响必然会持续一段时间。特殊时期如何常态化开展就业工作,也是辅导员值得深思的问题。综合考量,至少应从辅导员如下几个职能去探究这支队伍在就业工作中的作用。
一、辅导员的教师职能作用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教师,承担着大三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任务。辅导员可通过讲台这个“第一课堂”,利用12个课时,既要把就业形势、本学院本专业的就业情况以及最新的就业政策讲解清楚,也要把求职准备的材料(简历制作)、职场礼仪、面试技巧以及就业协议签订程序和权益维护讲透彻。针对本学院的就业情况和学生求职规律,引导他们做好择业心理准备和现实应对。同时,通过第一课堂摸底学生的就业意向,如升学深造、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参军、直接就业等情况,针对每个情况着重讲述需要做的准备,让同学们把就业从概念转化为行动,从理论转化为行动步骤,早作准备,有的放矢,顺利就业。借助第一课堂,在帮助同学们提升自我效能感[1]的过程中让大三学生从心理上既要接收要就业的理念,也要感受到在整个就业过程中还有一位老师会帮助他,让他们有个“离乳期”。这为下一学期进入大四开学就面临“金九银十”的黄金招聘期从容面试打下基础,也为后期指导重点帮扶学生建立师生的情感纽带。
二、辅导员的就业专项职能作用
辅导员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学生,学生的事情就是辅导员的事情,而毕业班学生的就业问题就是年级辅导员的首要工作,然而年级辅导员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毕业生就业工作应该作为一个专项工作由一名辅导员专人负责牵头,包括年级辅导员在内的其他辅导员配合。如此才能让一个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生总数接近400人的学院全员参与、资源最优利用。就业辅导员可以通过毕业类型设计选项让学生用最简单方式选择求职意向,从而准确掌握学生的就业意愿。该项工作一般应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第一个黄金招聘期(9月至10月中旬)结束后;第二个阶段为第一个黄金招聘期(3月至4月中旬)结束后。考虑到现在就业率的统计口径采用系统分期导出,那我们就按照就业率的统计项继续摸底统计,一般按照18个类型进行筛选,如表所示:
辅导员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就业规律设计就业意向类别,设计成Excel表。并将基础数据信息提前填好,只让学生填选项和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或导师姓名,如此可以让学生将更大精力思考自己的就业意向,另外方便辅导员针对学生情况联系导师或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开展一生一策的就业帮扶工作。
三、辅导员的其他兼职职能作用
辅导员通常还会兼任教研室(系部)三全育人导师团秘书、分工会委员;学院党建工作秘书、学生党支部书记;社团指导老师、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师等职能。辅导员的每个职能都会影响和带动一批学生,通过学生的朋辈教育又能辐射帮扶一批学生;同样,辅导员的各个职能又会联系不同部门的教职员工,教职员工又因为科研会联系不同的科研院所和企业。教师层面,辅导员作为导师团秘书会联系一个系部教师,辅导员所在学生工作办公室就相当于各导师团的秘书室,学生主管或学工办主任牵头沟通学院和各系制定工作方案,辅导员作为秘书负责协调执行;学生层面,辅导员作为学生组织的指导老师,可以在第二课堂实践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无论是学生层面,还是教师层面,辅导员作为桥梁和纽带,其作用之大犹如投石于水产生的波纹,只要持续投石波纹就会一圈圈的向外围辐射,影响更多的学生。辅导员可以通过学院或学校的平台,推动全员参与就业工作,让人才需求端(企业)和人才供给端(学生)实现双赢匹配[2]。
小结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潜能(各项职能)作用一旦得到激活,在当前全国上下思想统一、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工作将会变得相对容易一些,无论是四级帮扶体系(班级-专业-学院-学校),还是一生一策帮扶都将成为促进就業的手段。然而,辅导员自身背负的工作量让其无法全身心投入一项工作,另外这支队伍都是年轻人,家庭工作之间的平衡也消耗很大精力。如何缓解辅导员队伍的多重顾虑,也应该纳入就业工作全盘考量范围。
参考文献:
[1]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对职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J].周兴忠.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01)
[2]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究[J].罗建华,刘浩源.金融经济.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