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学容
【摘 要】小学生对未知的知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只是这种热情时常会从课堂转移到其他事物上,这就要求老师的课堂设置要足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持续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所在。
【关键词】情境设置 贴近实际 小组合作 多媒体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4.149
小学生天性活泼,所以在学习中会有不自主性和变化性,这就给教师在教学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数学教师,要从理论性强的教学知识着手,成功获取学生的持续关注,使學生自主快乐地学习。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兴趣教学在小学数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好的课堂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开始。例如,在我的课堂,小学生最初接触除法时,我没有直接入手课本说:“同学们,下面我们学习除法。”而是说:“同学们,今天我遇到了一个难题,请你们来帮助我一下。”然后把我的问题慢慢地向他们提出:“小明和小红、小光、小轩在一起玩,大家都想吃零食,可是想吃的又不一样,小明的爸爸给了小明二十块钱,让他们几个人平均分配一下,去买自己想吃的食物。这时小明遇到了难题,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平分这钱。哪位同学能帮助他,让这些小朋友都能吃到自己想吃的零食呢?”
同学们听到这个问题都十分有热情,纷纷出谋划策,比如二十块钱一起买,钱不够的时候就不买了,有的学生立马指出了其中的问题,是要让每个小朋友都能买到自己喜欢的零食。然后我就引导他们从钱方面平均分配的角度思考,他们就很认真地在一点点规划二十块钱怎么分配到四个人身上。最后好不容易分出,一个人五块钱,可以去买自己想吃的食物。我先是肯定了他们的聪明,说:“太棒了,因为你们的聪明,小明他们都能吃到自己喜欢的食物啦,可是同学们,老师要告诉大家,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直接就能算出应该分配给每个人的钱,比刚才你们的方法要简单很多,你们想知道吗?”听到这里,学生们纷纷说想知道,并露出期待的眼神。我就顺势引出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除法,这一堂课学生们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在学习,因为课堂一开始的问题是他们很想去解决的,所以这个问题一起牵引着他们去找到更好更简单的方法。这就是在一堂课开始时成功的导入和情境设置的重要性。
当然,并不是说成功的导入就意味着课堂教学的完全成功,一堂课贯穿始终的是恰当的、推动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的设置。在学习乘法的时候,我跟学生开展了“我是小家长”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家长买菜的感觉,在课堂上模拟菜市场,学生轮番买菜,卖菜的学生制定菜品的单价,然后根据买菜同学所要的斤数来算价钱。有个学生买黄瓜,两块钱一斤,要五斤,就要卖菜同学迅速算出总价是多少。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们都非常投入,在小组合作、快速运算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学习兴趣高涨,学生将九九乘法表记得非常牢固,给了我很大的惊喜,我也意识到,情境设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给人的感觉是枯燥的、无味的,跟小学生生活脱节的,其实不是,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就是让所学知识与小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让他们知道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是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的,这一点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自豪感。在我的课堂上,学生永远觉得自己在学习跟生活中一样的事情。比如说学到加减乘除我们谈到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不管是买东西、分食物还是其他事情,总让学生觉得这些都是可以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如,在讲到三角形、四边形、圆形、梯形等图形时,我会给学生一个正确规范的模板,然后在下节课之前安排他们一个任务,请他们从生活当中找到相似的图形,能带来的尽量带到课堂,大家一起来分享。学生们的观察也很细致,发现屋顶上的三角形的房梁,进而总结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对于圆形大家也发现得非常多,比如装饰灯、井盖等。然后我顺势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为什么井盖要做成圆形的而不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呢?引发了学生们的热烈讨论。后来看到大家都有点儿面露难色了,我给学生灌输了几个圆形的特点,那就是圆形是中心对称图案,所有的边长都是一样的,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做成圆形之后,井盖无论怎么翻转都不会掉落,而如果做成长方形、正方形的,在翻转的时候就有可能落入井中。在这一问题的讨论中,学生都展示了极大的热情,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这就使得学生更细致地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从而也对数学学科有了更大的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决定了他们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不会像初中生、高中生那么全面,更决定了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集体合作的重要性。我经常跟我们班的孩子说:“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还是各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了两种思想。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学生都很聪明地体会到说要跟别人交流自己的想法,我就鼓励他们在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采取跟小组成员或者班上其他成员合作探究的方法。小学生的想法都是天马行空的,当天马行空的想法碰撞到一起往往会产生很多很有趣的事情。有一次在给学生拓展课后习题的时候,我给学生出了一道题目“一个人买了一只鸡花了八块钱,后来九块钱卖掉,觉得有点儿亏,再用十块钱买了回来,又十一块钱卖掉了,请问他赚没赚钱?赚了多少?”我就想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让他们自己思考,然后小组成员之间讨论,最后让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出来对讨论出的结果进行发言。
询问了几个小组的答案之后,我惊讶地发现,小学生的思考能力是很强的,他们的回答得有理有据。有的小组说,中间的过程不用考虑,八块钱买进,后来十一块钱卖掉,赚了三块钱;有的小组说八块钱买进,九块钱卖出赚了一块钱,后来又十块钱买进,赔了一块钱,就是没赚没赔,后来十一块钱卖出,就是赚了一块钱,总体来说是赚了一块钱;还有的小组讨论说,看似复杂的交易过程,其实就进行了两次交易,一次是八块钱买进,九块钱卖出,赚一块钱,第二次是十块钱买进十一块钱卖出又赚一块钱,两次交易加起来是赚了两块钱。学生们的答案不见得完全正确,但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进行了积极思考,我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通过这些问题,我意识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和小组讨论探究的重要性。
另外,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多媒体的运用已经成了全新的趋势。学生们对教师单纯的语言讲解的敏感性远远低于对多媒体的图片、视频、音频的敏感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给学生展现更全面更有活力的课堂。
综上所述,兴趣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必经之路。情境教学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应多提倡学生小组探究合作的方式,多采用灵活的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