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川内高中生生涯教育现状

2020-09-10 07:22曹凌峰章蕾王金玉刘悦
新教育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生涯教育高中生

曹凌峰 章蕾 王金玉 刘悦

摘要:生涯教育指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教育。在高中阶段进行生涯教育将对学生大有裨益,但当前相关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川内高中生生涯教育的分析现状,从“选择高校的影响因素”、“对高校的了解程度”及“希望了解高校的哪些方面”三方面阐释现状。最后,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整理出相关问题,并从学生、教师和学校层面提出成因分析和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中生;生涯教育;高校及专业选择

1引言

1.1生涯教育概念

生涯教育的内涵,最早可追溯到美国学者海尔, 他认为, 所谓生涯教育就是围绕生涯发展而进行的所有正规的教育。生涯教育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涯教育是指凡是以培养人的生涯规划能力、态度,促进人的生涯发展为目的的教育都可以称为生涯教育;狭义的教育则是指在学校进行的、以正式课程实施的、面向特定对象的、以促进受教育者生涯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庞春敏,2012)。

高中阶段进行生涯教育对学生大有裨益。首先,普通高中生涯教育目前处于全面推进期,生涯教育愈发重视人文价值,这将利于学生实现生命价值和终生发展。孙全元(2020)指出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将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石文龙(2020)指出高中阶段开展生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规划未来发展,促进人生价值实现。其次,学者沈烈敏等(2007)指出学生终将面临工作、学习等诸多抉择,能够有效地规划人生、事业是学生的重要成长任务。最后,从“就业难”的社会现象追溯到高中阶段的生涯教育,必要的职业规划指导将帮助学生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和提高职业效能感。侯静(2014)指出高中生面临着学习繁重、青春期身心发展及人际交往等压力,因此高中生的适应问题、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研究者关注。

当前生涯教育相关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庞春敏(2012)指出对不同研究对“生涯教育”的概念界定存在不同说法,这对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产生了阻碍。其次,当前研究对实践经验的借鉴倾向于国际社会(以美国为主),对文化相近国家及地区的关注较少。最后,已有研究的探索不够具体、深刻。研究主体多集中于学生、教师群体,对于学校、企业等群体涉及较少,不同群体之间协同优势不高。

高中生接触到的生涯教育更多与即将面临的选择高校、专业有关,因此本文使用对心仪大学及专业认知替代泛泛的生涯规划意识。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川内高中生生涯教育的现状,探究文化相近程度较高的四川地区。我们利用检索文献结果,采取出现频次最高的“生涯教育”概念。最后,提供更加具体、深刻的现状分析,根据已有问题提出成因分析和相应对策建议。

2研究方法及程序

被试为1000人,有效数据977份,来自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德外国语学校、兴文二中、蜀光中学、成都市中和中学、泸县第四中学、安居育才中学七所中学。男性382名,女生595名。

2.1 研究工具

调查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共20个题项,前5项为基本信息统计题型,其余含7个单选题、8个多选题、1道主观题。

问卷分为三个部分:“选择高校的影响因素”、“對高校的了解程度”及“希望了解高校的哪些方面”。第6、8、9、10、11题属于“选择高校的影响因素”,第7、12、13、14、15题属于“对高校的了解程度”,第16、17、18、19、20题及主观题属于“希望了解高校的哪些方面”。

3结果

3.1 高中生选择高校及专业的影响因素

结果显示,在问题“您将来想报考哪个区域的大学?”的回答中,55.68%的学生选择B (省外高校),19.96%的学生选择C(纠结中)。在问题“您对目标大学的定位?”的回答中,85.16%的学生选择了A(普通一本)。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未来大学的规划有较高追求,川内高中生在选择报考大学区域时会更侧重省外高校。

多选题中,在问题“您认为上大学的意义是?”的回答中,84.03%的学生选择“实现人生梦想”,56.60%的学生选择“找工作挣钱”、另有40.84%的学生选择“创造社会价值”。

在问题“在选择专业时,你看重哪些因素?”的回答中,92.22%的学生选择“自己的兴趣”,85.16%的学生选择“未来发展前景”,另有62.64%的学生选择“是否好就业”。

