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和创新

2020-09-10 09:41:09牛敏
南北桥 2020年11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英语探究

牛敏

【摘    要】导学式教学是以引导为主的教学模式,注重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所以导学式教学有着较高的教学应用效果,本文中我就针对导学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创新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  导学式教学  素质教育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151

英语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得分科目之一,也是历来初中阶段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攻克的学科典型。虽然初中阶段相对于小学阶段来说学生需要学习更多的科目,而每一门学科在知识设置方面参照学生已经积累的知识基础,和随着年级提升的学习能力,更加倾向于专业性、系统性更强的内容方面深挖。但是众多学科的实际教学效果的比较中,英语呈现出独树一帜性。从学科特性来看,英语虽然和语文同属于语言文学类学科,但是和语文最大的不同在于,英语是一门彻彻底底的外语学科,不论是单词构造还是语法方面都和我们传统的汉语有着本质的区别,并且从我国当前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来看,听说读写等四个方面基本还是围绕着语言的部分展开,涉及的文学方面的内容相对较少,虽然在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逐步认识到我国英语教学的这种局限性,但是不论是从大环境下来看还是教学改革来看,英语教学语言和文学的融合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语言体系的差异也就造就了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基本等同于“回炉重造”,包括语感构建、思维构建等等。那么初中生在具备了根深蒂固的汉语的思维和语法表达方式之后,学习英语的困难性也就不言而喻。

素质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之后,我们也在积极地实践着各个学科内容的改革和整体教学模式的改革。而从初中英语的教学来说,作为一门偏向于语言性质的学科,我们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包括口语和书面语。换句话来说,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基本是培养学生一定程度上利用英语语言进行对外沟通的能力。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练习空间,引导学生实现主动的学习和语言的应用。而从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实际来说,英语是绝大多数学生头疼的科目,光靠日常的课堂教学都难以保证较高的教学效果,学生往往习惯于摁着单词和语法被动地、刻板地学习和记忆,难以在英语学习中找到乐趣,进而也就培养不出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而本文中我所谈到的导学式教学模式,从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能够看出,其重点针对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习惯和能力。

一、课前导学,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

导学式教学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导”,即引导和教导。而对于初中生来说,既然学习的科目众多,那么各学科分配的课堂时间也就相对压缩,所以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导学案”,实现课前导学,从而让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明确自身能力,明确学习目标。

首先,在课前导学方面,我们要通过导学案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提前预习,并且明确新课程学科目标的习惯。作为教师我们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将下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呈现到导学案上,在课前预习部分,结合以往所学英语语法引出新的语法点,继而将学生要预习的重难点表明,并且进一步提出预习要求。然后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逐步养成定准目标的能力,同时又在不断的新课预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课前主动预习新课程的习惯。

其次,在课前导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提前熟悉重难点,并且通过事先预备的课前检测题目,引导学生检测自身预习水平,从而更加认清自身的学习水平,为课堂听课重点的把握奠定基础。对于英语来说,课前预习不论是以文章还是问题的形式出现,都是考查学生单词和语法知识的掌握,所以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能够先一步熟悉语法和单词,从而实现课堂上进一步的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生还能在课前预习方面,针对文章以及列出的单词和语法进行自主拓展,从而扩大知识面。

二、课堂导学,打造以学生为主的课堂结构

导学案是导学式教学模式实践一以贯之的“线索”,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导学案,变“教”为“导”,从而打造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构建互动、活跃的课堂氛围。

首先,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导学案实现课堂上师生角色的互换。通过导学案中所列出的例题、主题等,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如以文章为探究内容,导学案中列出对应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得出答案,并且选择代表上台分享,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塑造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更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理解过程中发散思维,从而实现更为活跃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其次,在导学式教学模式下,我们的初中英语课堂可以打造学生的“交际场”,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都是建立在学生听懂、能说的基础之上,变教为导的教学模式,导学案中列出的问题和内容,学生在预习阶段已经有了了解,那么在课堂上也就更有底气参与讨论,发表意见,从而激励学生多说,实现单词和语法的不断练习,构建全英语式的英语课堂环境,进而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课后导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需要的是日积月累,从而实现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的质变。所以我们也要利用导学案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

首先,导学式教学模式下,通过导学案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课下练习作业。如预习学案提前下发,课堂学案及时回收,然后综合之下我们制定对应的课下复习学案,进而针对学生的课堂总体表现和学习重难点有针对性地布置单词、语法、阅读等相关内容作业,实现重难点知识的巩固。

其次,通过导学案可以一以贯之地给学生呈现其当天的英语学习成果,也有利于学生整理思维,整理错题,从而在课下巩固过程中做到更客观地统计自身问题,進而明确自身的学习弱点,激发学生课下巩固的积极性,也提高学生的课下自主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导学式教学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注重学生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以上仅仅是我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针对导学式教学模式所总结出的几点经验,分享在此,希望对其他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苟小敏.新课标下中学英语“导学式教学”模式的尝试[J].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文献,2007(01).

[2]谢亚聪.议中学英语“导学式教学”模式初探[J].校园英语,2018(52).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初中英语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38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