这说明多数高中生选择大学、专业时有较为清晰的认知,但碍于更多的现实因素限制,或不同学校生涯教育的实施程度不同,高中生规划观念仍呈多元化趋势。

在问题“您对选择高校的影响因素中哪个更重要?”的回答中,82.91%的学生选择“校园环境”,76.15%的学生选择“学校师资”,另有70.21%的学生选择“住宿和饮食条件”。结合补充题,“校园活动”、“恋爱交往”等社交层面因素为较多人反映。这说明高中生选择高校时更多考虑教学资源、学术氛围,也会受生活条件等多方面影响。

3.2高中生对目标大学及专业的了解程度

在问题“您对将来要报考的大学及专业的意向?”的回答中(具体见表1),41.45%的同学选择了C(纠结中),41.25%的同学选择了B(比较明确)。这说明大部分高中生对自我规划已有较明确的认知或已开始思考,但选项A(非常明确)仅被11.25%的学生选择,说明学生现有生涯规划意识相对薄弱,仍需加强。

在问题“您是通过何种途径了解心仪大学及专业?”的回答中,87.59%的学生选择了A(网上查询),20.36%的学生选择了B(老师推荐),另有19.28%的学生选择了C(通过师兄师姐),仅11.33%的学生选择了D(学校相关活动)。这反映高中生的了解途径虽有通过教师、师兄师姐、学校层面了解相关知识,但多数高中生却集中在网上查询。问卷另一题也显示:“61.59%的学生在问题‘导致您对大学及专业不了解的原因?’的回答中选择B(没有渠道)”,这侧面反映出学校对生涯教育的重视程度仍待加强。

在问题“学校召开‘认识大学及相关专业’活动的频率”的回答中(具体见表2),54.76%的学生选择B(偶尔),21.9%的学生选择D(我不了解是否开展过),另有14.64%的学生选择C(从来没有),值得注意的是仅有8.7%的学生选择了A(经常)。这可以看出,对于生涯教育,不同学校实践程度存在较大程度差异,这或许影响学生对生涯规划自我认知的形成。

3.3高中生对参与“认识大学及专业” 交流的意愿

“认识大学及专业”相关活动可为高中生提供一个了解目标大学、专业的平台,属于生涯教育实践路径中的方式,有助于高中生形成生涯规划意识。

调查结果显示,在问题“您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认识大学及专业’的类似活动吗?”的回答中,49.74%的学生选择A(非常有必要),47.19%的学生选择“有必要”。问题“您能承担参与大学校园体验的支出是?”的回答中,愿意为体验相关活动的高中生占67.55%。这可以看出学生们基本能认识到开展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并愿意为此承担一定经济支出。

在多选题“如果有机会进入大学体验心仪大学校园及专业,您更倾向于哪种方式?”的回答中,86.8%的同学选择“体验大学课堂或校园活动”,51.28%的同学选择“听所在大学某专业的教师讲解”。在问题“如有机会体验心仪大学及专业,您会选择哪个时间段?”的回答中,81.88%的学生选择“寒暑假”阶段,32.65%的学生选择“节假日”阶段。结合补充题,较多学生反映“学业繁重”影响较大,这说明平时繁重学业会对生涯规划的自主性产生影响。

多选题“关于大学和专业,你还希望通过了解哪些方面”的回答中,情况如下:“发展与就业前景”(85.16%)、“大学日常生活”(77.58%)、“大学学习情况”(72.67%)、“高考志愿填报”(72.57%)、“专业学习难度”(58.85%)。这说明未来生涯教育应更注重学生诉求,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4讨论

4.1 成因分析

(一)学生层面:规划意识淡薄,未来目标不明确

调查显示,虽有96.93%的高中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生涯教育活动,对生涯教育有需求,但大部分学生的渠道仍较为单一,集中在“网上查询”。如何选择高校及专业,仅1.1%的学生选择“非常明确”。

(二)教师层面:专业人才缺乏,现有教师分身乏术

王益彬(2019)等指出目前部分地区师资紧缺严重,多数中学在缺乏专职教师时往往由心理教师、班主任甚至学科教师代替。调查结果也显示,在问题“导致您对大学及专业不了解的原因?”的回答中,选择“没有渠道”、“学业繁重”的学生共占85.71%。一方面,班主任、学科教师及心理教师在专业性方面不能完全代替专职教师。另一方面,即使教师承担两份工作,花费较多精力,但生涯教育质量仍难以保证。

(三)学校层面:重视程度不足,投入资源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经常举办生涯教育的学校仅占8.7%。学校对于教师的培训和相关活动的举办明显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问题“关于大学和专业,你还希望通过服务平台了解哪些方面”的回答中,涉及高考志愿填报及大学生活、社交、专业学习等方方面面,这也从侧面体现生涯教育工作仍需更加全面、具体,结合学生个体实际。

4.2对策与建议

(一)学生层面:提高规划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

建构主义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建构尤为重要。在生涯教育中,发挥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将形成更加具体、明确的生涯规划内涵。在对高校及专业抉择时,必然会用更加明确的思考和自我认知去做出决定。

(二)教师层面:加强专业能力,展现人文关怀

建构主义心理学提出:“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一方面,教师应积极参与培训,提高专业性,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展现更多人文关怀。另一方面,作为教学一线直接引导者,可以注重课堂形式创新、利用专业测评工具,同时鼓励学生使用线上APP自主查询,适当引导学生反思自我,规划未来。

(三)学校层面:加强多方协同,提供更多可能

学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學校应加强教师培训和教学资源投入,更重视生涯教育。一方面依托毕业生资源,利用学生们更青睐的“寒暑假”举办“学长学姐帮帮团”等活动,增强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另一方面与高校、生涯规划公司或相关社会组织寻求合作,充分借鉴相关地区实践经验,结合专业性、实用性和便利性的原则为学生提供更多渠道。

参考文献:

[1]徐茂宋.新高考背景下高一年级新生生涯规划现状研究[J].校园心理,2020,18(01):77-80.

[2]孙全元.普通高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学周刊,2020(04):51.

[3]石文龙.普通高中职业生涯教育的意义及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01):175.

[4]刘岳伦, 邹柯元, 赵志勇.论心理学视野中的教师培养与发展[J].智库时代,2020(07).

[5]王益彬, 成澜, 崔林森.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重新思考[J].教育观察,2019,8(11):26-28.

[6]庞春敏.70年回眸:新中国普通高中生涯教育的发展之路与未来走向[J].当代教育科学,2019(06):61-64.

[7]张玉群.依托毕业生资源,开展高中生生涯教育实践[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 (30).

[8]周卓.论基于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J].智库时代,2019(39).

[9]叶诗琪.澳门推行生涯规划的现况[J].教育, 2018 .

[10]贾彦琪.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生涯课程建设的价值定位与路径选择[J].重庆高教研究,2018,6(06).

[11]庞春敏.高中生涯教育研究述评[J].教育评论,2017(06):28-33.

[12]杨晨.大学专业选择APP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7.

[13]谢文婷.带着GPS选专业--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大学专业探索案例分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

[14]苗岩伟.高中生的“大学观”初探--基于两校的访谈[D].南京师范大学, 2015.

[15]侯静.高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 (14).

[16]庞春敏.学生生涯教育研究回顾与展望[J].基础教育研究, 2012.

[17]刘雯雯, 董晓静, 宫火良.职业生涯规划新视角:职业可能自我[J].心理研究,2011.

[18]巩天啸.高中生的大学规划现状及对策[J].科学教育, 2008, (4):4-5.

[19]沈烈敏, 王玉凤.生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探索, 2007, (4).

[20]彭纯子, 邓盘月, 马惠霞, 陈兵, 胡勤, 周浩惠.大中学生社交焦虑特征初探[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 (4).

作者简介:

曹凌峰,男,民族:回族,籍贯:河南省焦作市,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学历:本科在读,职称:无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章蕾,女,民族:汉族,籍贯:江西省上饶市,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学历:本科在读,职称:无,研究方向:金融工程;

王金玉,女,民族:汉族,籍贯:江苏省泗阳县,单位:西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学历:本科在读,职称:无,研究方向: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刘悦,女,民族:汉族,籍贯:河北省唐山市,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航空港校区西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学历:本科在读,职称:无,研究方向: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猜你喜欢
生涯教育高中生
第十九届“新作文杯”高中生放胆作文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学生情绪智力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生涯中的选择
北京中学课堂兴起“生涯教育”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助你高考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